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璇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在此背景下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科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就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科学能力,强化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先简述了核心素养与高效课堂,其次分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最后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5-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5.014
科学是一门以动手能力、实验探究以及思考能力为共同组建的科目。开设该学科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然而从传统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教师教学思想过于落后,在教学中并不重视科学学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所以学生在启蒙阶段就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学生。科学有利于推动世界进步,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科学学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同时对其知识层面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因此,当前阶段教师要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优良的学习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提高其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与高效课堂概述
顾名思义,核心素养指的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教育策略与发展思路。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强调了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以及国家情怀等,重视合作参与、自主发展与创新实践[1]。核心素养指的是以素养为基础进行发展与提炼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简单凝练,且可以集中反映当前阶段教育难点,是发展的关注点与发展策略,对各个学科教育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小学科学教学角度分析,学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与观察实验等方式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就小学科学这一科目分析,高效课堂指的是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还可以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或接受实验,让其通过实验发现、理解并应用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训练其思维的同时提高其科学素养,促进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
自从新课程改革深化推进以及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后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主动投身于追求高效课堂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知识含量较少,且学生正处于思维最活跃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帮助其构建科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自身核心素养不断锤炼自身专业技术使出了浑身解数钻研教材,努力构建高效的课堂。但是从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可知小学科学课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效,经常存在其他科目教师占用科学课的情况,就算是教师上课也没有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部分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就某一种植物、动物或某种现象进行观察,尤其是低年级课堂。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可知,一、二年级80%的科学课堂都形同虚设,教师并没有带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直到三年级以上才开始有科学教师,且大都为其他任课教师或班主任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很少有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开发教材中的素材,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此外,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与学校不重视科学学课教学有一定的联系。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同时又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但是大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与社会知名度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数学科的学习中,科学学科被忽略。学校对教师的培养仅限于可以上课即可,专业性不强。据调查,学校从事科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其他学科教师替代,因此很难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可见,由于学校对其不重视,小学科学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并不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
(一)注重课前导入环节,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阶段科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除了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求其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学生得到全面、综合发展。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气候与季节”这部分内容时,我通过问题与谈话进行课堂导入[3]。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了本地气候的图片,让学生思考秋天气候突出的特征,其他季节气候特征等,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四个不同季节的图片;其次,提问学生一年四季中动植物有何变化,给学生播放了动植物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特征的视频,以此启发学生,给其创设优良的教育情境,实现高效导入的目标,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四季气候特点,以此构建高效课堂,让其意识到动植物也会跟着季节变化发生改变,形成更为完善的观察习惯。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给学生展示丰富的教育资源,抛出具有启发价值的问题,增强学生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使其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科学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營造浓厚课堂氛围
根据新课程的改革的要求,教师要重点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营造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在科学探究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打造高效的课堂。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入学生熟悉的案例,提高学生理解知识与接受知识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提高其分析科学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了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完善离开你”,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影子。之后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影子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在此之后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影子”并将其积累下来,思考太阳与影子有何关系。课堂的最后,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由此可见,结合生活开展教学,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整个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使其在学习中深刻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三)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堂与实验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构建高效的课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清晰地看到各种科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对科学的世界产生好奇,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4]。但是当前仍然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就算是开展实验教学也仅是进行简单的演示实验,并不能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也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更不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实验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其意识到产生科学现象的主要原因,高效掌握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空气的热胀冷缩”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沟通交流,让其互相探讨空气有何现象,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其次,根据液体这个实验开展探讨与交流,由教师制定本节课的实验步骤与教学计划。在学生探究之后,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气球,为了促进学生形成创作意识,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比如将气球放到一个相对耐热的容器上,让容器慢慢变热,这时要把控空气的情况,分析并观察这个过程空气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快速理解该现象发散的原因,快速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四)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极度活跃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且很难集中注意力。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特性,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有利于调动课堂的高效性与互动性,学生在沟通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活跃自身思维,有效避免出现思维束缚的问题[5]。例如,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这部分内容时,我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将其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不同层次学生比例基本相同,确保学生在交流中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相关问题,即“蚕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结合问题强化学生传递知识,提高其思维意识,让其放飞自己的思想,始终保持童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学习知识,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辅助作用,间接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这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为评价体系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在教学中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首先,生生之间互相评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其次,家長参与评价有利于教师高效开展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四、结语
总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可见,只有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现代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晓辉.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78.
[2]卢根笠.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码设计(上),2019(9):259.
[3]王勤.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13):121.
[4]许胜初.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山海经:打拼(下),2019(3):67.
[5]苏惠镳.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3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