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洛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传统出版业不可避免地要在出版数字化的道路上进行转变和自我调整,这对于高校理工类教材的出版来说既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遇,也是一次关乎生死存亡的挑战,传统出版业必须在数字化出版的道路上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文章简要分析并说明了媒体融合的概念以及高校理工类教材数字化出版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高校理工类教材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进程起到推动与启示作用。
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业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已经逐渐开始进入媒体融合时代,教育类产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成为最早开始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出版业行业发展的先锋。数字化出版颠覆了过去纸质教材出版的固有思维模式,将纸质教材的出版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1]。在此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思路,以乐观的态度在挑战中寻求发展机遇,顺利完成高校教材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带领整合出版业平稳度过数字化的转型期。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早开始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将媒体融合视为一种多种媒体进行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融合媒介并不是单纯的各种媒介在操作平台上的集中,重点应当在于在这些媒介之间建立起来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媒体融合消除了媒介之间的壁垒,催生出了大量的新媒介,将媒体带上了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受到媒体融合的影响,传统出版业也走上了这条艰难的发展转型之路,转型失败的出版企业可能会像中国档案出版社一样黯然退出市场。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之下,我国2013年的报纸出版种类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萎缩,当年的报纸出版种类仅为1915种;我国报纸的订销份数在2016年的1-7月间同比下降4.1%,仅为1054980万份;2017年,仅仅12月份就有十多家报纸休刊或停刊,全年间全国停办注销的报刊达到了45种。
与此同时,一些出版企业通过与影视、音乐、动漫、网络游戏等行业的积极互动将文化产业链的上下游打通,通过开发知识产权的方式顺利搭上了媒介融合的顺风车,甚至通过收购、上市等方式打赢了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之战。
出版社更倾向于出版《计算机基础》《金工实习》等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理工类基础课教材,这类教材通常由高校教师进行编写并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因此销售量更为可观。但由于技术更新速度缓慢,导致教材的内容结构更加传统,编写相对比较简单,内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且疲于创新。现如今,理工类行业的发展速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新技术的出现更是日新月异,高校教材的编写却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导致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而某些专业的教材由于发行量较少,经济效益不佳且编写难度较高,在出版社受到了冷遇。这些教材往往紧贴实践,技术更新速度更快,因此编写的难度也更高。某些基础课教材的重复出版导致教材内容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能够为教学提供的专业课教材的种类非常狭窄,无法满足高校理工类课程的教学需求。
现今的高校理工类教材内容严重落后于突飞猛进的理工类行业新技术发展,内容陈旧,更新缓慢,无法满足行业在技术发展方面的需求。陈旧的教材内容大多采用的都是落后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无法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高校理工类教材的数字化、媒体化往往只是将传统的纸质内容转换成pdf格式,供读者在指定的网站上付费下载。某些教材内容被通过简单罗列的方式转化成幻灯片模式,使原本的纸质内容能够通过手机端、PC端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却没有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导致学生对这些重点、难点知识的一知半解。
微博和微信紧紧抓住了媒体融合时代带来的机遇,通过手机短信、数字广播、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触摸媒体、桌面视窗等多种形式全面占领了人们的阅读时间。随着多媒体、手机图书、网络图书、电子图书阅读器、图书数字平台等信息传播媒介逐渐进入高校,它们通过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相对而言,传统纸质媒体图书的出版和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固定,这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成为了一个致命的缺陷,图书出版企业不得不离开原有的舒适圈,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使图书内容和图书营销渠道在各种新兴媒体的帮助下实现更为多元化的发展。为此,高校理工类教材的出版企业应当从教材的选题策划、发行、营销,甚至是载体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寻找突破,为出版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的高校理工类教材以纸为载体,需要经历图书制作、印刷、仓储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之后方可出版发行,且发行渠道较为单一。与数字图书相比,这种传统图书的制作成本更为复杂且投入较高,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阅读市场的需求。随着高校学生阅读习惯的改变,出版企业应当注重提高高校理工类教材的数字化程度。在《机械原理》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教材中完全可以引入二维码的扫描和识别技术,引导读者扫描二维码观看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动画短片,直观地了解机械的运动方式,将抽象的机械知识具象化地展示给读者,方便读者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更为透彻和深入的理解。为了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增加教材的附加价值,同一套教材还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数字化模式进行出版。出版企业可以在保留纸质教材的同时增加数字化教材的出版,使两种版本的教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提高教材发行量的同时对高校理工类教材的社会效益进行提升。
云平台上已有的资源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重新整合与多元开发,在云平台进行发布的数字教材能够由平台直接进行用户管理、版权管理与支付等,对开放教育的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服务。
京师E课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发的资源服务平台已经具备了为教材出版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功能,深度参与到了出版社的全媒体资源开发、学习支持服务、资源应用反馈等多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云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媒体形式。云平台可以安装在多种不同形式的终端上,为用户提供在线购买、后台配送、线下结算等多种订购及服务,通过在线下载、离线阅读、笔记、云端同步阅读记录、在线测验等使用功能,随时随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数字教材的特殊出版形式导致其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具有更高的版权风险。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网络盗版和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却始终无法得到根治。因此,出版企业应当提高自身的版权保护意识,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将版权保护作为数字教材出版的关键环节。高校理工类教材数字化出版可以通过加强版权加密技术,切断盗版传播途径,向大众传播版权意识并共同打击盗版等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否则数字教材出版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任何出版企业的发展都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教育界也无法将自己置身事外。高校理工类教材的出版企业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联合相关科研人员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共同推动数字化教材的发展,实现教学资源和课程的多元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加速教学模式改革,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习的限制作用,实现出版业的顺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