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朝豪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白莲镇卫生院全科,福建将乐 353305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类疾病,老年人较高发[1]。该病发病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控制[2],老年患者机体衰弱,常见合并复杂的基础疾病,糖尿病治疗难度较高[3]。低血糖是糖尿病病程中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 老年患者对低血糖不敏感[4],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具有隐蔽性,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5]。 使用血糖监测系统动态监测血糖,深入分析血糖图谱,对糖尿病低血糖加强了解,对预防低血糖、促进预防性干预有积极意义[6]。在糖尿病病程中,应积极预防和有效管理低血糖,对低血糖高发时段加强护理巡房,促进患者生命安全。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 年8 月—2021 年7 月该院100 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分析血糖动态监测方法,观察和总结老年2 型糖尿病低血糖特征。 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100 例2 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男57 例,女43 例;年龄61~89 岁,平均(76.36±7.28)岁;病程1~32 年,平均(13.65±5.12)年;HbA1c 指标5.3%~14.2%,平均(7.86±1.61)%;血糖控制方法:注射胰岛素36 例,降糖药用药25 例,“胰岛素+降糖药”32例,饮食控制7 例。 该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糖尿病确诊;年龄>60 岁;资料完整;代谢稳定>6 个月;固定方案治疗>3 个月;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重症脏器功能疾病者;合并急性并发症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全身感染者;合并应激表现者;代谢干扰类用药者;智力、精神正常者;可正常沟通者。
(1)检测方法:①设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简称CGMS,美国伟伦动态血压仪ABPM6100)、拜耳血糖仪(拜安康,产品编号:A59400158881;Ascensia Diabetes Care US Inc,安晟信糖尿病保健美国股份有限公司)。②在患者体内植入监测探头,持续进行3 d 的血糖监测后取出探头。 实施常规4 段末梢血糖监测,1 次/d,校正血糖值。 ③在监测过程中,规范执行饮食、用药和运动管理, 监控低血糖等临床症状。 末梢血糖监测确诊低血糖, 对症干预。 ④完成3 d 监测, 使用系统软件分析CGMS 数据,根据第2 天数据评估血糖水平。 血糖监测阶段:早餐时间06:30-07:30,午餐时间11:30-12:30,晚餐时间18:00-19:00。 ⑤4 段血糖监测节点分别选择晨间06:00、午间11:00、傍晚17:30 和夜间22:00,检测指尖血糖。
(2)确诊方法:①低血糖确诊:有症状低血糖或无症状低血糖,血糖指标≤3.9 mmol/L,时间≥10 min,两次低血糖间隔≥30 min。 ②重症低血糖: 血糖指标≤2.8 mmol/L。③夜间低血糖:低血糖发生于22:00-06:00。④系统监测: 观察低血糖持续时间与发病频率。 24 h中,平均划分为12 个时段,观察低血糖、重症低血糖时间分布率,低血糖时间分布率=某时段持续时间/24 h 低血糖持续时间总和×100.00%。
(3)分组对照方法: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将患者分组,并发低血糖设为A 组,无低血糖设为B 组。 对两组基础资料、病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CGMS 监测第2 天血液检验。通过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批内CV 和总体CV 指标分别为1.93%和3.77%。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型号LC-760,武汉美睿仪器有限公司)检测HbA1c,批内CV 指标为3.0%,总体CV 指标为4.6%。 酶比色法检测Scr 指标, 批内CV 指标为8.0%,总体CV 指标为10.0%。 直接化学发光法检测CP 指标,批内CV 指标为3.7%,总体CV 指标为3.3%。
动态血糖谱表现: 统计合并低血糖和无低血糖患者分布情况;统计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情况;统计有症状和无症状低血糖次数;统计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夜间低血糖持续时间。
低血糖时间分布率:统计各时段低血糖、重度低血糖分布情况。
临床特征:比较A 组、B 组基础资料、病情资料差异。
血糖稳定性:统计血糖指标变化,包括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指标、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指标、血糖值的标准差(SDBG)指标、24 h 平均血糖(MBG)指标、血糖最高值(BGmax)指标,以及三餐前1 h 和三餐后3 hMBG 指标。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全部样本中,合并低血糖19 例(即A 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9.0%(19/100)无低血糖81 例(即B 组)。 A 组重度低血糖12 例,发生15 次,均无临床自主症状;夜间低血糖15 例,发生18 次。 总计发生低血糖26 次,有症状低血糖3 次,无症状低血糖23 次。 低血糖持续时间为10~440 min/次, 平均发生时间为 (109.61±46.24)min/次。 重度低血糖单次持续时间为10~360 min,平均单次持续时间为(86.03±37.71)min。 夜间低血糖单次持续15~440 min/次,平均时间(131.62±53.17)min/次。 持续时间占比统计,重度低血糖为45.27%,夜间低血糖为81.83%。
重度低血糖时间分布率最高的时段分别为00:00-01:59(分布率36.71%)、02:00-03:59(分布率33.39%)、22:00-23:59(分布率15.05%)。 低血糖时间分布率居于前3 位的时段是00:00-01:59 (分布率32.37%)、02:00-03:59(分布率23.52%)、04:00-01:59(分布率16.49%)。各时间段低血糖分布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低血糖时间分布率比较(%)
临床特征分析显示,A 组FC-P 指标低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
A 组MAGE、LAGE、SDBG、BGmax 指标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比较[(±s),mmol/L]
组别A 组(n=19)B 组(n=81)t 值P 值MAGE LAGE SDBG 24 hMBG BGmax早餐前1 hMBG早餐后3 hMBG午餐前1 hMBG午餐后3 hMBG晚餐前1 hMBG晚餐后3 hMBG 7.21±2.73 13.55±3.42 3.20±1.19 8.61±1.10 15.56±3.39 7.79±2.51 10.15±3.80 9.95±3.65 10.07±2.98 8.83±1.76 10.72±2.51 4.59±1.70 7.96±2.79 1.89±0.72 9.13±1.65 13.60±3.25 8.49±2.30 10.35±2.61 9.29±2.38 9.59±2.15 9.13±2.20 10.26±2.34 8.510 9.357 8.926 8.785 8.458 9.224 9.035 9.496 9.108 9.603 9.862 0.017 0.010 0.014 0.015 0.020 0.011 0.013 0.009 0.012 0.008 0.006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代谢类疾病, 目前临床无法根治,该病,为提高患者存活时间,必须从饮食、用药和作息、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干预[7]。 在治疗过程中,重点是预防并发症[8]。 糖尿病管理期间较易发生低血糖[9],该并发症可能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病死率风险[10]。 受机体衰退等因素影响, 许多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并无典型临床症状[11],必须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低血糖,避免诱发心血管意外或导致患者病死[12]。 相关研究认为,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构成复杂[13],同时认知能力、机体敏感性与肾脏功能减弱,导致老年患者不仅更易发生低血糖[14],而且无症状低血糖占比较高[15]。
该次研究中,经过动态血糖谱表现分析显示,样本中有19 例为合并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发生率为19.00%,相关文献中合并低血糖发生率为20%左右,与该研究结论相近[12]。 在19 例(共计26 次)合并低血糖病例中,12例出现重度低血糖,共计发生15 次,为无症状低血糖;15 例(18 次) 夜间低血糖。 低血糖最短持续时间为10 min,最长持续时间是440 min;重度低血糖最短持续时间10 min,最长持续时间360 min;夜间最短持续时间15 min,最长持续时间440 min。夜间低血糖时间占比是81.83%,重度低血糖占比是45.27%[16]。
时间分布率分析表明,00:00-01:59 是重度低血糖风险性最高的时段,02:00-03:59、22:00-23:59 也较易发生;低血糖在00:00-01:59 时段风险性最高,其次为02:00-03:59 和04:00-05:59 时段。 相关研究显示,凌晨02:00-04:00 点是糖尿病低血糖高风险期, 与该研究结论一致[17-18]。
临床特征分析显示,A 组FC-P 指标较低,B 组FCP 指标较高; 血糖稳定性方面,A 组MAGE 指标、LAGE指标、SDBG 指标和BGmax 指标较B 组高(P<0.05)。
综上所述, 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在动态血糖谱中有特殊表现,血糖指标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低。 在进行病情管理时,应加强夜间低血糖预防,在凌晨和入睡初期加强护理巡房,积极预防低血糖,针对性完善个体干预方案,促进血糖稳定控制,优化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