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传忠,冉育彭
(常州工学院 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江苏 常州 213032)
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推动下,各国间经济往来愈发密切,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多元文化与思想交流碰撞日益激烈。伴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加快,外来文化以及繁杂信息对国家带来一定影响,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竞争。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重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还继承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民族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指导与重要法宝。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根植于丰富的实践历程,孕育着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是促使民族凝聚与团结、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文化象征[2]。传承红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社会建设的号召,红色文化浓厚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以及革命文化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夯实文化基础。而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创新等重要使命,是促使国家振兴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平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注重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通过增强红色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质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接班人。
相较于其他文化,红色文化的核心在于“红色”,其熔铸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与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创新发展的坚实成果。发源于革命实践的红色文化具有丰富底蕴与历史成果,其包含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其中物质文化主要为革命遗迹、红色艺术品、历史博物馆等实体文化,而非物质文化则为革命精神、红色歌曲以及先进事迹等内容[3]。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可充分发挥上述红色文化教育价值,从而有效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力度,为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感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表征,汇聚着国家建设目标、美好社会发展以及公民道德规范三方面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表达,是促使国家整体实力提升的基础,是指导民众奔向美好生活的思想精髓,是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4]。红色文化作为党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设实践历程中磨练形成的文化精华,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先进文化,是党各类精神的汇总。伴随着时代变迁,红色文化体系不断丰富,由最初的艰苦奋斗、民族解放,转变为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诉求。由此可见,红色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相互呼应,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与广大群众在探索与传承中的奋斗历程。因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时代精神传扬,能够透过红色文化丰富资源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扬,为“二十四字”方针传播提供教育载体,从而有效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的精神,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引导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
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突出个体来否定历史主体,是违反唯物史观的思想,本质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它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5]”无论在任何时期,党中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挥唯物史观思想武器与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斗争,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定。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是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红色文化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创新思想,其贯彻着唯物史观理论内涵,具有与历史虚无主义抗争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是中国近代史的实践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历程的现实映照,象征着具体历史进程,具有与历史虚无主义抗争的历史基础。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拼搏历史的认知,从而与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抗争,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与践行,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更广泛、更基础、更深厚的自信[6]。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的精华,是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精神标志,与西方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基础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质,是近现代中国的国情表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的奋斗精神、实践精神以及自省精神,彰显着中国本土特色。此外,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革命历史实践中,与中国近现代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为代表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成果,是中国特色精神文化的现实写照[7]。红色文化是中国奋斗史的象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转向,为当前中国文化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机,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因此,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红色文化教育,能够发挥红色文化特色标签,打响中国本土文化名牌,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文化自信。
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治概念,具体指公民对自身国家归属的认知,是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升华[8]。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民众对国家的认知以及文化经济构成有不同需求。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促使各历史阶段群众提升国家认同感的关键。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网络互通性逐渐模糊国家界限。而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空间的原住民,极易在模糊界限环境下迷失自己,从而使得自身国家认同感下降。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改革文化以及建设文化的综合体,是共产党人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记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红色文化成为提升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利器,其强大的民族吸引力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促使信仰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向社会化转变。同时,红色文化作为党领导力的象征,其精神内涵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性与必然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价值本源,能够为国家认同感提升提供基础支撑。因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促使学生国家认同感提升。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主要开展的是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等工作。现阶段,高校需跟进时代发展与政策要求,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方式、教育资源运用等固有因素的影响,高校存在着对红色文化关注度与研发深度不够问题,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受限,教育效果不佳。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不断冲击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使得红色文化社会影响力降低,导致大学生群体红色文化传承受阻。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具有极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现阶段,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通常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开展教学工作。然而,受到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有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仍采用灌输式授课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者,大学生呈现出被动学习,红色文化授课氛围较差,使得红色文化感染力与吸引力下降,导致对红色文化学习兴趣降低。同时,也有高校仅将思政课堂作为红色文化育人主渠道,未能将专业课与红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使得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相分离,未能形成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态势,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影响力不足,学生不能充分地关注红色文化教育[9]。此外,还有高校未能深度挖掘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在以思政课堂为主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下,在内容传授方面缺乏新意,仍旧将理论知识以及政治导向作为核心,未能根据红色文化来源及发展过程创新教学内容,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落入俗套,失去其文化特色与固有吸引力,使得大学生不能感同身受地体悟到红色文化实质精髓。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类,能够极大丰富高校育人资源。然而,现阶段,有的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运用与开发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其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普遍缺乏创新,未能达到特色育人目标。一方面,对物质文化教育资源运用不充分。现阶段,高校运用红色文化物质资源时,通常为课外实践教学,主要以参观革命遗迹、到烈士陵园扫墓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新性与新鲜感,导致学生参与度降低[10]。同时,上述红色文化传统课外实践教学方式较为简单,通常表现为浅显层面的认知,未能促使学生对实体资源背后价值进行深度调查,使得其深入领悟与体验不足,无法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对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红色文化非物质资源不仅包含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等,还涵盖红色歌曲、先进事迹等内容。当前高校在运用红色文化非物质教育资源时,往往以直接套用的方式为主,未能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深度研发,仍旧以故事讲解、歌曲比赛等形式为主,不能以全新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使得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
其次,在经济实力与社会建设支撑下,我国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国内网民数量不断攀升。而互联网作为新时代高新科技,已然透过其互联互通的特性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在网络空间下,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发布与获取,信息传播变得愈发便捷与高效。在此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思潮借助互联网特性不断冲击着国内思想体系。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先行者,对网络的依赖性最强,其已经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而长期沉浸于互联网环境中,大学生群体受到多元文化影响,对较为前卫且流行的文化更为青睐,这使得红色文化在学生视角中的地位下降,导致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11]。
成长于21世纪的大学生群体,生活在经济条件优良、社会形势稳定的环境下。而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基础上,人们会在精神文明与思想文化方面有更为广阔的追求,因此当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与前沿思潮有着深度渴求。而且在互联网多元文化与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群体能够接触更多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而在观念认知与思想接触方面积累更多经验,形成更为广阔且开放的视野与思维。因而,相较于传统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明显,学生之间特征区别较为显著,对知识教育与文化传播需求有所不同。然而,大学生仍旧处于思想观念发展阶段,其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有待成熟,对不良信息与思想辨识不足,容易在追求个性化发展过程中产生错误思维,如在追求独立自主时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干扰,产生自私自利、专横独行等不良观念[11]。红色文化作为积极向上的文化形态,与普通思政教育内容有共同之处,但因独特历史背景与思想内涵又使其具有特殊性。然而,有的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时仍旧将其认为是普通教育内容,在其个性化发展追求下对红色文化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红色基因传承。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此背景下,高校要通过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教育,促使时代接班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承担起文化传承与时代推进的重任。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高校需从教师素养提升、文化资源统筹、宣传渠道构建以及育人机制创新4个角度出发,有效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形式、构建红色教育基地,从而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影响力与实效性。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是知识传授、思想传播与观念引导的主导者,是决定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形式的关键。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加强教师群体教育素养培养工作,增强教师红色文化认知底蕴。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素养。高校教师群体大多为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即在某一专业某一领域方面有深度研究。相较于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还缺少教学技能系统培训,在授课方面缺乏技巧性,因此在融合红色文化教育时极易出现阻碍。同时,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与榜样,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深度学习红色文化内容,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并为红色文化教育夯实基础。因而,高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并重点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为红色文化教育奠定技能基础与知识底蕴。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自主探索红色文化教育方法。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繁多,各专业教师授课内容有明显差异,而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各类课程结合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自主创新,有机地融入红色文化内容,例如在机械类先导课程中透过航天领域零部件设计传授“航天精神”。
为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高校要注重对社会及高校现有教育资源进行运用与开发,通过统筹各类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持续稳定的资源支撑。其一,高校要充分整合现有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象征,其印迹遍布全国各地。为有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减少教学过程中的阻碍,高校应当统筹整合所属地市及可用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遗迹、烈士陵园等实体物质文化统计在册,随时根据教学需求安排课外实践教学。此外,高校要深度挖掘地区革命英雄与先进事迹等资源,从而丰富红色文化教育素材。其二,高校要构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经过详细统筹与归纳红色教育资源后,高校要根据现有资源搭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向外拓展延伸,不断丰富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形式。例如,高校可在校内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厅,使学生切身体悟身边红色事迹,并在校外建设协同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进行实地考察,随时随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现阶段,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网络多元思想极大地影响着群众价值观念。因此,当代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通过搭建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新渠道,有效提升红色文化教育影响范围。首先,高校要组建校园新媒体宣传平台。目前,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广泛关注的信息渠道。高校要依托此类网络新媒体构建校园宣传平台,通过该平台进行广泛的红色文化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价值熏陶,从而形成全方位红色文化育人格局。其次,高校要组建学生新媒体队伍。相较于传统宣传媒体,新媒体具有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高校应组建一支学生队伍,专门负责新媒体宣传工作,在把控红色文化核心内容不偏移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认识到红色文化内在价值。最后,加强校园媒体与社会媒体的协同作用。高等院校作为社会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提升校园媒体社会影响力,通过与社会媒体共同发声,有效控制舆论走向,为红色文化增强话语权。
为使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有效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性,高校应当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新机制,通过长期规划、短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构建科学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一是,高校要完善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在“三全”育人视角下,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红色文化育人格局,通过健全党委领导与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培训机制、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教育成果评价机制、实践教学规范机制等,形成体系化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促使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更为科学系统。二是,高校要构建红色文化教育联动机制。要实现“三全”育人格局,高校需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协同式红色文化教育联动机制。一方面,高校要明确校园各部门及各院系职能分工,强调协同与配合,从而共同做好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要联合家庭、社会形成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全方位进行红色文化传承,提升教育实效性。三是,高校要构建红色文化长效机制。红色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且持续的教育工程,高校要合理规划红色文化建设,使其与学校日常教学相互融合,形成常态化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