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云
摘 要: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可以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有自主管理的能力。但若在采取小组合作时,教师没有将学生的个人情况、班级中的情况等等方面都考虑完全,则在实际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而如何将这些问题解决,运用好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此过程中形成良性竞争、互帮互助,班级整体的氛围积极向上,是每一位教师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篇文章就旨在深入探究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便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而在班级的管理中,构建合作小组,学生便能从合作小组中既感受到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又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这不但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每一位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又能够将每一位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出来。一旦学生之间能够有较好的竞争与合作精神,则学生就会拥有班级荣誉感,此时良好的班风就会形成。
一、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实际操作方式
(一)合理划分合作互助小组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实际操作的第一步,便是分小组。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1]。。例如,教师可以在挑选小组成员时,按照学生的平时成绩、行为方式等等来进行划分。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小组的实力都相同,在遇到困难时,小组中的优秀学生也能够帮助其他学生。而当小组划分清楚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管理小组的学生,再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取名字,并制定出一句口号。
(二)制定小组合作竞争细则
当班级中的小组划分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制定出小组合作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选择课余时间或者班会课来與学生一起探讨[2]。在小组竞争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小组纪律、小组卫生以及小组学习这三点。首先,小组纪律。小组纪律既包括课间的纪律,又包括课堂的纪律。小组中的成员可以每日监督课间纪律,而各个教师以及课代表则负责监督课堂纪律,并对每个小组进行相应的加分或者减分。其次,小组卫生。除了平时的班级卫生打扫之外,小组中的学生也需要负责教室桌面以及抽屉的卫生清洁。班级中的卫生委员可以随时抽查各个小组的卫生情况。最后,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中会主要有小组学生作业的完成度、课堂回答问题的举手率、小组学生的测验成绩等方面。只有各个小组中的学生学会互相督促、互帮互助,才能使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较大的进步。
(三)确定小组管理评价制度
当教师把班级中的小组划分出来以后,可以将班级黑板的左侧或者右侧分隔开来,并在上面记录各个小组的分数情况[3]。教师可以每日都将评分最高的小组选为最佳小组,而最佳小组中的学生则会获得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但能够使班级中每个小组之间形成较好的良性竞争,还能够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二、小组合作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小组合作,的确益处较多,例如,教师不用再每天督促后进生完成应做的作业,教师也不用再苦恼上课时的举手率太低等等。虽然小组合作能够在很多方面都帮助到教师,但若教师没有较好地将其运用在班级的管理中,则会使其中一直存在较多问题。
(一)后进生被嫌弃
班级中的后进生不爱学习,平时的行为习惯也并不良好,虽然在小组合作中这部分后进生已经有所进步,但仍然会有一些后进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也较低。这就会使小组的整体得分受到影响。因此,会有一些学生不愿意让班里的后进生加入自己所在的小组。
(二)组长管理能力不足
在每个小组最开始被划分出来以后,会由学生自行推荐一位学生来担当小组中的组长[4]。而组长的工作也非常关键,不仅要给小组中的其他学生做出表率,在平日也要督促其他学生完成自己应做的事情,并有效地管理和防止其他学生的不良行为。所以,小组中的组长,其要具备较强的能力。而有些刚被选中的小组员,会因为自己实力不够或是管理方法不正确,而受到其余学生的抱怨,进而使组长失去管理好小组的自信心,甚至有的组长会选择不再当小组长。并且,有些小组在短时间内换了几位组长,但仍然没有解决掉最初的问题,
(三)各科教师的参与率较低
在教师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便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这些课程的课堂纪律较好,但音乐、体育、美术等这些课程的课堂纪律较差。虽然教师开展了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使音乐等这类课程的课堂纪律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仍然会有部分课程的课堂纪律得不到较好的改善。这可能是因为,此部分课程不像主要课程一样,会有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且此部分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并不会使用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模式。而一旦学生少了小组评价的制约,就会使某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
(四)学生没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在小组协作的学校模式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组织的主人,而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所属的组织负责,并时刻记得要维护好自己所在小组的荣誉[5]。虽然大多数学生会为了小组荣誉,而监督了其他学生完成自己该做的任务,但还是有个别学生没有较强的小组荣誉感,其只会觉得只要自己完成了该做到的任务就行,不想再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督促其他学生之上。这些个别学生的想法,就会使其他学生降低自身的小组荣誉感,在各个小组开展竞争时,其也就会没有较强的积极性。
三、结语
班级管理是非常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管理,用智慧去解决班级中所出现的问题。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融入小组合作的模式,则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只有教师高效运用小组合作,才能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督促,才能使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才能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参考文献:
[1] 孙萍丽.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小学班主任,2021(19):38-39.
[2] 苏绮梅. 小组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 文渊(小学版),2020(6):36-37.
[3] 陆芳霞. 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魅力中国,2019(9):189.
[4] 张夏薷. 初中班级管理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读与写,2019,16(8):24-25.
[5] 刘妮妮. 基于”小组创优"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赤子,2019(22):147.C241605B-309B-42D7-B70C-D212FE905B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