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2021-03-08 14:46:14周健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部位运动员关节

周健

(长春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00)

1、运动创伤的定义

运动创伤通常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创伤,随着竞技体有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健身、体育休闲的厂泛开展,运动创伤越来越多见。运动创伤中骨折、关节脱位等急性产重创伤较少,两者合计的占运动创伤的3%,大量的是韧带、肌肉、肌腿、关节囊及关节软骨的损伤和其他慢性软组织的微小创伤。

运动创伤的康复应针对患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一般非专业运动员的患者,功能恢复的重点是恢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但对于专业运动员,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做到尽快治愈,以便尽快恢复正规训练,使患肢功能尽可能完全恢复。对于专项运动员,针对某些运动素质、肌肉功能及柔韧性的特殊要求,进行专项运动运动所需要的平衡、协调性的训练,即所谓SAID。

2、运动损伤的分类

常见的运动损伤一般可以分成急性跟慢性两种。急性的是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或者前后,突然间不小心扭到而发生损伤,是比较明确的有一个时间点的。可能肌肉、肌腱或者关节里面的一些软组织受伤了,肿痛都是非常明显的。另外一种慢性的损伤是运动的时间或者量过大,或者在肌肉处于疲劳的状态之下,肌腱的附着点、肌肉,或者关节里面的结构,长期受力比较多,造成了慢性的劳损。

3、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在体育教学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发现部分同学和喜欢运动的同事出现运动损伤,如何在运动过程中避免损伤,这是我们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的。就如何预防运动损伤这个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原因很多,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直接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准备活动、动作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不良气象的影响等。诱因有:各项运动的技术特点和生理特点两种。我们常见的运动损伤有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损伤、骨骺损伤、髌骨劳损、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脑震荡等。运动损伤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例如,某个学生因不重视比赛的激烈性、对抗性,在篮球比赛中造成踝关节受伤;又如,学生在田径训练中,没有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导致韧带拉伤等等。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应该得到我们体育教学者的重视。

3.1、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让身体的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充分活动起来,使身体的肌肉力量、弹性、伸展性都比较强,身体协调一致,有效地克服内脏机能的生理惰性,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调查发现,由于自因所致的损伤案例中,多数情况都是因为在参与运动之前运动者没有进行合理的准备活动。特别是在冬季温度比较低的,或好长时间没参与或进行运动的情况下,准备活动不合理就会使运动者的身体条件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而直接诱使运动损伤的发生。

3.2、心理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

有研究发现,在影响运动员心理因素致伤风险中,排在首位的是注意力不集中,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的一刹那,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状态,此时的“一闪念”,导致心理的“不稳定”,可能会引起动作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动作完成的质量,也是导致损伤的原因。在比赛场上,头脑混乱,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使得肌肉感觉模糊,动作机械呆板,运动协调能力降低,就会造成损伤隐患。

(2)过度紧张。

在训练和比赛中,若教练员或运动员对训练的要求过高,就会增加心理紧张程度:过于计较成绩,过于关注比赛带来的社会后果(如威信、地位等),也会导致运动员过度紧张。另外,有的运动员由于个性使然,可能平时动作掌握的很熟练,但也遇到比赛心理负荷就加重,造成过度紧张。一般认为,比赛时适度的紧张可产生应激活动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紧张会引起由机体的不良生理变化。关于过度紧张,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在结论上有细节上的不同,但他们都认为过度紧张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特别是当缺乏心理调节技巧的运动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受伤的可能性更大。

(3)恐惧。

运动员在训练中常常会出现恐惧心理。运动员产生恐惧的主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当前面的队员失误或受伤后,其他的同伴就可能会产生一定恐惧心理,或者运动员本身曾因做某个动作严重失误或受伤,当在做同样的动作是就很可能产生恐惧心理。

3.3、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

如果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必要的运动性损伤知识,体育运动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就会致使伤害事故不断发生。

4、关于运动损伤的康复预防

虽然造成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运动员出现的损伤也千差万别,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迹可循的。

4.1、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个积极手段。例如,为防止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方法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功能;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力量训练,有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为预防股后肌群拉伤,要加强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

4.2、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应该掌握自我保护办法。例如,身体失去平衡时,要立即向前或后跨出一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人要快要跌倒时,应立即低头、屈肘团身、顺势滚翻,不可直臂撑地;从高出跳下,用前脚掌先着地后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等。高速跑需要急停时,不能急刹停顿,应减速缓停,否则,踝、膝、髋、腰等关节会严重受挫。人体从高处下落着地时,必须注意双腿屈膝并拢缓冲后站起,否则踝和膝等关节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撞击。落地时失重不稳,首先头脑要保持冷静再迅速低头屈肘团身,用肩背着地并顺势作滚翻动作,以消减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切忌直臂撑地和强行制动,否则会造成上肢或肩部损伤。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手球等,在这类项目运动中,要注意上肢一定程度的外展,并保持相对的紧张度,以防外来的突然性暴力动作,另外,降低重心,加固根底也是很好的自我保护方法。习惯性易伤部位。如脚背外侧,拇指的根部等,对这样易受伤部位,除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外,还要注意正确使用保护带,如护踝、护指、绷带等。

4.3、运动损伤紧急处理原则PRICE

(1)Protect(保护):以绷带、石膏或支具等器具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2)Rest(休息):停止运动,损伤部位得以休息,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3)Ice(冰敷):减轻疼痛,减少出血(打破疼痛循环)降低代谢速率;

(4)Compression(压迫):减少组织液及血液渗出,减轻肿胀;

(5)Elevation(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少组织液的渗出,减轻肿胀。

5、结束语

随着专业化系统训练的深入,与阶段性负荷递增,运动损伤可能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运动员运动损伤具有复杂多样的项目特点,导致其发生的原因较多,日常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运动的损伤的分类,易发部位及常见的运动损伤强调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运动损伤给运动员带来的影响是身心两方面的,要想使受伤运动员获得彻底康复,消除心理障碍是必要的前提。

猜你喜欢
部位运动员关节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0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6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26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 04:17:44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