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矫正

2021-03-08 04:09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效性教学内容思政

黄 闯

(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6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办好思政课、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需要持续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显著提升,学生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参与度、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增长。不过,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教学改革目的认知偏差、教学改革形式化凸显、教学改革载体运用错位、教学改革实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须审慎对待、理性反思。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目的认知偏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仅加大了对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而且强化了教师教育教学业绩在教学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津贴分配中的比重。然而,在通过教学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活课堂教学的同时,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教育教学改革目的的正确认知,对教学改革目的产生了认知偏差,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效性。

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参与教学改革时只是被动地适应,缺乏对教学改革目标一致性高度认同基础上的积极主动性。由于当前在教学评价、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增加了教学改革的权重,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个人经济利益而被迫从众参与教学改革,缺乏对教学改革目标的正确认知。教师作为有个人利益需要的理性教学活动主导者,如果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能够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和更好的教学评价,必然会强化其参与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但是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不能仅仅拘泥于个人利益得失,更要有情怀和担当,有更为崇高而纯粹的参与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学改革目的只有超越个人的利益追求,围绕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真正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仅仅把教学改革的目标局限于课堂教学是否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提高、学生的评价是否满意等外在的形式化目标,认为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喜欢的课堂就是好课堂,体现出他们对教学改革目标的认知偏差。固然,这些目标的实现能够给教师带来高度的自我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但是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如果仅局限于打造形式多元、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喜欢的课堂,就容易陷入教学改革的形式化陷阱,难以凸显思政课教学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价值,不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形式化凸显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和点头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的窘况,严重影响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各高校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较为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然而,任何形式的教学方法创新改革和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都必须能够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服务于内在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思政课中的恰当运用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更具时代感,从而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但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只是一个载体,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传递思政课价值理念,凸显思政课教学价值目标,而不能取代思政课的内容教学。如果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仅仅关注教学形式的改变、教学手段的创新,而脱离教学大纲、偏离教学目标、忽视教学重难点或者弱化教学内容,则必然会陷入追求形式主义的教学改革陷阱与误区,不利于思政课教学应有价值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获得感的提升。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而过分迎合学生,导致课堂教学娱乐化、形式化和庸俗化。虽然教学改革表面上形式新颖多样、方法多元、互动充分、参与积极,但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学理阐释,难以触及学生的灵魂深处,难以凸显思政课应有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不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三)思政课教学改革载体运用错位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政策和资金上为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比赛等为主要载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大力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显著效果,但仍需谨防教学改革创新载体运用错位可能带来的潜在不良后果。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最终仍要回归落实到常态化的日常课堂教学。虽然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比赛等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载体是推动教师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但是仍然不能取代常态化的课堂教学载体。而且名目繁多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举措容易把教师的工作重点从日常课堂教学转移到教学研究项目的申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比赛等非课堂的教学工作之中,从而导致教学改革成果的课堂化运用难以落实。

(四)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效性有待提升

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直接受益主体,对当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整体上给予了较高评价。据调查,80.5%的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总体状况表示满意,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占36.1%,表示“比较满意”的占44.4%[2]。但按照把思政课真正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的要求,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实效性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目的认知偏差、内容弱化、载体错位等必然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部分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申报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项目、一流课程、在线课程、教学成果奖励以及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等能够凸显个人教学业绩的教学行为,却缺乏对教学对象的真切关怀。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缺乏对教学改革目的的正确认知,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及如何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等前提性问题认知不清,片面地追求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带给课堂的改变,没有深层次地去思考这些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3]。部分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不断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看似热闹,但却缺乏营养,严重挤压理论教学时间,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有效的学理阐释、思想启发和价值引领,这必然会影响日常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努力程度、教学的创新程度,还需要教学对象的积极配合。即使是基于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也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模式本身和教师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能否促使其自主性学习。比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优势,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不过此类教学模式效果的实现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在课外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然而,当学生在课堂内缺乏充足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其是否会主动在课外时间学习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尤其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缺乏自主学习动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习惯于课下准备教师提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当各种考核评价机制并不能对大多数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时,学生就可能会以一种应付的心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且当所有课程都采取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时,必然会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负担,学生将会面临准备不足、疲于应付的困境,学习兴趣难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真正激发,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对话、讨论和交流。一旦激情散去,课堂教学可能会比较沉闷,学生难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主体,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4]。如果不能把握好合适的度,过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增加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负担,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反而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矫正

(一)强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的认知

任何教学改革实践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目的之下进行的,缺乏明确的教学改革目的或者对教学改革目的缺乏正确认知必然导致教学改革实践的偏差。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有其内在的目的规定性,只有符合内在目的规定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仅仅局限于学生是否喜欢或者个人是否受益,那么必然会导致教学改革目的的认知偏差,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应有价值,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的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主体,从事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时必须正确认知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目的,把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目标的实现,立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立足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以满足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参与教学改革要立足于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目标。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使命感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把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置于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超越个人利益化取向的价值认知,要有更高的情怀、境界、担当与追求;只有把思政课教学改革目标放在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上,才能彰显教学改革的应有价值,才能有效破除由个人利益化取向导致的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形式化。思政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强化个人的家国情怀、使命、责任和担当,从而真正成为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队伍。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立足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满足青年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能脱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帮助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目标,必须解决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困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加强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才能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应有价值目标。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容设计

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中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术的使用,对于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泛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和娱乐化、任意处置教学内容等问题,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持久提升。毕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的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彰显教学价值。思政课能否发挥育人作用关键在于教学内容[5],教学内容才是彰显思政课教学育人功能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保障。没有充实的教学内容,就无法彰显思政课的价值理念和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价值目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的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但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仍然在于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缺乏有营养的教学内容,就难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目的[6]。只有做到内容为王,才能真正彰显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思想性和政治性,才能真正实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才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因此,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既要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优化上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中持续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有效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载体的课堂化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的理念、方式、方法,最终要转化为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才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不仅来源于教学实践,而且必须回归于教学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如果没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就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改革成果不运用于实际课堂教学,就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虽然教学研究、教学竞赛等作为凸显教学改革成效的载体,是推动教学改革的外在动力和重要依托,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学研究、教学竞赛层面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状态,与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仍有一定的差距。而回归到常态化课堂教学,就是使教师从以科研为中心或者以教学竞赛等载体为中心,回归到以学生的培养为中心,回归到以日常课堂教学为中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因此,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要回归到日常课堂教学实践,而不能以教学改革的名义忽视常态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否则将失去教学改革创新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只有不断将各种优秀教学成果运用到常态化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彰显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魅力,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获得感,才能进一步检验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果。

(四)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在当前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主流话语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被不断引入思政课堂,但是好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不一定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方法、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比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改革创新举措同样具有一定的对象适用性。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实效性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学术背景、成长经历、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也存在诸多不同,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改革实践。因此,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必须根据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势的不同,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术,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实效性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