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模式引发的反思

2021-03-09 03:17:34吴娇朱广勇胡才梦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新工科微课

吴娇 朱广勇 胡才梦

摘  要 由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的效果引起反思,发现单纯的网络教学和单纯的传统教学都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传统方法为主的教学,利用网络教学进行辅助,相辅相成、查缺补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网络教学;新工科;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微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4-0103-03

Reflection of Way to Network Teaching based on Background of 2019-nCoV//WU Jiao, ZHU Guangyong, HU Caimeng

Abstract A reflection of the effect to network teaching based on back-ground of 2019-nCoV, it’s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 most effective by simple traditional teaching or simple network teaching, which has its own shortcoming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using the teaching resources completel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 teaching process combi-ning online and offline has been designed, which put traditional tea-ching on the main position, with network teaching as an auxiliary way, due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check and fill in the gaps, and finally be aimed at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new engineering; 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micro lecture

0 引言

突如其來的疫情,让正常教学处于停滞状态。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全国多地延迟开学时间,而学生在此期间出现学习空档期。与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也为服务保障防控疫情期间各类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安排[1-6]。六盘水师范学院根据贵州省教育厅的统筹安排,本着“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决定充分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授课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最大限度地减小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在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其实,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现代化信息程度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就提醒广大教师线上网络教学是一种趋势,更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此次疫情的突发,线上网络教学迅速地变成每一位教师必须付诸实施的重要事情。根据学校的安排,依托超星学习通、QQ腾讯课堂等专业的网络技术平台,笔者开展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确实打破了教育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教学局限。首次开展详细具体的线上课程,教学和教研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实际存在的问题,引发笔者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

1 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为例

传统教学的优势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32学时,其中两学时为实验教学。大纲安排的主要内容有零部件的几何量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质量检测等。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32学时的教学安排是比较充分的,紧密联系大纲,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课程的讲授流畅完整,面对面授课有更直观的效果感受。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与理解程度,根据具体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随时答疑解惑;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或者思想开小差可立刻进行管理。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非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学主体是教师,以“教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新工科背景主要是对课程与知识创新的要求,而传统课堂上更多的是讲授大纲规划的内容,课时刚好够用,不能及时引入机械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更没有多余的学时向学生介绍相关学科的研究新进展。简单的填鸭式教学只能达到单向灌输的效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容易走神,积极性低,思维难以得到训练。另外,即使学生认真地听课,课堂教学也是一次性的过程,学生想要再返回来复习也只能看教材和笔记,很多重点的内容或逻辑性思考则不能重复。这些都达不到新工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 疫情背景下网络教学的利与弊

由于疫情的影响,网络教学模式纷纷兴起。六盘水师范学院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和中国慕课开展线上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网络教学的优势

1)教学资源丰富。由于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方案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教师的讲授转变为网络教学。首先,资源上有了很大扩充,不再仅仅是教师本人的教学,而是可以集全国名师于一堂课的教学。有的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应,就可以通过慕课或者其他资源反复巩固。资源不再局限于PPT、书本。

2)教学活动重构。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形式的教学,丰富在线体验,让学生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的模式。

3)发挥学生主体性。线上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学习态度。如果未完成,会影响平时成绩,也会对学生有相应的制约,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动力。

4)课程随时巩固。改变了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听了就过、过了就忘的情况,而是哪里不懂就返回哪里再次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复习,实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与教师在线交流。

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疫情期间通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发现纯网络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生学习程度不能完全把握。通过学习平台系统的统计,可以检测学生完成度,却不能统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会存在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实际的效率比较低。

2)设置的知识点任务通常以选择和判断为主,部分学生会出现随意猜答案的现象,答题正确率得不到保障,不清楚学生真正的学习程度。

3)所布置的作业,由于网络教学的特殊性,主观题需要学生在作业本或者以其他方式完成后拍照上传,因此会出现答案雷同甚至是抄写过程都省略的现象,直接复制上传作业答案。

4)发布的讨论任务,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回复,部分学生复制别人的讨论结果,并没有真正收到学生参与的教学效果。

5)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没有办法进行面对面教学,学生都是在家里进行学习,虽然是按照课表时间进行,但总会有学生以各种家庭原因(如农村学生家庭网络不稳定、停电,或者做家务等)请假,学习态度散漫,学习出勤率较低。

综上所述,纯粹的网络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与前几届比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明显较弱,成绩普遍偏低。

3 基于本次教学模式转变的反思

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纯线上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确实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对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反思,提出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也就是采用传统方法为主的教学,利用网络教学进行辅助,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混合,相辅相成、查漏补缺。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线上课堂,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延续实体课堂,明确教学目标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规划梳理,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体课堂教学  根据学校的课程教学安排,在课堂的100分钟内根据教学大纲、新知识点、基础知识讲授、分析,详细讲解知识点。实体课堂的讲授是非常必要的,如設计机械产品时,公差与配合的合理选用是相当重要的,要将一些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常见案例来进行细解,学生能够提起兴趣,不至于是一段段的问题和概念而没办法理解。实体课堂主要解决知识的深度问题。

线上教学:微课应用  在进行教学改革之后,网络教学主要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微课的录制根据班级情况、课程而调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微课的内容包括预习内容的提示、方法,课后的重点知识复习提示、难点知识点拨、习题讲解、思考讨论等方面。在课堂上没有多余时间分析的案例和涉及的工程实际将在微课中展示,拓宽知识面。教师的教学模式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适应的,因此,线上微课可以采用多个学校的名师教学视频,解决有的学生对教师不适应的问题。另外,这样也能够解决部分教师实际企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线上以学生学为主,设计的教学环节多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进行引导,主要解决知识的广度问题。

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法以试卷分数为主,虽然很多学生能够得到高分,但是到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需要真正用到设计应用知识时,一些学生却完全不会用。为了解决“高分无用”的问题,在考核时将设计和应用作为主要考核因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才是关键的教学目标。另外,线上成绩也要进行考核,包括平时的任务完成率、思考讨论的有效性以及平时测验的成绩等方面。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继承了实体课堂的教学优势,弥补了传统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利用信息时代的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方案,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利,杨建斌.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为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9(6):121-125.

[2]王海巧,孟妍妮,沙鑫美,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3):57-59,69.

[3]黄勇,杨清德.“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实施[M]//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

[4]马惠萍,王晓明,郭玉波,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基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3-4.

[5]杨莹,夏秋英,徐立.新工科背景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以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19(8):58-59.

[6]景修润,王为,陈新民.案例式教学法在“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科教导刊,2017(4):76-77.

3118501908230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新工科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计算机教育(2017年8期)2017-09-01 15:00:02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科技视界(2017年10期)2017-08-21 07:51:35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3:47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43:09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