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王城城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3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并强调要充分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数量集聚增加,导致我国教育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如何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一大难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汪洋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从坚定文化自信高度认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重大意义,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富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诚然,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之本,在当今讲究“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是必然的教育发展趋势,只有从思想上建立健全大学生人文素质体系,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才能双管齐下,中国人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守住初心。
中国众多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奉为我国的主流思想。一是因为儒家思想既有自身的流派学说,又囊括了其他学说的文化精华; 二是因为儒家思想内容都是顺应我国时代发展的,因此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三是因为儒家思想推崇文以教人的教化功能,譬如“仁、义、礼、智、信、孝、悌”的价值观。综上所述,儒家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思想代表,对我国古代形成思想和民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丰富以及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发挥了精神导向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础,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其基本精神和人文内涵值得我们去深究、探索与发扬。
推崇中庸之道的运用。《中庸》是四书之一,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至德”,即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由此可知,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适中、适度之意,“无过无不及”,这是中庸的基本含义;另一方面是“扣其两端”“允执其中”,这是中庸的具体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庸》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庸》诚的思想、性命思想、形上思维模式等直接成为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最终使宋儒建立了自己完整而系统的理学体系,使儒学走向了成熟形态”[2];二是由《中庸》所阐发的“中和”思想,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建筑、医学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庸》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为特定时代所服务,但它的思想仍具有超越性,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缓解压力、缓解心理紧张、调和人机关系。伴随着“996”模式的产生,不仅学生容易常常处于疲惫、身心紧张等状况之中,而且导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和家庭情感的疏远。《中庸》精神的实质就是和谐,就自身而言,表现为学生自我的和谐;就学生、教师以及家庭而言,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和谐。突出强调《中庸》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二,对于指导实际行动具有现实意义。“扣其两端”,不运用固定的、刻意的思维来处理所有事情,而是对具体的事情采取具体的方式方法,有助于正确把握适度原则。
标举仁礼道义。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向来为世人所推崇。自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的地位就此奠定下来,并列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古德将“成圣”作为目标,以“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伦理之总纲,由此可知仁礼道义是人心之所向。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曾在其著作《论语·颜渊》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使自身的言行举止合乎道德规范。五常之中“仁”居首位,爱为核心,用以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标举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以及伦理原则。
强调人文精神的运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在于“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显著的标识之一,我国总书记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人文精神不仅是所有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世界友好关系、社会民生问题也体现出重要价值。所以我们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养分,使之与现代文明更好的融合汇通,更好的提升当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对于个人层面来说,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社会层面来说,人文素质的养成是整个国家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最终结果。人文素养追求人生以及社会的和谐境界,推崇人的感性以及理性的内心情感,主张思想自由、天性解放,以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为核心内容,促进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3-4]。
尊重自己、敬重他人是人文素养的基本表现。据《论语》记载,孔子家的马棚失火时,孔子首先关注的问题是是否有人受伤?是“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的诠释。由此可知,仁的外在表现是礼,而礼的精神内核则是敬重他人。细究发现,“敬”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强调敬重他人要求,所以古德常言:“敬人者,人恒敬之”。值得一提的是倡导此举,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益于维护社会秩序的良好发展。
塑造人格。“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和核心理念,主要分为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两个方面。《大学》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指弘扬光明正道的思想品德;“亲民”指的是“新民”,使人弃恶从善、弃旧图新。推己及人,由爱亲人、爱他人到爱国家与天下,将家庭、社会和国家融合为一个整体,天下情怀与爱国主义相得益彰。
突出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对人与社会,更是强调在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思想,从仁的范畴上延伸到全社会。与此相近的是,庄子认为,世间所有生命同源同种,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统筹于“有机自然观”和“有机宇宙观”范畴之内。另一方面,自然对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强调社会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天人合一,才能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渗透天人合一思想,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的累积甚至不惜过度开采自然资源等问题,导致社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打破了社会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引导人们合理开发自然、科学保护自然。另一方面,标举和谐精神有益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和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养成严于律己、包容差异的人文精神。
树立人文素养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素养。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有益于大学生洞明敬重他人、平等待人、和谐共生等价值观。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有益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水平,为新时代崇尚道德、重视礼仪、追求和谐的中国好青年提供有效路径。
加强人本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名人著作、良言警训,都是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具有浓重的道德文化底蕴,对当代大学生的自律与自省具有极大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应加强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学生人本思想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优秀传统,争做“四有”好青年[5]。
创新教学观念,促进传统文化熏陶。传统观念下的人文课程并没有获得很多社会关注,课堂讲授多以传统方式为主,结合PPT 展示与案例分享,缺乏了一定的趣味性与生动性。所以,教师应逐渐开展第二课堂,以此开阔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规范其道德原则。譬如,将课外阅读、心得分享作为考察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信息化手段增加大学生获取传统知识的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于古代经典文学著作的课外阅读频率,加深对传统文学作品的理解,以此增强自身人文素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大学生只有真正树立了人文意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成为弘扬中国文化和发扬人文主义的主力军。
优化课程设置,扩展学生人文视野。高校通常以开设大学语文、古典著作鉴赏、古代文学改编影视剧评析等教学手段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同时还应该强调孔子思想和儒家精神以及其他学说的代表思想对于推进现代文明有着重要意义。譬如,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经典,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接受伦理道德、古代哲学、历史性文学以及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教学内容上,在原有思修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督促大学生时刻遵守中华传统行为规范,使之养成自身精神品格和人文修养;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注重其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丰富教学实践,营造浓厚人文气息。坚持以学生为培养目标的主体,不再是以培养效果为单一考核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教学是一个双向性的过程,在通过课堂讲授、观看讲座、阅读经典等方式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作为人文知识学习的主体,还应该积极投身于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使得人文精神真正得以落实以及传承发扬。譬如,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典名著改编的话剧演出等实践活动,在增加学生能力多样性以及兴趣多元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相关中国传统知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当代大学生还可以采用社会实践调查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宣扬,从而塑造学生自身生命品性,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渗透式进行人文思想的培养,从而健全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行[6]。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受到世界的关注与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文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以及社会责任感。所以,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自身不可推卸的历史性社会责任;对于社会和高校来说,学校作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自身人文素养的阵地依托,教师作为传授传统文化精髓、引导人文素养体系形成的人生导向,更应该把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视为己任,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