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学者,作家、书法家。扬州师院中文系毕业,文学创作一级。历任《文艺报》编辑、《钟山》副编审、江苏作家协会创作室副主任、《东方文化周刊》主编、《中华文学选刊》主编、《小说选刊》执行主编,现任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扬州大學王干小说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作品被译为英、法、西等国文字。201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王干文集》11卷。
里下河文学的由来
里下河文学,是近年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一个文学热点。
最早提出“里下河文学”这个概念是在1987年。当时泰州有本刊物叫《花丛》,当地的作家想改名为《里下河文学》,请汪曾祺先生题写刊名。为什么要找汪曾祺?汪曾祺是他们心目中里下河文学的旗帜。汪先生欣然应允,认真题写了“里下河文学”五个字,我把汪先生题写的“里下河文学”刊名交给当时一个负责刊物的人,但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花丛》改刊名的事就没下文了。
后来汪先生又为里下河的一位作家刘仁前先生题写过书名。刘仁前当时准备出本散文集,叫《楚水风物》。这本书也是刘仁前长篇小说《香河》最早的雏形,后来他所有的创作、所有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从这本书里生发出去的。后来刘仁前当了泰州市文联主席,就把里下河文学这面旗帜举起来了。这是里下河文学的第二次发育。
里下河文学第三次被提出来,是在10年前,跟我有点关系。当时泰州日报社,还有泰州市宣传部、文联,准备为我从事文学30年办个活动。陈社提议,活动主题定为“王干与里下河文学研讨会”。我说我也没什么成就,就改成恳谈会吧。里下河文学就此浮出了水面。当时《文艺报》等报道了里下河文学这个概念,这是里下河文学的一个最早的蓝图。
来参会的梁鸿鹰、胡平问我,里下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我说,不是。
既然不是,为什么还要叫里下河呢?我说,这是一片水域,这里没有一条河叫里下河,但里下河确实是存在的。
2013年,首届全国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在泰州召开,真正、正式地举出了里下河文学的旗帜。这些年,里下河文学经过各方的支持推动,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学话题和文学现象,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文学景观。围绕里下河文学的研究,出了很多成果。
为什么是汪曾祺?
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汪曾祺是扬州人,不是泰州人,为什么要把汪曾祺作为里下河文学的旗帜?
肯定有道理。第一,泰州是大海的故乡。能够把扬州人、高邮人作为泰州的文学旗帜,这就是泰州人的胸怀。海纳百川才能成就其大。第二,从1987年开始,泰州人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文学理想,寻找自己文学的终极目标,汪曾祺出现以后,泰州有一拨作家发现找到了里下河文学的魂。有了汪曾祺,里下河文学就有了一个核,关于里下河文学的所有研究和探索,都是从这个核处延伸扩展出去的。没有这个核,里下河文学就不成立。比如中国近当代的两大文学流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核,因为有赵树理这个核,后来就出现了马烽、西戎、孙谦等作家;荷花淀派也是因为有孙犁这个核,才出现了刘绍棠、韩映山、从维熙等这样一批作家。
里下河文学的这个核跟孙犁、赵树理有点不一样,因为赵树理在山西,他周围的作家很自然地被团结在他身边,受他的影响,当时他是文学界的领导,作家的成长得到他的关照和影响很正常。孙犁小说写得很好,他当时在《天津日报》当副刊部主任,所以他通过副刊部来传播、扩展他的文学观念,孙犁跟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包括后来的铁凝,是师生关系,荷花淀派是孙犁通过平台的传播、传递慢慢影响而产生的。赵树理、孙犁这个核是由上而下的,但汪曾祺不一样,汪曾祺是泰州人找到的核。汪曾祺先生在江苏乃至全国的影响都很大,泰州人海纳百川,认他为祖师爷,将他作为里下河文学的旗帜。
为什么不是毕飞宇?
这个话题比较敏感,一般人不敢说,我可以说。毕飞宇是里下河土生土长的作家,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对整个里下河文学的贡献非常大。这里我要讲汪曾祺与毕飞宇的区别。
毕飞宇曾在文章里说,我不学汪曾祺,汪曾祺是学不来的。为什么?毕飞宇继承的是鲁迅的文学精神,鲁迅解剖国民性、解剖人性,同时对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批判,毕飞宇传承的是鲁迅那种理性的文学精神,是一个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
汪曾祺的老师是沈从文。沈从文先生跟鲁迅先生的差距不言而喻。这个差距不是指优劣差距,而是心理上的、精神上的差异。鲁迅的小说有强烈的批判性,沈从文的小说是抒情的、和谐的。所以汪曾祺说他的小说是抒情的人道主义。抒情的人道主义这个形容,用在鲁迅身上肯定不合适。鲁迅是灯塔、是投枪、是匕首。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坛有京派、海派之分。京派以沈从文为代表,海派以张爱玲为代表。汪曾祺被研究者认为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讲,毕飞宇更接近于海派作家。
里下河文学作家群中,如刘仁前、顾坚、庞余亮,他们更接近沈从文。毕飞宇很了不起,是里下河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后一段时间内,如果在毕飞宇影响下又产生新的作家群,又产生新的鲁迅、沈从文,那么,毕飞宇也可能会取代汪曾祺成为里下河文学的旗帜。但目前我觉得,汪曾祺是里下河文学的旗帜。
为什么不是曹文轩?
汪曾祺、毕飞宇、曹文轩这三位,写里下河最地道、最入木三分、最细腻、最散文化的,是曹文轩的《草房子》。《草房子》几乎囊括了里下河所有的风景、风物和风情。但为什么曹文轩不能作为里下河文学的旗帜?曹文轩的儿童成长小说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童话色彩,但如果作为里下河文学的旗帜,好像有点对不上。里下河文学要找代表人物,就要找公约数,汪曾祺就是里下河文学的最大公约数。首先,他有引导作用;第二,他已成为大家看齐的对象;第三,他的作品能够成为作家的最大公约数,这个特别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