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要做到三点

2021-03-08 19:26齐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副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现实思政德育

齐刚/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副校长

齐刚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实现立德树人须要有课程意识和整体意识,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好思政课程的关键作用,也要发挥好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铸魂育人。高质量教学在《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要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中指出,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作为承载着育人功能、与思政课同向而行的各类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德育的一般规律和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中需要浸润渗透,做到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易达成德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学科教学实现浸润渗透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适度渗透

课程思政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要适度,不能过分渗透,否则就会过犹不及;也不能硬渗透,否则就会出现“反德育”的情况。笔者听过统编《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师在讲东汉兴盛衰败的启示时,引导学生得出了两点结论:一是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实施仁政;二是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民为本。从历史学科教学目标来看,这时已经达成了教学目标,也实现了学科知识、学科素养与德育目标的融合。可是,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又设计了“说古唱今”的环节,用快板表演的方式把本节课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意图进行德育渗透,对本节课进行提升。“……小民从来不可轻,得民心者天下扬……新中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奔富强;高科技,争第一,强国强军显能力。民心民意民做主,复兴中华创奇迹,打竹板,笑开颜,中国梦想定实现。中华民族齐聚力,美好生活在前面。”教师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所学知识强行联系起来,有种生生搬硬套的感觉,整个教学设计中“说古唱今”这一环节属于画蛇添足。

历史要联系现实,因为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还因为历史学科有镜鉴功能。但,不是所有的历史课都需要、都能够联系现实,更不是必须要有联系现实的环节,更不能滥用联系现实的原则,为联系而联系,不能将历史联系现实套路化、公式化和庸俗化。当下,有些教师历史学科教学中对现实的联系,往往不是基于课程内容的需要,而是为了联系而联系,历史学科教学中出现了一讲发展就联系改革开放,就上升到中国梦;一讲国家统一必提到台湾问题……课程思政学科教学中应该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引领,深入挖掘所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把这些元素融入到所讲知识中。学科教学首先要有学科的味道,遵循学科规律。提升认识、情感触动、德育浸润,应该是基于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自然生成的,而不能生硬地用历史证明现实,更不能生硬地用现实解释历史。实际上,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编写已经包括了德育目标,课程思政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以本学科知识为基础,讲好本学科的素养目标就是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不能总做些随意拔高的事情。

自然渗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自然渗透是德育浸润渗透的高境界,其效果要远远好于刻意设计和简单的直接灌输。课程思政学科教学中自然地浸润渗透,更易让学生入耳入心入脑,达成德育目标。课程思政学科教学的自然渗透是教师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的表现,绝不是刻意为之或者有可模仿的固定模式,而是真正地把学科素养记在心里,把学生发展放在心里。

听鲁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第四节——《分析土壤的形成》,教师在讲“认识土壤”这一问题的时候,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从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土壤中,取出一把并用手攥紧,然后观察体积变化并说明原因。任务明确后,教师在学生中间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些同学用手抓土时非常迟疑,因为怕把手弄脏。教师马上引导说:“同学们,土壤不脏,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你要用手摸一摸它,感受一下它。”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动作的捕捉,以及随机生成的这句话体现了本节课的学科素养目标——人地协调观,也为后面讲授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至1000年,要保护和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土壤做好铺垫。

课程思政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应该努力追求并实现自然渗透,这节地理教学的德育浸润渗透贵在自然,体现了教师对生成的有效捕捉和引导,成为了本节课的亮点之一。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既解决了学生观察土壤时的迟疑,又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课程思政学科教学中德育的自然渗透,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需要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熟练把握,并通过适当的情境设计和活动任务来达成,从而实现学科素养与德育目标的有机融合。

巧妙渗透

巧妙渗透是在讲解基础上的一种提升,是充分铺陈之后的再提升,是把一些德育理念和观点自然而然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领悟、认同并践行。

高中地理课上同样是上“土壤的形成”这一节课,另一位教师在课堂结尾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请学生设计一个保护土壤的LOGO并解读作品的设计理念。有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双手捧着土壤,土壤上长着一颗小草的图案。寓意民以食为天,要用心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并得出了“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结论。这节课,执教教师在讲解完成认识土壤、了解土壤的形成以及作用等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听后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通过课堂结尾活动设计强化了要有“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目标。

另一位初中历史老师,在上《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这节课时,把课堂分为三个板块:漫漫古丝路、铮铮英雄行和悠悠驼铃声,分别讲授了丝绸之路的路线、开通和影响,得出了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连接亚欧的交通要道,是沟通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重要商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不同文化的文化交流之路和沟通东西方友好往来的和平发展之路。教师在结尾时分析道:“绵亘万里,沟通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最大意义!延续千年,绵延至今,积淀形成了一种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一直造福着世界!”教师在古今对比中得出了“古代,中华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相信,今天通过一带一路,世界人民必定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中国文明的力量!”

课堂上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是一种适度的德育渗透。教师以史料为依据,通过讲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并认同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意义。课程思政中的学科教学不是片面地拔高,无原则地使用政治术语,而应该是一种浸润渗透润物无声的状态。德育渗透应在尊重学科规律,把握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将德育理念巧妙地渗透,将学科知识与现实自然交融,学科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是别人硬塞给的,而是在真实情感触动下自然浸润形成的。

课程思政的教学还要立足于本学科的实际,要尊重学科规律,要讲出学科味道,同时又要借鉴思政课程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等,坚持浸润渗透,做到适度、自然和巧妙地渗透,才能与思政课程相向而行、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现实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漫画:现实背后(下)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