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小议

2021-03-08 10:14陈亭谕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文化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技艺校本文化遗产

陈亭谕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是现阶段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的重要路径。联系非遗和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迫切性

提及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熟知的诸如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纺织技术、音乐绘画艺术等等,可谓数不胜数,但这仅是其沧海之一粟。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内容上来看,有文学、历史、哲学、数学、医学、天文历法、地理风俗等;从形式上看,有口头的、有表演的、有手工制作技艺与方法、有地方习俗【1】。所以,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一点文化遗产也仅仅是皮毛而已。特别是带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学生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更没看过。因此,许多非遗项目都正面临传承危机。

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1082人中,80岁以上的107人,70-79岁的237人,60-69岁的287人,40-59岁的444人,40岁以下的7人;平均年龄63.29岁。从年龄上看,非遗传承面临断层的危险。

我们曾引以为傲的中华传统文化,遭遇今日之困境,一方面与非遗自身的特点有关。从传承的脉络来看,非遗项目往往具有家族性特点,在特定范围内传授,一般人难以接触到;从发展的时间来看,非遗项目历经古今,年代久远,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从难度上讲,非遗项目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它与传承者的志趣密切相关,并不能为多数人所熟悉。

另一方面,非遗困境与时代发展有关。当前快餐式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需要时间和技艺积淀的非遗项目缺乏耐心;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不断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非遗项目缺乏市场和盈利能力,使得人们对非遗项目缺乏兴趣;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些非遗项目逐渐被替代、消亡(如算盘、古建筑材料和工艺)。

因此,非遗项目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家族式的继承方式,加强与学校联系,走一条旨在激发学生兴趣、选拔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道路。

二、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性

从课程开发的要求来看,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模式,在实行统一教材的同时,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开发权,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地方或本校课程资源,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而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将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本身就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从文化传承的意义来看,非遗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因此,加强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而且可以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使命感。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2011年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34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据此规定,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当制定和实施非遗相关项目的宣传、学习细则。该法律还规定了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义务: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等(第31条)。因此,加强非遗课程开发,不仅是学校的义务,也是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责任,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目标的一致性。

三、非遗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实效性

开发非遗校本课程,必须让非遗项目走入校园,将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一方面可单独将某个项目列为专门课程,进行非遗普及教育;一方面引进非遗项目,作为选修课,对部分学生进行非遗兴趣教育。例如,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将“南京白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特色校本课程,积极打造白局特色校园文化。通过学生的表演、说唱,辅以乐器伴奏,选取健康的题材,用南京特色方言演绎,效果很好,深受学生欢迎。

另外,结合非遗项目自身特点,我们可以把非遗项目有选择性地纳入美术、音乐、体育等相关课程中,作为原有课程的一部分。这不仅无需增加额外的课时,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可以把传统美术类非遗南京剪纸、南京泥人等项目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剪纸技法和泥塑技巧;传统曲艺类和民间音乐类可以和音乐课程进行穿插教学,让学生感受传统曲艺的魅力;抖空竹是流行于北京的传统体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可以将其安排在学生的体育活动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类似活动已经在很多学校得到了重视和实施,它不仅引起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关注与兴趣,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习惯与能力。目前,南京市中小学普遍开展非遗“周周学”的课程实践活动,将云锦织造技艺、秦淮灯彩、面塑技艺等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开发非遗校本课程,打造非遗项目特色学校,学校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采用“引进来”的方式,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到校传授技艺,为他们配备专用教室和专业老师,采用帮、传、带的方式,向学校老师、学生传授非遗技艺。学校还应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鼓励相关教师向社会上的非遗传承人拜师学习,将学成的技艺与本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传承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学校还应将阶段性成果进行集中展示。一是增进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是让家长和社会关注非遗项目,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氛围。

四、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凸显时代性

以往非遗项目的传承,一般采用家族内部或师徒间进行传授,甚至有些项目还秘不示人,更有“传男不传女”等陈旧观念影响,导致非遗项目流传的圈子小、范围窄,时事稍有变故,很容易导致非遗项目的失传。因此,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利于非遗项目的传承。

从时代发展的潮流来看,年轻人对这些“过时”的老古董并不感兴趣,特别是对某些需要特殊技艺的项目,他们更是望而生畏,加之学习这些技艺,也不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使得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鉴于传统非遗保护方式的局限性,非遗传承必须与时俱进,将项目传承与时代特色、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通过数字多媒体展示、三维虚拟技术、新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非遗项目。如对古代桥梁的建造技艺,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介绍,分步讲解古代桥梁的结构、配件组合、力学原理等知识,学生一目了然;通过游戏的方式,由学生自己搭建桥梁,还可通过网络对抗竞赛的方式,合作构建桥梁。这些技术的应用,旨在普及非遗知识,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发展以及产生或制作过程。通过技术展示,一方面改变传统非遗项目的单调与枯燥,激发学生兴趣;一方面强化学生认知,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

非遗项目的弘扬离不开市场的主导。传统非遗不再是人们的谋生手段,我们在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同时,更需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为了使非遗走进千家万户,学校可以利用文艺汇演、节日庆典等活动,走出校门,走进电视台、新媒体视频平台,走入街头巷尾,给学生出彩的机会,展示非遗项目的魅力,创造非遗项目的新时代价值。

总之,非遗校本课程的改革与设置大有可为,它不仅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促进非遗项目普及的最佳路径。

猜你喜欢
技艺校本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