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军
(中共文山州委政研室,云南 文山 66309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石漠化的吞噬和生存困境的考验,西畴县各族人民没有坐等观望、畏难退缩,而是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展开了向石漠化、向贫困宣战的长期斗争,创造了敢教石漠变绿洲的奇迹,铸就了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要义的“西畴精神”。
“西畴精神”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以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勤劳实干的实践品质、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民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西畴各族干部群众前仆后继攻坚、日以继夜奋斗,一点一滴改变,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发展了起来,摘了贫困帽子,走上了小康路,过上了好日子,创造了战天斗地的发展奇迹,抒写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丽华章。
“西畴精神”在其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展现出精神的力量,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限制,西畴县群众缺地少粮,缺衣少食,处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占80%以上,很多贫困群众吃了上顿没下顿。1990年,在西畴县县委、县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蚌谷乡木者村的300多名群众在乱石丛生的摸石谷,用铁锤砸、錾子錾、炮杆撬、炸药炸,经过105天苦战,把“跑土、跑水、跑肥”的600多亩石旮旯山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台地,亩产粮食400多公斤,产量是以前的4倍,一举解决了温饱问题。西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号召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不断炸石造地,增加耕种土地,全县改造田地20多万亩,新增耕地近1万亩。1995年12月26日,省委、省政府在文山召开全省扶贫工作会议,号召全省学习西畴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这是由实践产生“西畴精神”的过程,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广大群众在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以实践为基础,把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把实践的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提练为思想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现出实践出真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在随后的长期生产实践中,在“西畴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推动下,人们大规模地修路、架桥、治水、拉电,大干基础设施,全面掀起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大规模地发展各类产业,搞养殖、种水果、种药材,因地制宜发展烤烟、木本油料、生态畜禽养殖、特色水产养殖等富民产业,推动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大规模地进行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大力推广建设沼气池,加强节能灶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苦干实干,不等不靠,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住房安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饮水安全、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作为文山州条件最差、基础最弱、发展最慢的县,西畴县在全州率先实现了脱贫,62个贫困村、9952户建档立卡户37 413人全部脱贫,在深度石漠化贫困地区彻底撕掉了千百年的贫困标签,在“不可能”的地方创造了率先脱贫的奇迹,探索出了一条岩溶地区脱贫发展的路子。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出“西畴精神”对实践的强大指导和推动作用。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实现了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帮助人们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事物的发展要求、问题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好的去认识规律、改造世界,提供更有目的性的行动,让实践过程变得有针对性,更加积极,更有信心,保证了每个阶段实践的正确性,端正了实践方向。
人类认识发展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且每次一循环,都朝更高的一级进行跃升。“西畴精神”的孕育、形成、丰富、发展,特别是在内涵表述上也体现出这一规律。从最开始开山炸石、垒埂造地,形成“搬家不如搬石头,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表述。再到脱贫攻坚实践中,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避免与此冲突,表述中减少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这半句话。再到后来,文山州委又根据当前实际,把“西畴精神”凝练为“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2020年7月30日,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学习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的决定》,在文件中,把新时代“西畴精神”的本质,进一步凝练、突出为五句话:一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二是自强自立、埋头苦干、苦干实干的务实品质;三是砥砺奋进、久久为功、迎难而上的进取意识;四是锐意进取、主动求变、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五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担当作为的主人翁意识。赋予了新时代“西畴精神”更深精髓和更广的内涵、外延。“西畴精神”每一次内涵、外延的变化,都体现出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体现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性[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群众路线思想的精华和灵魂。“西畴精神”最能体现这一工作方法,最能体现依靠群众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作出成绩,又把群众的想法、意志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用创新理论用于指导更多的群众,化为更广泛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最广泛的群众能够接受并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
为了摆脱贫穷,蚌谷乡木者村群众自发自愿地在乱石丛生的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随后,西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制定出符合群众意愿和利益的政策,号召和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学习木者村的精神,不断炸石造地,增加耕种土地,将群众无意识的、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从而孕育形成了“西畴精神”的雏形,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再到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现场会,号召全省上下学习西畴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提出“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精神口号,又体现出了“到群众中去”。在修路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从群众中来”的群众主动性发挥与在党的领导下的“到群众中去”的互动。西洒镇岩头村村长李华明,带领群众坚持12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长1公里的进村路。董马乡张家老林村的张仁贵家,一家4口人中有3个是残疾人。为了修路,他们一家人凭着大锤、炮杆、锄头等简陋工具,用两年时间“抠”出了2.2公里的进村路。西洒镇老王地村小组仅有8户人家,为修通进村1.5公里水泥路,村内一家老俩口心甘情愿地让出了自家的庭院,还捐出积攒多年的4 000多元养老钱。法斗乡董有村委会羊赶马村的伍光发用11万元积蓄,请挖土机开挖出1.2公里的进村路。在群众积极主动的情况下,西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应势而谋、顺势而动,采取评比表彰先进典型、开展现场学习等方式,依托肖家塘、胜天洞、岩头村等“西畴精神”现场教学基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现场参观学习先进典型,鼓舞群众发扬自己创造出来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推动形成掀起“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家公路自家修”的热潮。并相继出台《农村群众自建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补助办法》《西畴县农村主干道自建水泥公路实施意见》《西畴县农村等外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将每公里补助1.5万元提高到2016年每公里补助17万元(石山区)、每公里补助25万元(土山区),迅速启动了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政府投资10万元,引导群众跟着投工投劳、捐款凑钱,能干出几十万元的大事。西畴县级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2亿元,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7亿余元。
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西畴县各级党委、政府用形成普遍共识的“西畴精神”激励和鼓励各族干部群众,帮助大家认清了形势,进一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凝聚了大家的共识,坚定了大家的信念,提振了大家干事创业精气神,使“西畴精神”成为治疗“等靠要”等病根的良药,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凝聚起了最为磅礴的精神力量。
这样,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再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开来、坚持下去,循环往复,使群众的认识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更正确、更生动丰富,动力一年比一年足,工作做得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好,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实际工作中,承认和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尊重自然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反之,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就是主观主义。
“西畴精神”形成实践初期,人们为了解决基本口粮、活命和温饱问题,大规模进行开山炸石、垒埂造地,走向向石头要田地的抗争之路。而且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少电、少气,曾经一段时期,当地群众普遍伐木当燃料,乱砍滥伐严重,一度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使原本就缺土少地的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更加严重,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环境越来越差,山变秃了,水留不住了,到了雨季,水土大量被冲走,发展越来越艰难。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不到20%。人民群众这时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如果自然生态不好,产业就难以发展壮大,生存就难以延续。于是,人们对“西畴精神”认识与实践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炸石转向封山,从砍树转向育林,从烧柴转向护木,狠抓生态保护和建设,在全县掀起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热潮,把禁止乱砍滥伐写进了村村寨寨的村规民约,谁乱砍滥伐就处罚谁。通过长达20多年的艰辛历程,全县累计完成各项营造林近40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0余万亩、公益林保护61.3万亩,义务植树400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50.68%。过去雨季经常出现的山体滑坡、积水成涝的状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座座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长城,怪石嶙峋的石旮旯地变成了一片片肥沃的希望田野。因为生态好了,大自然的回馈更丰富了,无公害畜牧养殖、稻田养鱼、种草养牛、无公害畜牧养殖基地等不断发展,香坪山芳香旅游区、三光石漠梯田旅游区、岔河溶洞群、日出汤谷旅游区逐步兴起,生猪、乌骨鸡、苦参(山豆根)、蔬菜等产业不断壮大,“一只鸡”“一山药”“一园菜”等各种特色产业点缀在漫山遍野之中,投入产业比更高了,不断把绿水青山变成可以持续“开采”的金山银山。最为典型的是三光村翻天覆地巨变。三光村曾是西畴县石漠化最严重的村。过去这里乱石林立,林草覆盖率低,土地耕作层浅,加上树木遭砍伐,导致严重缺水,石漠化越来越严重,群众生活面临极大挑战,曾经因“树林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而得名“三光”村。近年来,西畴县全面开展山水林石地路村综合治理,把散居的群众集中起来建新村,把石旮旯地改造成“三保”地,引进企业规模化发展药材种植、水果种植,组织群众全面参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一片片荒山披上“绿色衣”,一户户农民挣脱贫困,一条条小康路徐徐铺开。如今三光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产业兴,特色产业点缀在漫山遍野之中,形成万亩石漠梯田壮丽景观,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度假。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030元增加到现在的14 000元,变成山区绿起来、村庄美起来、群众富起来的“三来”村,从不宜人居的地方变成了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绿洲和美丽家园,从以前的砍树卖柴换钱却仍然饿肚子,变成现在的看树“卖风景”赚钱却能过上好日子。生态环境变好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在日常生产生活一点一滴中逐步培养形成了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
“西畴精神”的形成发展,也体现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唯物论、生态观。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们认识到,自然规律是客观是不可违背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中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