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芳 叶婵娟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膝骨关节炎(KOA)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多以关节软骨退化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既往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膝骨关节炎患病率18%[1],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60岁以上患病率达78.5%[2]。膝骨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疼痛、活动障碍,日久可致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加重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如何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KOA属中医学“痹证”“骨痹”等范畴,证型分布中,阳虚寒凝证是其常见的类型[3]。针灸治疗KOA的有效性,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4]。本研究旨在观察温通针法治疗急性加重期KOA(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5]中关内容进行拟定;阳虚寒凝证证型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有关内容拟定。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近1周未接受相关治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感染性、风湿、类风湿、痛风者;伴有膝部骨折、结核、肿瘤等情况者;近1周接受过相关治疗者;伴有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严重内科疾病者;有明确手术指征者;局部皮肤破损、溃烂者;不配合治疗者。
1.2 临床资料 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加重期KOA(阳虚寒凝证)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24例;病程1~6年,平均(3.26±1.04)年;急性加重病程1~7 d,平均(4.28±0.64)d;年龄50~68岁,平均(57.64±8.26)岁;患侧为左侧19例,右侧15例,双侧6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病程1~7年,平均(3.53±1.22)年;急性加重病程1~7 d,平均(4.42±0.74)d;年龄48~70岁,平均(58.21±7.98)岁;患侧为左侧21例,右侧14例,双侧5例。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病程、患侧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指导患者注意膝部保暖,避免负重,控制体治疗,改变生活及工作方式,减轻膝关节负担和损伤等健康宣教。遵医嘱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JX20130156,0.2 g/片),每次0.2 g,每日1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65588,20 mg/片),每次20 mg,每日1次;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浙江诚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60748,0.24 g/片),每次0.24 g,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通针法治疗:选取关元、双侧足三里、肝俞、肾俞、患侧血海、梁丘、犊鼻、阴陵泉、阳陵泉。常规消毒后,取用华佗牌0.3mm×40mm针灸针,常规针刺得气后,采用温通针法,左手(押手)拇指切按穴位,右手(刺手)拇指向前捻转9次,使针下有沉紧感,然后行小幅度重插轻提手法9次,拇指再向前捻转9次后,针尖顶着有感应的部位推努守气以达气至病所,守气1 min,缓慢出针并按压针孔[7]。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总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强。2)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指数[8]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功能,包括疼痛、肿胀、晨僵、下蹲、上下楼梯、交锁、关节活动等方面,总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3)实验指标。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
1.5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评价。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可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缓解。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治疗后3.52±0.74*△4.72±0.96*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40 40治疗前6.65±1.24 6.82±1.30
2.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指数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指数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指数比较(分,±s)
组 别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40 40 54.18±9.25 55.22±8.80 86.63±11.42*△74.66±10.35*
2.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指标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指标比较(n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指标比较(ng/L,±s)
组别治疗组(n=40)对照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6 142.32±15.35 45.38±8.26*△156.38±14.86 86.26±9.84*TNF-α 245.43±16.58 89.68±6.84*△268.46±17.08 152.28±8.38*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系统研究发现[10],年龄、体质量、外伤史、居住环境、关节负重、职业等均为KOA发病的危险因素。KOA病理过程复杂,目前对于其发病机制尚为完全明确,多认为与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降解、自由基水平、关节软骨酶、自身免疫反应、骨内高压等有关[11]。尤其是细胞因子学说,参与KO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增龄、劳损、创伤等因素引起大量炎性因子渗出、浸润,尤其以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为主,炎性因子浸润导致胶原纤维损伤,局部组织断裂,关节软骨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膝关节软骨退变、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硬化等关节破坏表现[12]。目前已证实IL-6、TNF-α是病变发展过程中重要炎性因子[10-11]。IL-6可刺激破骨细胞形成,使软骨基质降解与滑膜的破坏,使软骨细胞凋亡,导致关节软骨退变[13]。TNF-α具有细胞毒性作用,诱导软骨细胞形成降解和破坏软骨基质中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蛋白酶,即基质金属蛋白酶[14]。因此,本研究选用IL-6、TNF-α作为观测指标。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KOA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非手术治疗包括口服、外用药物、关节腔注射、运动疗法等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的治疗[15]。药物治疗常存在消化道反应、肝肾损害、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等弊端。手术治疗较高的费用增加患者生活负担,手术过程对周围肌肉、韧带、神经、血管造成一定损伤,且术后常易并发关节僵硬、术口感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如何安全有效治疗KOA,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在中医学,既往无KOA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痹证”“骨痹”“伤筋”等范畴。《素问·长刺节论》记载“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张氏医通·诸痛门》道“膝者筋之府,无有不同肝肾虚者,虚者风寒湿气袭之”。《素问·生气通天论》论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本病多发中老年人群,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失养,素体本虚,阳气虚衰,腠理空疏,寒邪乘虚侵犯人体,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通。治疗当以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为主。
针刺常应用于KOA的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针灸适应证之一。针刺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主要认为与兴奋快痛神经、慢性神经,改善循环,增强代谢,同时改善病理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水肿等[16],针刺对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主要通过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的方式,涉及外周、脊髓和脊髓上水平,镇痛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神经肽、细胞信号分子、炎性介质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17-18]。尤其是对炎性介质的调节,针刺可通过抑制软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磷酸化,抑制TNF-α、IL-6等炎性因子表达,从而改善骨关节炎的炎性反应[19]。本研究采用的“温通针法”为郑魁山教授家传特色针法,“温通针法”着重在于“温通”,“温”以振奋阳气、祛风散寒;“通”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通相和,以通为主,以达温通、宣散之功[20]。本研究选用的关元乃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功专培肾固本、温中散寒;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及下合穴,补益中焦,调理气血;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肝俞为肝气转输、输注之处,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之功;肾俞肾气转输、输注之处,功擅温肾阳,促气化,壮筋骨,强腰膝;血海擅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梁丘胃经郄穴,主通络止痛;犊鼻主消肿止痛、舒筋活络;阴陵泉主健脾理气,通经活络,行气消肿;阳陵泉八会穴之筋会,功专舒筋活络。综上所述,共奏温阳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通针法治疗急性加重期KOA(阳虚寒凝证),可降低VAS评分,升高Lysholm指数,降低关节液中IL-6和TNF-α水平,说明温通针法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