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明,曲宪双,戴淑青,丁 蕾,王 阔,刘立安
(1.山东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2.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 治未病科,山东 青岛 260000;3.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 针灸科,山东 青岛 260000)
王××,女,53岁,于2020年10月16日就诊。主诉:右侧口角歪斜伴眼睑不能闭合9 d。现病史:患者自述9 d前因劳累和生气后右侧外耳道、口腔上颚黏膜出现疱疹,伴有疼痛。4 d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1周后局部疱疹基本消失,继而右侧额纹、鼻唇沟变浅,右眼闭目漏睛,口角歪向左侧,于本地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查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给予激素、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为求进一步针灸治疗遂转到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治未病科。刻下症:右侧面部肌肉麻木无力,右侧眼睑不能闭合伴流泪,右侧额纹、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右耳后疼痛,听觉过敏,舌体麻木,头晕,纳眠差,二便可。查体:患者神志清,无肢体活动不灵及麻木,右眼露白3 mm,右侧皱额、耸鼻不能,鼓腮漏气,伸舌居中,舌前2/3味觉减退。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亨特氏面瘫;中医诊断:面瘫(风热侵袭证)。治则:疏风清热,理气疏筋。治疗方法采用浅针结合针刺拔罐。①浅针:取患侧明1、明2、明3(分别为眼眶上缘的内、中、外3点,见图1)、承泣与四白的中点,采用浅针补法。操作:选用福建省长乐针灸用品厂生产的凤寿牌浅针,在针尖下缠绕少许棉花,以刺手拇指指腹抵住针尾,示指和中指加持针柄,针尖点按在穴位皮肤上,针体与经穴所在平面保持垂直,询问患者感受,适当调整力度以减轻不适感,中指指甲在针柄上做连续的由上而下的“推”法继而由下而上的“刮”法,以产生连续性的震颤作用于穴位上。下推力度大,上刮力度小(即推重刮轻),连续推刮81次为1个刺激量,每穴行针3个刺激量。完成对每个穴位刺激后,示、中指离开针柄,而拇指指腹仍抵住针尾,并对针尾施加9次点按手法[1]。每1 d~2 d 1次,5次为1疗程。②常规针刺:取患侧攒竹、阳白、头维、太阳、迎香、上迎香、颧髎、翳风、地仓、颊车、夹承浆、风池,双侧合谷。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选用规格为 0.25 mm×40 mm毫针,攒竹浅刺5 mm,阳白向鱼腰方向平刺15 mm,头维平刺10 mm~15 mm,太阳与皮肤呈45°角向下关方向斜刺10 mm~15 mm,迎香向上迎香透刺5 mm~10 mm,上迎香向内上方斜刺5 mm~10 mm,颧髎、翳风直刺13 mm~20 mm,地仓、颊车与皮肤呈30°角对刺20 mm~25 mm,夹承浆与皮肤呈30°角向承浆斜刺10 mm~1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15 mm~25 mm,双侧合谷直刺10 mm~15 mm。所有穴位得气后予捻转法,平补平泻。阳白、太阳、迎香、上迎香、地仓、颧髎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针疗仪进行电刺激,波形选用连续波,频率为1 Hz,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③面部拔火罐:在患侧阳白穴、颧髎穴、耳后压痛点用1号玻璃罐(内径:3.3 mm,外径:4.8 mm)闪罐5下后留罐3 min~5 min,留罐期间轻轻扭转罐体,牵拉带动面部肌肉,直至面部皮肤潮红。每3~5 d 1次。起初患者经过2次常规针刺效果不显,加入浅针治疗后,患者眼睑闭合功能率先开始恢复。每次浅针治疗结束,眼睑闭合程度、速度均有明显改善,经过5次浅针治疗后,患侧眼睑可全部闭合,但闭合力量稍差。后续加用面部拔火罐,拔罐后第2天口、鼻即可轻微活动,继而患者口角逐渐牵正。患者经过5次浅针、15次常规针刺、3次拔罐治疗后,右侧眼睑完全闭合,右侧额纹恢复,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端正,鼓腮不漏气,耳后疼痛消失,轻微头晕。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无反复。
图1 明1、明2、明3穴位定位 图2 第1次治疗前眼睑闭合情况
图3 第1次治疗后眼睑闭合情况 图4 第5次治疗后眼睑闭合情况
按语: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主要分为贝尔氏面瘫与亨特氏面瘫两类。1907年Ramsay Hunt首先描述了膝状神经节疱疹综合征,包括面神经麻痹、耳部疼痛及典型的耳部疱疹三联征,故又称为Hunt面瘫[2]。本病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引起。亨特氏面瘫占所有周围性面瘫的12 %,总体讲亨特氏面瘫比贝尔氏面瘫临床症状重、预后差[3]。中医称本病为“口眼喎斜”,本病的发生多与劳作过度、情绪郁结、面部络脉空虚,风寒或风热之邪趁虚而入有关。本病病位在面部经筋,经气闭阻,面部经筋失于濡养,筋肉失于约束,筋肌弛缓不收发为本病。
临床观察发现,若周围性面瘫患者眼睑闭合功能恢复差,后期易出现口眼联动、面肌痉挛、面肌倒错等并发症,最早出现的多为口眼联动现象。并发症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口眼联动的病理基础是神经错向再生,本应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纤维与支配降口角肌的神经纤维产生了联系[4]。因此在周围性面瘫静止期快速恢复眼睑闭合功能可减少后期该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周围性面瘫的恢复,缩短疗程。本例患者采用浅针治疗眼裂闭合不全,疗效显著。浅针是由古代“九针”中的“鍉针”演变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鍉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鍉针主要用在皮肤表面按摩经脉,不刺破皮肤,刺激十二皮部和浮络、孙络,产生柔和、均匀的振颤刺激经穴,以致其气,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5]。
眼轮匝肌肌纤维环绕于眼眶和眼裂周围,呈扁椭圆形,主要功能使眼睑闭合[6]。面神经的分支颞神经和颧神经负责支配眼轮匝肌的运动[7]。因面神经受到病毒侵袭导致神经麻痹,使眼轮匝肌瘫痪,患者眼睑闭合不全。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浅针作用于皮部,皮部指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包括皮肤及浅而易见的小血管。皮部与经络气血相通,具有反映病候、治疗疾病的功能。浅针近部选取眼轮匝肌分布区的穴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通过给予眼周皮肤机械压力,皮肤触压感受器接受针体震动产生动作电位,继而引起深层组织牵拉感受器的兴奋,再通过传入神经上传至不同的神经中枢,刺激大脑皮层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广泛的治疗作用,促进面神经恢复[8]。
眼周皮肤细薄、皮下组织疏松、血运丰富,加之眼球柔嫩,导致眼周穴位针刺容易产生血肿或刺伤眼球,具有危险性。而浅针在皮肤表面进行刺激,不刺入眼周组织,最大程度避免上述风险,且浅针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可在眼周局部实施的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外治方法,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拔火罐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对于周围性面瘫的康复有着良好的疗效。拔火罐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提高面部肌肉张力,辅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颧髎穴拔罐促进耸鼻和示齿动作恢复,阳白穴拔罐促进抬眉动作恢复,耳后压痛点拔罐消退面神经炎性水肿,缓解耳后疼痛。
目前文献报道浅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多用于急性期和后遗症期[9~11],本案的治疗结合了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吴炳煌教授浅针的学术经验和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刘立安教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经验,以浅针治疗为特色,与针刺、拔罐相结合在周围性面瘫的静止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