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仪
(阜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高校贯彻立德树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思政课程肯定是主要渠道,教学主题及目的都十分明显。但这种显性教育也有其局限性,思政课程学时学分十分有限,只占总体课堂教学的一小部分,并不能覆盖高校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由此来看,单靠思政课程是不够的,需要从专业课程入手,全面的开展思政教育。那么专业课程如何与思政元素自然有效融合,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高校各专业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以翻译专业“中国文化概要”课程为例,谈谈笔者的初步探索与思考。
翻译专业作为外语教育领域的新兴专业,专业建设的经验还有很多不足,在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时,暴露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如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脱节,有的老师总是一味地强调各种翻译技巧和翻译策略,没有积极寻找可以把思政教育和翻译技能培养结合起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有的老师把思政相关内容生硬地搬到课堂当中去,出现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3]。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外国文化能侃侃而谈,而对于自己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却了解甚少。很多学生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相关知识非常欠缺;对于很多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语句篇章,理解浮于表面,翻译质量不高[4];做毕业论文时,也总是挑选老生常谈的那些选题,创新性不够。因此,为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既有过硬专业素质,又有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急需在翻译专业课程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
很多高校的翻译专业都设置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本文提到的“中国文化概要”。在翻译专业的众多课程中,“中国文化概要”作为一门让翻译专业学生全面系统认识本国文化、提高对外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和学生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应该是翻译专业教育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排头兵,探索翻译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结合可以把这门课程作为切入点。
“中国文化概要”是一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本身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这门课融合思政元素有天然的优势。首先,“中国文化概要”里的中国文化知识能够激起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其中就包括坚定“文化自信”[5]。学生能够在这门课上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巧夺天工,中国美术与书法的磅礴大气与玲珑秀美,中国各家思想的百花齐放,兼容并包,中国文学的深刻与畅达。有了这些优秀文化因素的熏陶,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对于大学生爱家爱国情怀的塑造,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6]。其次,通过相应的英语技能和翻译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增长英语水平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化责任感。通过他们的翻译,其他文化的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建筑和园林的高雅美丽,中国神话故事的奇幻想象,中国饮食的丰富独特,中医与中药的自成一体,中国传统戏剧的优雅高亢。这对学生弘扬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责任感,进一步塑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再次,在充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感受灿烂的中国文化,能够激发学生欣赏美,感知美,热爱美的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这门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常俊跃、霍跃红、王焱、赵永青主编的《中国文化》(英文版)。这本教材是在内容依托教学理念指导下,依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研究”推出的系列英语内容依托教材之一。教材包含15个单元,从衣食住行,到老庄孔孟,几乎涵盖了中国文化最经典的部分。此教材撷取中国文化的一个个典型侧面,以全英文的课本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领悟,既能提高英文水平,又能培养民族自豪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对于翻译专业所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要”这门课来说,是理想的教材之选。
课程思政元素可以渗透到这门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翻译专业大一的学生,教学实施过程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课前让学生自行去网上搜索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内容,上课时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进行导入,然后以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主,讲解主要内容,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基本文化内容,接着以其他几篇较短的课文为辅,让其自行阅读,再做课后练习。后面如若时间有余,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内容。在课前预热,课中集中讲授,课后练习等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都有充分的空间根据老师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入如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增强爱家爱国情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审美能力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教师应扭转思维定式,打破之前思政课与专业课各行其道,互不相干的传统固化思维。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比较枯燥的话,其实是可以融入所有课程与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去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7]。思政教育一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确实可以大大提升其趣味性与实用性,发挥出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也可以形成协同效应,达到互帮互助,共同起效的双赢效果[8]。所有专业课程教师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开拓自己的思路,充分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合到各门专业课程当中。
其次,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为实现立德树人提升自己的知识架构。教师们不仅在专业知识上要过硬,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也要够。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尽可能地使自己用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不要用狭隘的眼光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既有开放的视角又有专业的深度[9]。课程组还应当邀请思政课教师担任思政指导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毫不突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让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的目的,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2.2.1 课程大纲修订
优化本课程的课程大纲,把思政元素加入到原有的课程目标当中去。原有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对一些知识、技能的要求,具体如下:熟悉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文学修养;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整合运用知识准确地陈述语言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观点和价值取向; 能够运用有效知识进行中外文化交流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沟通与合作;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修订课程大纲时要明确加上对思政内容学习的目标要求,如:加强思政学习,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修养,了解国情党情,爱党爱家爱国,认同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行动。
与此同时,把思政内容加入到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拥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
2.2.2 教学考核与教学效果评价
全面加强思政内容在本课程中的考核,应把思政内容贯穿到每一次大小课程考核当中去。本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期中期末考核采取考查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等。平时作业、阶段性测试、期中期末考查均可以与思政内容进行融合。而且建议思政内容的题目数量及分数需要占到整张试卷或整个考核总分的一定比例。比如在期末考查中,可以在出翻译题的同时,结合翻译内容,考查思政知识。如第四单元“中国服饰”的课后练习中,出现了中国结主题的翻译题目,需要学生翻译出的内容是“中国结是吉祥和家庭和睦的象征”[10](P42)。在要求学生做出翻译之后,可以进一步提问,赠予外国友人中国结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部分?这样一来,把思政问题与专业问题结合在一起考查,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教学效果上面,除了学生的考查分数以外,可以采取专家听课评课的方式,给予老师思想政治上的指导,如果有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融合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课下指出,有利于老师及时改进。也可以进行学生课程满意度问卷调查,制作调查问卷,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出发,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是否满意以及在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提高方面的收获。
2.3.1 翻译练习
按照教学要求,“中国文化概要”课程教学过程中须穿插与教学主题相符的翻译练习,如果选择内容得当的话,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既能锻炼直译、意译、省略、增译等多种翻译技能,又能在翻译的过程中无形地接受中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其爱家爱国的伟大情怀。
比如说在第六单元讲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安排相关主题的翻译练习,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短文汉翻英练习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要在翻译文本之前,一字一句理清楚原文的内容,也可以配合文字,展示一些桂林的图片和视频。不仅有利于学生译前深刻理解原文,也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秀丽的大好河山。而后便会反复修改自己的译文,力求精准到位,极力想要向外国友人传达这份美丽,这何尝不是当代大学生表达爱国爱家情怀的一种方式。
在第十二单元介绍中国儒家思想的时候,课后可以搭配《论语》著名语句的翻译练习。在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经典语句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哲人们思想的深刻明晰,丝毫不逊色于西方任何一位哲学家。这样一个风景秀丽,思想成熟深刻的祖国,必定引得学生赞叹连连,心生佩服。老师可以进一步点出,这些句子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遥相呼应的。对于年青一代来说,空喊爱国可能有些生硬,以这样“隐性”的内容培养他们对家国的热爱,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式。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有了爱家爱国的思想,才会有积极的学习动力,才会争着为祖国做贡献,才能树立起高尚的人生目标,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3.2 讲中国故事
在本课程的不少单元中,都蕴含一些中国故事,结合这些具体的故事,学生一方面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一方面也能激起他们热爱家乡,为国自豪的情怀。比如在第二单元中国的饮食文化这一章里,就提到了在2012年播出的历史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10](P22),这部纪录片在播出时在国内就创下了极佳的收视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并且在观众之中掀起了一阵热潮,一时间关于中国美食的话题讨论层出不穷。而这部剧被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被引进到国外市场的时候,也同样收到了海外观众的喜爱,很多海外学子都表示思家心切,外国观众则会被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吸引,赞叹钦佩不已,纷纷表示想去中国看一看,尝一尝这些美食,不知不觉中就对中国多了一份了解和认可。当了解到这些时,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祖国文化是如此丰富,连国外友人都赞叹不已,自然就会产生文化自豪感。
又如在第五单元讲到中国建筑时,课本向学生介绍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传统建筑的细节[10](P51)。拿故宫来说,教师向学生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象征含义、建造结构,工艺难度等一些细节之后,学生才会知道,原来这些举世闻名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凝结了中华儿女的智慧、悠久的文化积淀、高超的建筑技艺和高雅的审美水准,并不是随随便便建成的,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同时,这门课有着得天独厚的内容优势,可以反向激发学生自己讲述中国故事,自发与同学老师分享爱家爱国情感。例如还是在建筑这一章,笔者在讲到建筑的分类时,出现了徽派建筑,于是与学生互动,看看学生对于徽派建筑的了解。这时,出乎意料的是,家乡为黄山的同学非常激动,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老家建筑的照片,对一些建筑的特色和典故也能说得头头是道,问她怎么了解得如此清楚,是否有专门学过,她却说,不用学,我们老家的建筑都是这样的,我们从小就知道,话里行间满是自豪与骄傲。这就是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的优秀文明带来的自豪感,是任何生硬说教都不能比拟的最好的爱国思政教育。
2.3.3 课后实践活动
本课程可适度开展一些课下实践活动,也可以与见习活动结合起来起到复合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学习书法、参观红色革命老区,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例如在书法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行一些书法作品的欣赏和体验写书法的活动,或请书法老师来现场教学写毛笔字。在亲眼看到、亲手用毛笔写过书法之后,老师再给学生用英文讲解一些中国书法的历史,各种字体的特点,文房四宝知识,会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和记忆一些词汇和句型。有了具体的体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向外国友人传达中国书法之美。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很大一部分要靠文化传播[11],中国文化和翻译的结合可以起到很好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12]。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来,起到了显性和隐性课堂相结合的作用,会激发大学生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的激情。
课程思政是大学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高校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重点、热点与难点,本文选择以翻译专业“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案例,从课程思政元素分析、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诸方面比较系统地进行了思政化路径探索与实践,试图为翻译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与路径,意在为本专业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