好消息

2021-03-10 08:52
大众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钠盐痤疮脂肪

■早上锻炼最防癌!

……生命在于运动,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近日西班牙和奥地利学者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早上8时~10时进行有规律的锻炼,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下降26%,以及乳腺癌发病风险下降27%有关。该研究中报告,下午或晚上更活跃的参与者,晨练的好处更明显。 (“骨科大夫”微信公众号)

■阳光也有助于减肥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学的研究发现,当阳光中的蓝光渗透到皮肤中并到达脂肪细胞时,脂肪细胞的体积会减小,并将多余的脂质释放出去。换言之,细胞不会再存储那么多脂肪了。建议正在减肥的朋友们走出去,多进行一些户外运动。阳光不仅能帮助身体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还能为减肥助力。 (搜狐健康)

■每天运动10分钟可防脑退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600人展开了研究,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3岁,在过去25年间参加了5次体检。结果发现,中年时每天运动10分钟,例如快走、跑步或骑自行车等,有助于防止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研究人员调整生活方式和人口学因素后发现,中年时未进行中等至高强度运动的人,25年后出现小范围脑损伤的可能性比做运动的人要高出47%。 (参考消息网)

■吃洋葱可减轻炎症影响

洋葱中含有一种被称为槲皮素的抗炎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可以帮助运动员减轻运动炎症带来的影响。最近发表在《功能食品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洋葱中的槲皮素能起到消炎剂的作用。食用洋葱并不需要一个固定的频率和摄入量,可以凭喜好选择。但有相关运动医师指出,运动前食用洋葱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因此,最好放在锻炼后随餐进食。另外,煮熟的洋葱可能会流失大量的维生素C,快速蒸或炒是更适合的烹饪方式。 (网易体育)

坏消息

■儿童“隔离近视”须警惕

……疫情期间,社交限制和出行禁令让儿童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有限。眼科医生团队分析了超过12万名6岁~13岁中国学龄儿童的数据。数据显示,与2015年~2019年相比,2020年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大幅提高,是原来的1.5倍~3倍,其中6岁~8岁儿童的近视率变化格外引人注目。专家分析,数据变化应该与疫情和由此导致的日常行为变化直接相关。 (参考消息网)

■病毒变异让死亡率上升30%

……近期,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新冠病毒新突变株的毒性较原始病毒更强,有可能导致感染后死亡率上升30%。研究显示,突变株传染性更强,有可能比原始病毒株高50%~70%。 (搜狐健康)

■“垃圾食品”吃多了睡不好

……碳酸饮料往往含有咖啡因,快餐食品往往热量高但缺乏营养,过于频繁摄入这些食品,睡眠障碍出现几率也在增加。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健康与康复科学学院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以上碳酸饮料的青少年,比每天只喝一杯的同龄人出现睡眠障碍几率要高出55%。每周有4天以上吃快餐食品的男性青少年出现睡眠障碍几率,比每周只吃一次快餐的男性青少年要高出55%,而这一几率在女性青少年中高出49%。这项调查涵盖了175261名年龄在12岁~15岁的学生。 (人民网)

■吃海鲜小心“啃塑料”

如果你喜欢吃海鲜,也许你会被这则消息吓到。因为我们常吃的贻贝、牡蛎和扇贝体内,可能含有微塑料。英国赫尔约克医学院和赫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回顾分析了2014年~2020年的50多项研究,以调查全球鱼类和贝类的微塑料污染水平。结果发现,软体动物体内的微塑料含量为每克0~10.5个,甲壳动物体内的微塑料含量为每克0.1个~8.6个,鱼类体内的微塑料含量为每克0~2.9个。软体动物,如蛤蜊、贻贝、牡蛎和扇贝中微塑料的含量最高。(搜狐健康)

新发现

■棕色脂肪可预防慢性病

人体中除了可导致肥胖的白色脂肪外,还存在另外一种神奇的棕色脂肪。它有助于热量消耗和葡萄糖及脂质利用的增加,因此被认为是治疗肥胖和代谢疾病的潜在靶标。但棕色脂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少。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棕色脂肪在女性中更为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且环境温度和BMI越高,棕色脂肪含量越低。(生物探索)

■加热癌细胞可提高化疗效率

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磁性纳米粒子将癌细胞加热至104华氏度(约40摄氏度)以上,化疗有效性可提高34%。研究显示,这种方法会损害肿瘤,使其更容易受到现有药物的作用。报道称,在同时使用加热方法和阿霉素的情况下,48小时后98%的脑癌细胞被杀死。在不加热的情况下,阿霉素只杀死了73%的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来说,89%的癌症细胞能够通过这种组合方式消除;而在单独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就下降到了77%。 (英国《每日邮报》)

■胆固醇成新冠病毒“帮凶”

要引起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必须强行进入人体细胞,而它需要一个“帮凶”,那就是胆固醇。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克利福德·布兰温研究员实验室报道称,胆固醇能帮助病毒打开细胞并滑入细胞内。如果没有胆固醇,病毒就不能越过细胞的保护屏障而引起感染。这可能是服用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的新冠肺炎患者健康情况更好的基础。在大多数人接种疫苗之前,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治疗新冠肺炎的新方法。 (《科技日报》)

■测耳屎可查出糖尿病

近期英国伦敦大学专家发现,测量耳屎中的葡萄糖可以在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伦敦大学专家自制了一个耳屎收集装置,可以收集耳屎样本并测出其中的葡萄糖含量。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尽早发现一个人是否存在血糖异常,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早期治疗的方法阻止疾病进展。这是一种更便宜、更精确的长期血糖监测方法。 (搜狐健康)

专家说

说法:喝牛奶加重痤疮。

解析:喝牛奶与痤疮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指出,牛奶中的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双氢睾酮和活性雄激素前體可能增加皮脂腺分泌而导致痤疮发生。那是不是脱脂牛奶就没事了?脱脂牛奶可能无助于痤疮缓解,更有可能加重痤疮的病情,所以预防痤疮的重点之一是减少食用牛奶,以酸奶、燕麦奶、鸡蛋或豆浆等替代,以达到营养平衡。(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 陈小英)

说法:儿童润肤剂应尽量简单。

解析:润肤剂首选“妆”字号,家长一定要关注儿童润肤剂上面的“标识”,如“国妆准字”;地方生产化妆品应遵循执行地方和行业准字,如“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浙妆字”;进口化妆品要获得“国妆备进字”等。简单来讲,带有“妆”字号的产品,是相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正规产品。一些容易过敏的儿童可能会对润肤剂中的添加成分,如燕麦、牛奶、橄榄精油等产生过敏反应。所以在不了解孩子是否为易过敏体质时,为了安全,应尽量选择成分较为简单的润肤剂。(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张斌)

说法:低钠盐不适合所有高血压病人。

解析:低钠盐是以加碘食盐为基础,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约含30%)和硫酸镁,钠含量为65%~80%(QB/T2019-2020)。普通人日常饮食可以优先考虑低钠盐,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低钠盐!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应慎用低钠盐。因为部分降压药有保钾作用,低钠盐含钾,二者可使血钾升高。能不能吃低钠盐,要先确定自己到底服用的是什么药。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营养科 金钰倩)

说法:水果吃太多会加速衰老。

解析:适当吃水果对于保持机体健康、防衰老是有好处的。不过,水果吃得太多,会让人老得更快。首先,如果只吃水果,其他食物吃得少,会缺乏蛋白质和脂肪酸。这样的人往往不耐饿,进食反而更多,越吃越胖。其次,因为无论哪种水果,都含有糖分,而水果里的果糖如果摄入过多,会加速机体老化。再次,长期超量吃水果,营养不均衡,免疫力下降、记忆力下降、贫血、消化不良就会接踵而至。成人每天可吃200克~350g克新鲜水果。如果血糖偏高,一天的水果则不应超过200克。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教授 于康)

供稿:慕景强

猜你喜欢
钠盐痤疮脂肪
3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三类人不适合吃低钠盐
身体中的另类脂肪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低钠盐=送命盐?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
痤疮的形成
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吗
常常摸脸会长痤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