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底中间柱在圆筒炉钢结构中的作用分析

2021-03-08 06:37王宇翔
工业炉 2021年1期
关键词:炉管圆筒加热炉

王宇翔

(南京金凌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42)

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 化学工业中使用的工艺加热炉。其结构一般由燃烧器、辐射室、对流室、通风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五部分所组成[1]。传统的加热炉钢结构设计方法,常按经验设计或手工计算,计算效率偏低,设计裕量偏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可利用Staad.Pro 等有限元软件,对炉体钢结构进行建模分析,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状态。

圆筒形管式加热炉一般采用圆周排列的立柱支撑,当炉体直径较大时,还设置炉底中间柱。 传统钢结构设计中常按经验法来决定是否设置炉底中间柱。 这种设计方法过于保守, 不仅增加不必要的计算,还浪费了钢材。 而且对于小型加热炉,炉底中间柱会占据燃烧器的空间,使燃烧器往外布置,增大炉体直径及炉体钢结构,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国内一些工程可研单位开始采用Staad.Pro 软件,分析优化加热炉钢结构。 2009 年,文献[2]采用Staad.Pro 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针对圆筒形加热炉提出模型简化方法及结构优化方案。 2019 年,文献[3]采用Staad 和SSDD 软件对加热炉结构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改进炉体柱,节省了钢材和制造成本。 2017 年,文献[4]采用 Staad.Pro 软件对 3 种加热炉钢结构进行对比, 分析炉壁板对钢结构位移与应力的影响。 本文以某项目加热炉为例,利用Staad.Pro 软件, 分别按设置和不设置炉底中间柱两种结构,对加热炉钢结构进行模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对比两种模型。

1 圆筒炉结构设计条件

采用某炼油厂现有的一台圆筒炉作为计算模型:炉型为辐射-对流圆筒炉,炉底立柱节圆直径约9 m、炉底立柱高度3.3 m、炉底板距地面2.5 m、辐射段高度约15 m、对流段高度约11.5 m、烟囱高度约25.5 m,炉管采用吊架固定。 钢结构梁、柱、壁板等总重约1 400 kN,炉衬总重约1 000 kN,辐射段炉管充水总重(含炉管)约780 kN,对流段炉管充水总重(含管板)约455 kN,平台梯子总重约190 kN。 本设计采用的环境条件如下: 基本风压0.4 kPa, 雪压0.65 kPa,抗震设防烈度7 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 g,场地土类别Ⅲ类,地面粗糙度B。 本圆筒炉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圆筒炉结构示意图

2 用Staad.Pro 建立模型

按1∶1 的比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Staad.Pro 中建立圆筒炉模型。建立模型的具体步骤本文不再描述,建立完成的模型中包括炉底立柱、炉底中间柱、辐射段立柱、辐射圈梁、对流段立柱横梁、对流段桁架及烟囱等。燃烧器、炉管、炉管支吊架、对流管板等以载荷的形式,附加在相应的钢结构上。通过修改板单元的密度(钢板和炉衬的换算密度),使板单元的自重包括炉衬重量,免去单独计算炉衬重量的麻烦。需要注意的是,炉底立柱、辐射段立柱的型钢腹板方向对准炉中心, 此处通过调整梁单元的Beta 角来实现。软件最终建立的圆筒炉模型如图2、图3 所示。

图2 圆筒炉模型简图

图3 圆筒炉模型三维图

模型建立后为其添加载荷工况, 分为基本载荷工况和组合载荷工况。 基本载荷工况包括钢结构自重、炉管等附件自重、平台梯子自重、活载荷、风载荷和地震载荷等。其中风载荷和地震载荷可通过SSDD软件中提供的一般载荷向导建立。 组合载荷工况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建立,参照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载荷规范》中的相关内容。

最后,通过对炉底中间柱的保留和删除(模型中的其余参数无需修改),建立了两种不同的结构模型。

3 两种模型位移对比分析

两种模型建立后,除了炉底中间柱的区别,其余结构、载荷等参数均相同。为了简化计算结果,本文选取了几处有代表性的节点位移进行对比分析; 并选取恒载荷、 风载荷、 地震载荷三种工况分别进行对比。需要说明的是:圆筒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风载荷区别不大,本文仅选取一个方向的风载荷(左风)进行分析;地震载荷X、Z 水平方向基本一致,本文仅选取X 方向地震载荷。 根据计算结果,两种模型具体的位移数值如表1 所示。

表1 两种模型位移对比分析

由结果可以看出,在水平地震载荷和水平风载荷的作用下,两种模型的各处节点位移基本一致。而在垂直恒载荷的作用下, 炉底中心处的垂直位移差别较大:当有炉底中间柱时,底部中心垂直位移-0.164 mm,无炉底中间柱时垂直位移可达到-11.347mm。

更全面地对比炉底各节点的计算结果后, 可以发现有炉底中间柱的模型, 炉底横梁和环梁的垂直位移量都明显减小。

4 两种模型静力对比分析

与位移对比分析一样, 选取恒载荷、 左风向载荷、X 方向地震载荷分别进行加热炉钢结构静力对比分析。为简化计算结果,选取几处有代表性的梁单元静力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两种模型的静力对比分析见表2。

根据静力对比分析可见, 两种模型的辐射段立柱受力基本一致; 炉底立柱在风载荷和地震载荷水平力作用下, 受力基本一致, 在恒载荷垂直力作用下,有微小差别。 有炉底中间柱时,炉底周圈立柱的垂直力略小,承受的偏心弯矩略小;并且,两种模型的炉底横梁受力差别较大,有炉底中间柱时,炉底横梁弯矩-8.640 kN·m,无炉底中间柱时,横梁弯矩达到-23.593 kN·m。

表2 两种模型静力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全炉各个梁单元的静力后, 可以发现两种模型炉底以上钢结构的受力基本相同, 仅炉底钢结构的受力存在较大差别。为此,本文按相同的比例输出了两种模型的炉底梁单元应力等值线图,具体见图4、图 5。

图4 梁单元应力等值线图(有炉底中间柱时)

图5 梁单元应力等值线图(无炉底中间柱时)

根据图4 和图5 的对比分析显示, 有炉底中间柱时,有效加强了炉底横梁和环梁,大幅减小其剪力和弯矩;另外,略微减小炉底周圈立柱的垂直力和偏心弯矩。

5 结语

本文运用Staad.Pro 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按设置和不设置炉底中间柱, 对两种圆筒炉钢结构进行对比,并分析炉底中间柱在圆筒炉钢结构中的作用:

(1)炉底中间柱对圆筒炉炉底钢结构有着明显加强作用, 可大幅减小炉底横梁和环梁的垂直位移和弯矩, 略微减小炉底周圈立柱的垂直力和偏心弯矩。 但对炉底以上钢结构几乎没有影响。

(2)利用Staad.Pro 对圆筒炉钢结构进行计算模拟,可得出炉底钢结构的位移、应力等计算结果,并按有关标准规范进行验证。 为实际圆筒炉设计中是否需要设置炉底中间柱,提供数值依据和参考作用。

猜你喜欢
炉管圆筒加热炉
鼠国要上天之超级大圆筒
制氢转化炉辐射段炉管检测方法概述及展望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加热炉水冷壁炉管爆裂失效分析*
裂解炉炉管高压水清洗技术研发与应用
便携无火加热炉
格构增强复合材料圆筒的侧向压缩性能
补焊长度对HP4ONb 炉管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
圆环-圆筒零件焊接高精度夹具设计
双蓄热式加热炉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