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2021-03-08 07:5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青少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体育部 北京 100083)

1、前言

田径赛事作为奥运会的核心项目,据统计显示在奥运会历届田径总金牌榜之中,美国是田径金牌大户,共夺取335枚金牌,799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总榜都高居第一。而我国8金,总奖牌27枚,与美国差距悬殊之大,表明了美国在田径项目的整体实力仍然十分强大,而奥运会冠军的产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对于以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是作为奥运会田径项目输送人才的最基本的环节。从历届的奖牌榜而言,美国作为世界田径的第一的强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有其独特的体系,值得我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培养问题形成一定的思考。2019年10月28日随着我国田径协会实体化改革,我国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也渐渐形成由政府管理主导方式向社会管理为主的方式进行转变。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视角出发,研究探讨中美两国培养体系之间的差别,促进中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补充,为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2、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发展概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田径运动场地设备简陋,科学研究设备短缺,相关的专业书籍一穷二白,我国对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一直借鉴和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经历了曲折性的发展,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也在田径运动项目发展中产生了影响,使得人们对奥运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不敢追求。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田径竞技运动走向世界舞台之中,随之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1992年第25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夺取了首枚奥运金牌。逐渐形成了“举国体制”下的“举国模式”,为了迅速在我国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我国的体育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从而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发展也是在“举国体制”大背景之下执行。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10年代,“刘翔时代”在整个110m栏项目之中的长达4年的统治,此时,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由“举国体制”逐渐向“体教结合”发展,过渡性的把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大部分工作交给教育部等多个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合作。21世纪10年代至今,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100m比赛中,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成为首个跑进10秒大关的中国“飞人”,这对于中国田径项目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伴随着中国田径管理中心与中国田径协会的“管协分离”,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从“体教结合”往“社会化培养”模式发展,丰富了我国田径青少年运动员人才培养的途径,使培养主体和培养体系呈现多样性发展。

3、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比较

3.1、培养理念

目前,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主要由教育部门主导下的校园田径运动员和国家体育系统下主导的高水平青少年运动员两个部分组成,不同的部门对于其所培养的田径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理念有着不同的价值导向。校园田径运动员的工作以建设学校体质健康水平为基础,辅助校级、区级、市级等一系列高校比赛;其培养理念主要是强调校园田径运动员的服务于宏观背景之下“全民健身”为主要政策的功能,促进在校学生全面发展,将田径运动作为“母项”,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为后期更多的运动项目做铺垫;高水平青少年运动员以培养精英田径运动员为目的,着重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为我国田径队伍输送后备人才。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基本理念是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引发队员进行思考,以游戏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其中的手段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运动技能。在整个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之中,美国教育界一致认为,学校教育应将促进学生个性放在首位。反思我国,主导部门的价值导向决定了培养理念的内在含义,教育、体育两大系统基于不同的职能定位和发展导向,在整个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中的角色不明确,培养个性化目标不明确、价值观导向不同,导致校园田径“以文化学习为主体,田径锻炼为辅助,普及全民健身思想为前提,提升运动能力为后置。”高水平青少年运动员则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主体思想,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轻视文化水平教育着重于技能培养,对于青少年的培养过早的成年化、专项化,而忽视了青少年发展轨迹之中所出现的情感问题与品格问题。

3.2、培养途径

田径运动项目发展至今,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途径逐渐形成以教育、体育,两大部委为主导,校园田径、青少年俱乐部、田径传统校、国家青少年训练中心为主要渠道的多格局、多方位、多层次培养途径。近年来,我国不断拓展田径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途径,加大加强培养力度。截至2020年1月15日,2020年度全国田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共注册361所。其中,田径体校主要招收11-18岁的学生,以向各个省市田径代表队输送运动员为主要目标。美国形成以美国田径协会旗下的青少年田径俱乐部为主导,业余田径俱乐部和各州中学校际体育协会为基础。以各州田协、业余俱乐部、学校合作机制为主体,为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供支持。美国NCAA、NJCAA、NAIA三大协会组织,拥有超过200万经过系统训练的中学生田径运动员。而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员人数远远不及于美国高校田径运动员。反思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虽形态多样,种类丰富,但是培养的途径不清晰,主次不明确,以中国田径协会青少部主导的青少年培养途径整体规划和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不够完善,省、市、区级田协、大学生田径协会、中学生田径协会等分协会缺乏有效沟通且分工不明确。在整个大背景之下,教育部、体育部两大系统对于青少年田径培养途径尚未形成有效链接,“体教结合”的具体落实化并没有处于相对高效状态,“社会化培养”也属于刚起步阶段。

3.3、竞赛体系

竞技体育是以参加体育竞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获取优异比赛成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作为体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竞技体育集结了经济、文化传播、政治影响力等一体,映射了国家发展道路的一个部分。而田径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已成为共识。我国田径竞赛体系主要分为由中国田径协会主导下赛事与校园为主的田径运动会。前者的赛事主要包括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省市运动会、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等。后者的赛事主要是在每年秋季或者春季所举办的田径运动会与田径趣味运动会。相对于美国,全美共设57个地方一级田径协会,16个青少年田径赛地理区,并按竞赛区域划分,美国田协系统可以分为由全国、大区和地方比赛三个层次构成。报名参加比赛的形式均以俱乐部为单位参加,除了田协所举办的比赛之外,大部分田径青少年俱乐部还会参加社区比赛、范围性的邀请赛与交流赛等。相比两国的所能参赛次数与参赛资格条件,美国在青少年参赛次数是我国的5倍之多,参赛资格条件也相对我国门槛更低,要求更低。

3.4、选拔体系

我国青少年田径培养体系主要分为校园田径运动员与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分别隶属于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两大系统。当前,我国校园田径运动员选拔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建立中小学幼儿园三个年龄段的衔接的招生模式,未形成相应的招生体制及各学校之间交流培养的体系。高水平田径运动员选拔主要是以各个省市的体校为代表,通过青少年锦标赛、省运会等赛事进行选拔田径后备人才。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拔路径是以NFHS为主体,(NFHS是美国最大的中学生体育组织)它通过各洲一级田协单位共同举办不同年龄段的等级赛事,从中选取运动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培养训练,并且在大学之中提供体育特长生奖学金,为激励青少年努力训练提供物质追求,并与当地学校教育体制紧密结合,层层衔接,做到科学合理的田径运动员培养与选拔,让各个年龄段的田径运动员都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自己所感兴趣的项目和训练模式。相比之下,我国田径青少年运动员选拔体系之中,中小学生无法衔接到市、省国家级的体校训练体系之中,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流动方式难以磨合。校园田径运动员的选拔方式主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通过校运会成绩进行选拔,无法评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的潜力。而青少年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只是在以体校为主的队员内进行内部挑选,以比赛成绩为主要核心进行导向性的培养,使得体校内一大批田径青年运动员成为“选拔体制”下的陪衬品。

4、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启示

4.1、探索青少年田径培养体系多元化

对田径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总体概况而言,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机制依然沿用“万能的政府”、“举国体制”的管理培养理念。但随着中国田径管理中心与中国田径协会的改革,对于我国田径青少年培养工作之中所暴露的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但是就教育部与体育部两大系统间的政策体系与体制问题来说,已无法解决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之中所产生的利益关系,引起多元化利益关系对其的追逐。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田径项目发展的方向,首先要建立以中国田径协会为主导,政府、教育和体育为主要支撑,多个部门协助的合作机制,根据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能与权限进行制度化管理。推动田径青少年培养的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加大领导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青少年田径这个领域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以更多更全面的俱乐部形式对田径青少年进行资源配置。

4.2、树立田径青少年发展的培养理念

美国田径青少年人才培养的基本观念是注重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个性和人格的完善,重点是看重长远的运动生涯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田径的培养模式是以比赛成绩为核心的训练理念,着重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忽视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修养和个性特征的培养,逐渐形成“只会体育训练”的群体。目前,我国应当从体校、中小学开始树立青少年运动员长远发展的理念,首先以青少年运动员为中心,快乐与享受成为培养的一大乐趣;其次,以未来田径发展的大趋势来指导青少年田径训练;再者增加青少年运动员的爱国精神,重视情感、团队合作,全面发展;最后制定科学的文化与训练的发展规划。

4.3、完善田径青少年的竞赛体系

田径运动是竞技体育文化传播之中的重要载体,竞技体育发展的水平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影响因素之一,田径竞技水平落后的国家很难在IAAF(国际田联)中产生影响力的。对于目前我国大型青少年田径赛事参赛苛刻的条件,校园赛事与大型赛事之间的联动性低。我国应在有限的财力物力条件下,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合作共享的机制,尽可能为青少年运动员创造或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如各省市区的教育部门可以与当地大型体育馆、运动学校建立合作赛事,为更多的田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机会,让田径青少年培养体系之中的竞赛因子得到提高。

4.4、科学的打造青少年田径人才选拔体系

美国所建立的竞赛模式、中学与大学之间的合理衔接模式,都是服务于当地田径运动员的人才选拔体系。相比较美国而言,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缺少较良好的选拔平台。应当打破原有的选拔体系,利用非校园比赛的模式进行选拔,可以通过与当地的青少年俱乐部进行合作,利用课外或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采用“社会化管理”与“体教结合”的模式进行选拔。进一步对教育和体育两大系统的进行深度改革,做到双向开放,改革和创新新的教育模式,升学模式,以确保优秀的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获取优质的教育水平。在选拔的同时要着重注意青少年的心理以及对发展的潜能进行相应的评估。

5、结语

纵观美国田径运动项目的强盛,百年来一直保持在世界田径竞技中较高的水位,这与美国整个田径体系离不开关系,其NCAA、NJCAA、NAIA三大协会组织充当着强大的掌舵手,其所构建成的青少年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有力的桨叶,推进着美国田径不断前进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系处于高速发展,并伴随着中国田径协会的体制改革,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美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体系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的青少年训练顶层设计,为完善田径青少年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因此,在借鉴美国培养田径青少年模式的同时,也需结合我国各省市的可调动的体育资源,以推动田径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员青少年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青少年发明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