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雪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弄”的释义是“弄,玩也。”唐宋时期“弄”产生词义泛化,既有代替具体动词的实义,又有形式化虚义[1]。“弄”的语义特征主要有:1.摆弄,玩弄。可重叠。例如:他在家喜欢弄弄花草。2.搞、干,代替其他一些动词的意义。可带“着、了、过”,可重叠。如:弄(剖、洗)鱼,弄(做)饭,弄(查清)清楚。很多时候需要结合语境判断“弄”具体代替的是哪个动词,有时可能代替不是某个具体意义的动词,就像弄菜就包括“摘、洗、炒”等多个动作。3.设法取得。可带“着、了、过”,例如:我渴了,你去弄点水吧[2]。
“弄”在国家标准GB2312-80《信息交换使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使用频率排名为923,属于常用字。在检索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时发现,留学生使用“弄”的频率不高,共找到了146条留学生使用“弄”的语料,但错误率占30.13%,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的情况不理想。且“弄”多用于口语,非正式场合,从BCC语料库查到有关“弄”的语料有175727条,其中对话语料有85842条,占了全部语料的48.84%,所以很难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偏误情况。可见掌握泛义动词对留学生来说不容易,因其意义宽泛而模糊,教师也不太好把握教学情况,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分析语料归纳“弄”的偏误类型,提出讲授泛义动词“弄”的教学策略。
(1)静音环境把我们的精神都坏了。
(静音环境把我们的精神都弄坏了。)
(2)我该清楚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我该弄清楚自己对生命的看法。)
例(1)的句型是“主语+把+弄+补语”,后面的补语“坏了”表示结果。“弄”是例(2)中“我”的谓语,“清楚”是“弄”的补语,因此“弄”不能省略。
(3)学生的话,他或者她弄发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学生的话,他或者她发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大。)
(4)应该让自己的看法弄灵活些。
(应该让自己的看法灵活些。)
例(3)“发现问题”在句中的结构成分是完整的,不需要“弄”做谓语。例(4)“自己的看法”是动词“让”的宾语,“灵活些”是“自己的看法”的补语,同样不需要“弄”。
(5)使我们原来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弄脏了。
(使我们原来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变脏了。)
(6)我们的房间都是由母亲自己洗,自己打扫,她干得很干干净净。
(我们的房间都是由母亲自己洗,自己打扫,她弄得干干净净。)
例(5)主语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地方”,用“变”而不用“弄”,“弄”的主语是人。例(6)“弄”与“干”的误代,这两个词都是泛义动词,在词典里有相同义项,“弄”和“干”在使用方法上有细微不同,会干扰学生的使用。但是“干”更侧重整体表现;“弄”侧重具体动作过程。
(7)男校的学生容易吵架弄事。
(男校的学生容易吵架闹事)
(8)孩子们往往不想听家长的话,处处想弄他们生气。
(孩子们往往不想听家长的话,处处想惹他们生气。)
例(7)和例(8)中的“吵架闹事”“惹……生气”汉语中是比较稳定的词语搭配。固定的词组搭配一般不能用“弄”来代替。
针对泛义动词“弄”的特点和常见用法,笔者做以下教学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语境让学生感受“弄”的不同用法,适当给学生归纳总结,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替换,加深学生对泛义动词的理解。
在教“弄”的词义时,先从“弄”的具体词义入手,然后再进行泛义动词词义“搞、干”的教学。同时要清楚这些知识不可一次全部教给学生,否则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不利于学习。应该根据学生水平有计划地安排教学顺序,初级阶段可以进行具体意义的讲授,让学生对“弄”有基本印象,然后通过不断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运用泛义动词“弄”进行交际。
1.拿着、摆弄着或者逗引着玩
先利用班级的环境,拿班级的同学举例子,比如问学生:上课了,还可以玩手机吗?学生:不可以。老师:已经上课了,同学们不要再弄手机了。(板书)通过图片法让学生掌握字义,例如出示一个小朋友玩玩具、搭积木、拼拼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小朋友在做什么?对学生可以说,小朋友在弄他的玩具。这里的“弄”是玩耍、摆弄之意。
2.设法取得
在学生了解“弄”的第一个词义后,对班长说:没有粉笔了,你下课去弄几根粉笔。(板书)然后出示一张学生种树的图片,通过让学生看人物对话学习掌握“设法取得”这个词义。对话:A:我们还需要浇水,你去弄一桶水吧。B:去哪儿弄呢?A:去教学楼的卫生间弄吧。这时重点标注“弄”这个字,然后结合情境向学生解释“弄”有想办法获取某种东西的意思。
3.搞、干,代替其他一些动词的意义
在学生对“弄”基本词义有了一定了解后,开始介绍它作为泛义动词的用法。这时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视频资源、播放影视剧或采访里使用“弄”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体会“弄”的用法。
(9)王志刚:对,它有立体感,而且画面也在转动,所以旁边弄个栏杆。(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
(10)张冯翠:我现在弄了张照片在这里,看到没,就是这个地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通过视频了解泛义动词“弄”的词义后,设置学生熟悉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
指着后面的黑板对同学说:后面的黑板需要布置,我们弄几张照片吧!(板书)学生:怎么弄?老师做“贴照片”的动作,然后问学生:老师刚刚做了什么动作?学生:贴照片。老师:那么这里的“弄”代替的就是“贴”这个动作。那么我们再想一下,刚刚的两段视频里,“弄”分别代替了哪些动词?学生:第一个视频里,代替了“安、放”,第二个视频里,代替了“摆”。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所以我们发现“弄”代替的动词是一定的吗?不是对不对,同学们要结合情境来判断。
通过设置情景,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泛义动词有基础印象,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基础。
1.弄+结果补语
“弄”后面加结果补语的情况比较多,强调动作的结果,例如:弄错、弄脏、弄明白、弄没、弄成、弄好、弄坏、弄丢,且多数表示消极的、不好的方面。
这里主要采用情景法讲解,在情景中介绍用法、词义和搭配。先出现出示两张图片(一张衣服干净的图片,一张正在吃饭的小姑娘,她的衣服脏了。)老师:衣服是干净的,吃完饭呢?衣服脏了。什么时候脏的?老师:那我们就可以说“吃饭的时候,我弄脏了衣服。”(板书)
2.弄+趋向补语
这里使用动作演示法讲解,课堂上拿一个封口瓶子,做很多动作(扭、撬、打、砸……)最后瓶盖开了。老师:老师是不是做了很多动作,具体动作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老师:具体是哪个动作打开了瓶盖呢?大家不知道对不对?那我们这个时候就可以说,在老师的努力下,终于把瓶盖弄开了。(板书)
接着出示第一张图片(风筝挂在树上了)老师:你们可以怎么帮老师?学生:用梯子、爬树、跳起来、用棍子……老师:很好,那老师也不知道你们会用什么办法,也不知道哪个办法好用。老师接着问:风筝,你们能弄下来吗?(板书)老师:有同学点头,这时就可以说,我们弄得下来。(板书)老师:有同学摇头,这时就可以说,我们弄不下来。(板书)这里的“弄”是老师不知道你们会做什么动作。然后再板书总结例句,归纳用法“弄+趋向补语”,可以使用情景法,再举些例子:弄出去、弄起来、弄下来。
同时告诉同学们“弄”这个动词多用于口语,可以代替很多动词,不过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具体代替了哪个动词。并强调当没有办法判断具体做什么动作时,可以使用“弄”代替,通过动作演示和设置情景,反复加深学生对泛义动词“弄”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