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诗礼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是我国全面发展、建设培育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将大学生管理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从言谈举止再到思想文化,多角度、严格地管理大学生,培养其可以成为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重要人才。文章以此作为出发点,将传统文化纳入到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并从理论教学、文化氛围以及文体活动等多个角度积极探讨两者融合发展方向,旨在提高我国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各种名家、大家,以自身经历、人生经验等作为基础,教导他人从思想、行为等多个角度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从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员,是谋求个人健康发展的智慧结晶。在历经多年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共识。而大学生管理则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文化,进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管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合适方法,指导其学习和成长,让其在发展中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且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人才。而大学生群体不同于其他阶段学生群体,这一时期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判断能力,对于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也有自己的见解,思想上也更加包容开放。多数大学生会从家乡到另一个城市求学,环境陌生感会让部分大学生感到无从适应,如果在班级、寝室等场合与同学产生冲突,极易造成负面心理影响,容易对人际关系产生恐慌情绪。同时,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大量负面情绪、不良信息也充斥在社会环境中,导致部分缺少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无法分出正确信息,对于个人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其在求学时期,大学生思想与心理又较为敏感,极易被这种信息影响基本判断,对于未来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对于大学生管理,既要保证让大学生融入团体,避免其产生孤僻心理,也要培养其拥有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对于事物有基本认知,避免让不良信息影响其正常判断,阻碍未来健康发展。
虽然高校很早就开始关注大学生管理工作,并采用必要形式与手段改进管理方法,优化规章制度。但是全面落实学生管理,仍然是较为困难的事情。而经历多个朝代、无数名家和大家认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思想跨越千年,仍然在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真分析大学生当前行为表现的原因,多是因为处在陌生环境易引起恐慌心理,产生一种希望得到他人认可,融入团体的内心渴望。通过这个角度,可以让大学生管理真正意义上从源头出发,并以传统文化部分内容,指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对未来国家发展有重要价值。而且,将大学生管理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文化在当前环境下的一种全新解读,从而让年轻群体传承传统文化,融合新内容,呈现多元包容的价值取向,向世界展示中国色彩。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可以围绕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课教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体活动中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探讨。
对于大学生管理,要从学习入手,将传统文化巧妙结合进教学工作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领悟其魅力与价值,从而使大学生管理工作更有成效。就比如对必修课程的理论教学,可以先从鲁迅先生在桌上刻“早”督促其每天反思自己学习情况入手,由此提炼出应对未来人生负责,对当前学习保持正确心态,积极投身学习的人生态度。再比如“闻鸡起舞”,从古人练剑衍生出对待学问要保持积极求知心态,让学习成为生活必需品,从而为大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理论课教师要让传统文化通过案例形象化展现出来,通过讲述精神与道理抽象化展现,并借助闲聊或教学过渡将其具体化呈现,让大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下,增进自己对待学习、人生等认知,让其知道学习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可以成为大学生追求幸福生活重要工具。以此为出发点,让大学生可以对未来发展进行初步规划,避免被外来文化影响,失去未来发展目标。以理论课的专业内容,嵌入传统文化思想内核,共同协助大学生未来寻求幸福生活,帮助其多方面充分发展,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积极影响的文化接班人,减少被享乐主义蛊惑的可能性,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中,从而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稳定提升。
除课堂教育,也要让校园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第二场所。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仅只有学习,还有娱乐与生活。校方要让大学生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为大学生创造相应的文化环境。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积极学习,可以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让其获得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可是,进入社会后人生并不仅仅是要把工作当成唯一目标,还要拥有高品质生活,懂得享受生活,并积极参与到生活当中,劳逸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因此,要借助建设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意义。
大学生要合理规划学习、生活与娱乐时间,避免出现三者比例失调的现象,对未来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校方也要引导大学生领悟到爱生活重要价值,借助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达到可以灵活应用思维能力,拓展思考方向。相较于长时间在教室思考问题,校园氛围可以提供另一种令人放松的环境,让大学生获得充足的思考空间,对于未来进入工作岗位,解决工作问题具有较大影响,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上宣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感觉到不适或缺乏安全感,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怀,则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课堂教育与校园氛围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无法成为引导大学生融入大学的实质性工具。所以,校方要组织举办文体活动,让其成为吸引学生融入大学校园、融入集体的一个重要渠道,并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通过在文体活动中积极加入传统文化因素,让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感受文化的熏染,继而在活动中多交朋友,让朋友帮助自己解决来自生活或学习问题,也要将生活中的喜悦分享给其他人,并帮助他人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成为大学的一分子,并继承文体活动中内含的传统文化,向新一届学生传递,让更多人参与到大学生活中,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方式还可以在学生内部形成独特风气,影响未来成长的“校友环境”,在学生进入社会后可以以学校作为人际交往的纽带,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人才培养质量与速度。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参与到学校建设中,形成良性循环,让学校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摇篮。
若要让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管理保持良性发展,就要采用必要手段对两者的融合进行细致研究,需要校方作为主导角色参与到校园建设中,让大学生可以在文化氛围中学习并领悟传统文化意义,方便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尊重大学生群体的自我意识,提供大学生在学习中反思的空间,精进综合能力。更要通过诸多文体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其中,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从而让其规范自身行为,逐步成长为可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