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岚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以双创时代为背景,结合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实践论述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重点从非遗传承人培养、非遗精神传承、非遗与市场对接三个方面探究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夯实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我国精神文明战略落地与落实的必由之路。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着继承人匮乏、创新能力不足、与市场及产业结合力薄弱的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以“提升非遗衍生产品设计及文化创意水平”为宗旨,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为目标,紧密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时代发展形势、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致力于促进非遗传承在陇原大地上落地生根。当前非遗学院已获批为“古籍修复技艺省级传习点”“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省级手工技艺传承基地”“洮砚雕刻省级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非遗文化方面,尤其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与市场、产业接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非遗与高校优势相结合、非遗与市场相融合、非遗与人才培养相契合上树立了典范,也以高校为阵地开辟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创新道路。
在双创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稳定、人文教育普及、文化产业兴盛,教育领域逐渐意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在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产业变革、促成企业转型升级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并在时代的号召下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创业意识且素质高、技能专业性强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文化驱动本质上为人才驱动,基于高校优质的人才培养体系、契合时代的特色文化学科集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的有机结合能够培养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文化意识、高度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坚定的非遗传承人,有效突破继承人匮乏的非遗传承困境。不仅如此,双创时代下,高校逐渐探索出构建校企联合育人机制的路子,高校所传授的知识、选择的课程、设置的学科与文化市场契合程度显著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创新活力的同时借助校企联合契机可以进一步推广非遗衍生产品,加之市场的引领,非遗衍生产品将进一步适应当代公众文化、审美、消费诉求,继而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市场化。
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一般依靠师傅带徒弟,虽然此种方式能够帮助“非遗”传承人才习得传统技艺,但脱离高校专业、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方式导致年轻人缺少学历证明,在日后的职业发展中缺少相应的就业资质。
与此同时,当前部分高校虽然针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大多局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知识的讲解,课程中所涉及的技艺实践内容较少,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从事非遗衍生品制造、生产等相关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于此,建议高校构建非遗特色学科集群,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向年轻人传授非遗理论及实践知识,以此培养优质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人才。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紧密结合双创时代特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导向成立了洮砚、唐卡、敦煌彩塑、葫芦雕刻、剪纸等九个大师工作坊,并开设工艺美术品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首饰设计与工艺等专业,兼顾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与此同时,聘请行业领头人、资深专家、学科带头人作为九个大师工作坊的授课教师,以教师的个人魅力、专业技能、精神追求引领学生树立传承非遗的信念、习得传统技艺要领。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已有280余名学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校是知识聚集的主要阵地,发挥高校知识优势,将非遗传承与保护理念、非遗技艺渗透至高校知识体系内,并以此为依托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学科集群,可以通过更加专业的教育提升人才的资质水平,使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大有可为、大放异彩。
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程来看,传统手工技艺的没落、民俗文化的丢失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泯灭,更是民族精神的缺失。如果高校所构建的非遗特色学科集群、开展的非遗传承课程止步于对传统技艺的研习与掌握,忽视对学生民族情感的熏陶、民族文化的浸润,将会导致学生无法从精神层面上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价值。唯有提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深厚民族精神,才能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物形成保护之心、敬畏之情、怜惜之感,才能认清并肩负起自身传承与保护非遗的责任与使命。
但民族精神的传递决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与课堂,而是要将民族情怀渗透至校园文化创设中,营造浓厚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氛围,使校园内每一缕空气中都充满了“文化意蕴”。
穿过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仿古月亮洞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色古香、特色十足的建筑与装饰,无论是被一排排青砖墙环绕的实训室,还是实训室内摆放的传统工具和师生作品,都是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
不仅如此,从课堂上可以窥见非遗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师徒之间并非为知识的传授者与接受者,更像是益友与艺术及精神上的伙伴。师傅向徒弟耐心地讲解手工技艺的要点,塑造着学生的美学理念与民族精神,给予学生以人生路向的指引。在开放、包容的课堂环境下,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感知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大师工作坊也成为学生创意落地,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非遗文创产出的主要阵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买卖”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使用”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但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品在工艺、造型、材料等各个方面相对传统,不符合当代公众的审美观念。因此要结合当前文化市场的发展形势、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的设计与创意中融合时代元素,推动非遗传承及保护与市场的对接,继而使非遗产品能够得到公众的广泛接受与认可。但部分学者认为,艺术或是文化一旦被赋予商品的属性便会失去其最本质的内涵。此种说法不无道理,纵观当前文化市场中充斥的大量“工业”艺术品,都是在现代科技下大批量产出的文化产品,虽然能满足公众对文化产品数量上的需求,但造型、材料同质化问题严重,设计理念及内涵缺失,无法发挥非遗产品在提升公众审美兴趣、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保证非遗与市场对接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价值观念、艺术品位、设计理念的塑造。
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借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的实践经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渗透至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古色古香的建筑物、装饰品、工具等带给学生别样的文化与审美体验,激活学生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因。
此外,高校可以以工作坊、工作室、实训基地等形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的对接,鼓励学生在不触及文化根基的前提下能够创新非遗产品、非遗衍生品、非遗文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文化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