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霞,彭锦绣,刘倩,李美康,田丽玲,陆斌
正常高值血压是常见亚健康状态,该人群继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实施早期健康管理,干预生活方式,阻止向高血压发展是必要的预防措施[1]。常规健康管理模式因缺少医患互动及有效追踪,随访率低、依从性差,最终效果不佳[2]。近年来,在中医“治未病”思想及体质辨识理论指导下,结合互联网技术,将个性化的、精准化的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显著[3-4]。本研究采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就诊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制定的正常高值血压诊断标准,血压120~139/80~89 mmHg[5];②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③可以正确使用智能手机App;④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完成12个月随访,无脱落病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 组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由治未病中心1名心血管专业医生、2名护士负责。具体如下:①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6]制订健康教育处方,由护士一对一进行健康宣教;②联系患者参加治未病中心每季度举办高血压防治讲座,如高血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监测等。③每3个月通过电话或微信随访,了解患者血压、体质量、腹围、体重指数、血脂、血糖及饮食、运动情况。评估护理问题,修订管理计划、督促患者实施,评价效果。研究期间,患者未进行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1建立中医健康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包括治未病中心心血管专科医生1人、护士2人,信息维护工程师1人。分工协作与由某软件公司共同完成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的开发、运行、维护,以及对患者的全程管理。
1.2.1.2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的模块与功能 该平台包括医生签约、居民建档、中医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分析、健康干预计划、医患互动6大模块。平台有医护端和患者端。医护端包括业务管理、异常处理、居民报到、签约管理等。医护方负责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收集、分析患者上传的数据,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干预措施实施情况,调整干预方案并反馈患者,从而实现PDCA健康管理循环[7]。患者端包括基础档案、健康记录、健康日历、健康评估、宣教文章、我的医生等。患者在手机端接收信息及上传资料,并与签约医护人员进行互动问答。平台为患者提供“医患交互”的网上学习和跟踪反馈版块(包括健康日历、宣教文章、线上问诊)、评价版块(包括健康记录、服务评价、自助签约)[8]。
1.2.1.3中医健康管理
1.2.1.3.1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制订 医生指导患者完成《中医体质问卷调查表》,依照标准辨识中医体质类型。并结合红外热成像、舌纹分析等信息,综合分析患者中医体质状态[9],以制订个体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养生、情志调摄、运动起居、五音摄生、藏象疗法5个方面。60例患者中痰湿质21例,湿热质12例,阴虚质9例,阳虚质6例,血瘀质5例,气虚质3例,平和质2例,特禀质1例,气郁质1例。以痰湿质为例,具体方案如下:①饮食宜选用冬瓜、薏苡仁、山楂等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少食肥、甜、油、黏、腻之品。茶饮方:山楂乌梅饮。②保持心境平和,忌大喜大悲。③居住环境宜干燥,忌潮湿。穿衣面料宜选棉、麻、丝等透气散湿材质,保持宽松。早睡早起,枕头不宜过高。坚持锻炼,适合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项目,强度循序渐进。避免在阴雨季节、天气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运动。④适合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⑤穴位保健可采用指揉足三里、丰隆穴,每穴按揉2~3 min,1~2次/d。其他类型均有相应的个性化方案。
1.2.1.3.2实施中医健康管理 创建个人档案:护士负责指导患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注册,登记个人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质量、腹围、体重指数、血脂、血糖、暴露史、既往史、过敏史、生活习惯、重要健康事件等,创建个人中医健康管理档案。平台的应用:护士负责现场对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具体指导,并将个性化方案推送到平台。患者通过手机微信登录平台,根据干预计划自我管理、调整[10],上传自测血压值、饮食运动日志。签约后第3、7、30天平台自动发送回访问卷至患者手机,护士通过平台收集患者答卷跟踪方案实施效果。护士每月收集患者上传数据,分析健康状况变化及执行偏离情况,反馈给医生予以调整。如遇异常预警,医生及时通过平台或电话联系患者。患者可以发送文字、图片及视频到平台进行咨询及在线问诊。医护方在线问诊及答疑。同时团队将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相关知识制作成文档、图片、视频等形式上传至平台,方便患者下载学习。定期在二十四节气前推送不同体质个性化方案,将中医文化与个人健康管理相融合,推广和实践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患者各项日常活动。信息维护工程师负责数据处理和维护,及时解决信息网络故障,保证沟通渠道通畅。
1.2.2评价方法 由健康管理团队护士于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进行效果评价。①血压。统计两组入组时、干预3、6、9、12个月肱动脉血压。②行为依从性。采用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量表(Complianc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scale,CHPS)测评患者行为依从性。CHPS由芬兰学者Lahdenpera等[11]研制,本研究采用孙萍[12]修订的CHPS汉化版,包括行为意向(4个条目)、生活方式(3个条目)、行为态度(3个条目)、个人责任感(2个条目)、吸烟(1个条目)、药物治疗(1个条目)6个维度共14个条目。回答“好、较好、不好、差”依次计1~4分。总分14~56分,得分越低表示依从行为水平越高。患者入组时采取面对面发放问卷调查;干预后12个月随访时通过微信发放问卷调查,问卷收回后如有漏填错填项,由小组成员电话询问补齐各项目。
1.2.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t检验、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两组干预不同时间血压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不同时间血压比较
2.2两组干预前后行为依从性得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行为依从性得分比较 分,
正常高值血压是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属于现代医学一级预防范畴,强调早期针对性干预生活方式[13]。该理念与中医“治未病”思想和谐统一,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养性”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中医病因学说,高血压病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调、劳倦失调以及先天禀赋脏腑精气有关。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与肥胖、食盐摄入、饮酒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相关[14]。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观察组患者体质分型显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是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结合信息采集和健康档案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和评估高血压前期人群,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调理和及时干预提供实践依据[15]。针对个体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体质调养方案,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动态监测、跟踪服务、及时指导,从而提升患者中医健康知识素养。平台的中医健康监测功能能够对高血压前期进行预警,监测可能导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督促患者远离高危因素。该平台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系统开展中医健康科普教育活动,帮助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自觉采纳有益于身心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高血压发生,避免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身心健康。
本研究以健康管理护士为核心,以医患双向沟通为重点,通过对患者实时监测和指导,达到提升患者依从性、自觉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通过为期1年的研究,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显著好于对照组,自我管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通过平台的健康档案设置的功能,患者可在院外上传血压、体质量、腹围、血脂、血糖、饮食和运动数据,并实现云存储。医护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患者的血压动态变化,并及时进行分析。通过互联网平台,医生可以根据个人中医体质特点实施个性化的保健措施,并开出健康处方,例如药物饮食疗法、情绪调节、日常调节、针灸和按摩及中药保健。护理人员与医生合作,为患者提供五音治疗、起居指导、睡眠保健、顺时养生、膳食、茶饮、运动养生、穴位或经络自我保健法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化指导,促进自我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
本研究的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旨在形成“健康管理-定期检测-健康干预-血压维持理想状态”的良性循环,有效提升正常高值血压患者遵医依从性,规避不良生活习惯,最终达到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目标。目前该平台各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数据亟待专业化人才处理,部分老年患者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对平台操作尚不熟练,导致部分患者实际使用效果不佳。此外,本研究还需要扩大研究样本,延长观察时间,进一步跟踪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