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源钊 鲁平
摘 要:高职物流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场所,需要确保教学活动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并且在教学中明确国际物流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基于教学不断地积极创新。有效融合教学知识与实际操作,为物流行业培养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国际物流岗位群出发,对国际物流行业局势进行分析,并针对现阶段高职物流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推动其更好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国际物流;岗位群;高职物流教学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电商平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物流早已占据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物流行业属于新型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市场的占有资源也在不断扩大。基于这种形势下,物流行业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来带领,才能有走向更高端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物流人才的培训基地,需要基于现有社会发展背景,转变教学模式,找到教学中的实际侧重点,并从侧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国际物流岗位群对于该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国际岗位群对于物流人才的要求
物流中涉及到采购、运输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在国际物流岗位群中都有着岗位缺口,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物流通常隶属于企业生产环节,或者为商贸部门服务,现阶段国际物流岗位群面临的人才匮乏的现象,面对这种发展局势,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一)要有很高的专业素养
因国际物流岗位具有特殊性,对于岗位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自身也要具备专业的素养。专业的物流人才要充分掌握专业理论、国际贸易等相关知识,在掌握众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其具备进入国际物流岗位的资格。
(二)要有较高的能力素质
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专业的物流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因为物流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国际物流岗位的员工们,也都是具备多项能力与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在工作期间有效应对不同的难度的工作。具备能力才能确保有效完成任务,推动物流工作顺利开展。国际物流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和特殊,在工作期间很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将问题的影响力降到最低[1]。
二、当前高职院校物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设计缺少目的性
高职院校通常是教授技能的院校,会基于学生毕业就业方向教授对应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设置的物流专业,需要针对学生未来就业以及国际物流岗位群的需求制定教学。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培养学生时的侧重点在哪方面,带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将教学内容设计的重点更多放置在学生的技能需求,而不是专业知识的积累上,学生需要基于教学实践,才能有效的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积累起来。当前,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设置物流专业的时候,在课程设计上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加忽略学生未来就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后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物流行业。
(二)教学期间未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对于现如今物流岗位的招聘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的是,企业在招聘物流人员的同时,更关注的技能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物流行业需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确保胜任物流工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物流行业而言,就业环境更为自由,但是复杂性的存在,使得员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要非常强。现如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开展物流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相当忽视,导致理论课程在专业中的占比较大。但是理论课程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并没有积极的意义,实际需求的技能也无法基于知识有效发挥。对此,高职院校和教师都应该基于这种情况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实践的环节上,使学生通过实践,提前感受物流行业的操作情况,无形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如何科学进行高职类院校物流教学的改革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立,应该针对当前国际物流对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对教学加以完善。进一步加强对物流管理的专业的不断优化,重视教学体系构建,提高实际教学水平,为物流行业培养和输送专业的人才。
(一)提高物流专业教学的合理性
必须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进行重新设计,确保学生基于教学获得专业知识,掌握实际所需的技能,更好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升教学效果。专业课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内容:在课程的安排中,需要明确讲重点突出[2]。教学内容并不是多才是好,而是应该精简,学生能掌握到专业课程的精髓才是最重要的。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对自己未来就业发展有利的内容,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需要确保学生考取专业资格证,具备从事该专业的资格。学生在校期间,院校也应该为学生安排相关的课程,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通过物流资格考试,尽快适应并从事到该行业中。
(二)进行课程安排时应重视实践学习
国际物流岗位的工作特点更加偏重实践,为此学生也应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以便于满足物流岗位的实际需求。院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于物流岗位的实践机会。對此,高职院校应将重点放在实践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就业时的实践能力更强。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整改,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与网络平台等,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使学生自主解决能力得以提升。
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物流教学,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自行解决或者与他人商议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切实将教学理论贯彻在实践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实地教学,为教学增添一丝生活的气息,更有利于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基于现有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有效的将生活与实践连接在一起,在无形中促进自身能力提升,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充分融合理论与实践行为。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院校能为学生提供机会少之又少。物流管理又需要基于实践去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期长达一年之久。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找寻实习的机会。除此之外,院校还应该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校企联合是当前院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经常应用的方法。校企联合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企业也能进一步了解院校的实际需求,提供实习机会给学生[3]。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实行全面跟踪指导,确保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能及时给与正确的指导,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改革教學模式及评价标准
关于高职院校基于物流管理教学的构建,还需要得到教改的支撑,不应将改革局限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应该基于教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例如采购与仓库管理、运输等都不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而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上开展教学。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此,既能有效的改革教学模式,又能为企业、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此外,需要基于原有的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优化。在考察中,将实践能力这一要素添加在内。高职院校中物流专业的考核内容多是笔试考核,内容更偏向理论性知识。需要基于教改,适当减少笔试内容,将考核中心放在该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上,增加实训类成绩在考核中的占比。设置一些当前物流中,实际存在的内容,并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自己提出有效的方案解决问题。通过改革,有效促进院校教育改革,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基于国际物流岗位群为物流行业培养专业的人才。
结论: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想要基于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优秀的人才,就需要采用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相符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积极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这也是高职院校基于社会发展的教学深化改革趋势。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的将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此外,物流行业有着自身的发展特征,需要高职院校基于社会发展趋势,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和调整,力求找寻与院校最匹配的教学方法,确保为物流行业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晶晶.高职院校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路径研究——以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3):98-99.
[2]贵婷,钱宇.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实践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238-240.
[3]张广文.高校物流课程体系与国际物流岗位群的对接[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42
作者简介:
赵源钊(1985.05—),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硕士研究,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