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职责、技能与关口
——成长为优秀高校中层干部的四个维度

2021-03-08 01:29孙振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工作

孙振华, 陈 蒙

(1.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临沂 273400; 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临沂 276002)

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高校等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街道社区中承担一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干部。干部是保障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骨干,是服务人民并保障人民幸福生活这一最大人权的公仆[1]。中层干部,与高层干部、基层干部相对存在,一般是根据单位或系统内干部职级划分得出的类别名称,具有特定的设置意义和价值作用。从广义范围来讲,中层干部没有统一规定的职级和职位,具体到一个单位或系统的狭义范围,要根据其岗位要求和工作职能来确定。通常而言,高层干部主抓战略决策,基层干部负责战斗执行,中层干部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担负起组织战术实施的职能。以高校为例,中层干部一般是指高校内设二级单位的正副职,像党委办公室主任、教务处长、各系院党总支(支部)书记、各分院院长、副院长等都属于高校中层干部。如从某高校的二级院系来讲,院系内的党政办主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等就属于高校内二级院系的中层干部。

从中央到地方,再具体到每所高校,都有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党中央已经清晰擘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山东省已经规划了“实施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很多高校都有办学定位和目标,像青岛理工大学制定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山东由大省向强省迈进,实现师生员工对“幸福理工·十大工程”的获得感、幸福感都需要一批批优秀的中层干部团结组织基层力量来执行实施。高校里的中层干部有很多,但并非所有的中层干部都能称得上“好”,有些中层干部存在素质不硬、职责不清、技能不全等现象,为此笔者归纳总结自身多年的高校基层和中层干部工作实践经历,结合丰富的组织人事工作经验发现:成长为优秀高校中层干部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具备过硬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组织部门要把“政治素质”摆在干部考察第一位,通过行之有效的考察方法,牢牢把住选人用人这个源头和风向标,培养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一)增强“四个意识”

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上级决策的实施者和下级执行的带头人,好的高校中层干部应增强政治意识,方向不偏、信仰不变、立场不移;增强大局意识,认识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增强核心意识,拥护核心、听从核心、维护核心;增强看齐意识,看齐中央、看齐路线、看齐精神。

(二)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2]。当前,我们正处在决战全面脱贫、共建小康生活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作为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要更加自觉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立场,始终把工作同校级领导的决策部署衔接起来、统一起来,认真思考谋划、主动作为、真抓实干。

(三)践行“两个维护”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领导核心至关重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形成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的整体,更好地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高校中层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稳定的骨干力量,必须首先讲政治,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始终把践行“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

二、明晰自身岗位职责

(一)组织管理职责

管理是指一个单位或系统内的管理者,实施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协调、有控制、有结果的系统活动过程。管理本为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管理贵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管理讲究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高校中层干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上级领导(决策层)确定的战略目标,调配内部资源或协调其他资源、采取有力措施,组织下级同事共同执行,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二)沟通协调职责

中层干部处于组织的“中间地带”,承担着上下沟通、左右协调、承上启下、贯通首尾的桥梁纽带作用。高校中层干部只有始终围绕高校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及工作任务,时刻保持事业心、强化责任感、追求高质量,带领督促基层干部积极作为、凝心聚力、精准施策、驰而不息,才能不断开创、团结奋进;反之,若缺乏大局观、缺少上进心、没有引领力,整个团体就会出现慵懒散、不作为、中梗阻的问题,顶层设计则成为空谈,共同目标也是“水中之月”。

(三)正视职责做到位

首先,正确认识“胜任”的内涵。被组织安排担任中层干部,是组织给予的机会和平台;说明自身具备一定基本素质,或是组织未发现更适合岗位的人才,作为临时顶位,处于观察试用阶段。无论哪种原因,高校中层干部都要感恩组织,倍加珍惜、努力工作。只有出色地完成岗位职责,才能称之为“胜任”。其次,正确认识“认真≠负责”。认真,从词义上讲,是表述工作态度的形容词;负责,则可解释为担负责任的名词,其本意是要对工作结果担负责任。高校中层干部不能用认真的态度来模糊负责的本质。再次,正确认识“做了≠做好”。前者属于执行,不承担对结果的评价;后者则是指不但执行了,而且任务完成很到位。因此,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不仅要对岗位担责,更要对高层领导负责,要履行好本职和高层领导交办的任务。

(四)正确用权不妄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重要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就是说,党员干部不论处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应该正确对待权力,不能滥用权力。在高校里,要把师生利益放在行使公权力的最高位置,要把老师和学生是否满意作为行使公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始终坚持公道用人、公正处事[3]。但在高校里,仍然有一些中层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不到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公权力,错误认为权力和地位是个人努力奋斗换来的,迷失自我、忘乎所以,最终陷入贪污腐败、违法乱纪深渊。因此,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应该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1.中层正职之道

高校中层正职担负着处室或二级院系全局领导和管理的职责。只有做到民主不骄横、友善不霸道,授权不揽权、定位不缺位,支持不把持、放手不撒手,才能团结带领部门全体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发挥“1+1>2”的领导效能。高校中层正职,最忌“占士位”。凡属下级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应放手让下属去做,让下属不仅有责还要有权,不能事必躬亲、包办代替,更不能遇到困难就躲、遇到责任就推,遇到名利就上、遇到功劳就抢。晚清重臣曾国藩曾立言,“有难先有己当,有功先让人享,此乃事业之基!”[4]

2.中层副职之要

从管理职能上来说,高校中层副职是在正职授权或分工范围内开展工作,要对正职负责。高校副职干部要明确自己是正职副手或参谋的身份,做到到位不越位、揽事不揽权,尊重不奉承、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建功不争功。具体而言,要做到少数时候是“领导者”,多数时候是“被领导者”;少数时候是“指挥员”,多数时候是“战斗员”;少数时候是“主角”,多数时候是“配角”。高校中层副职,最忌“挤将位”。属于正职决策的事,决不能私自当家,要积极为正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找准位置、扮好角色,唱好“将相和”,切忌擅权越位、攀附更高层领导,表面恭顺正职、背后捣乱破坏。

3.年轻中层之风

年轻中层干部是高校或高校内设二级单位的新锐力量,一般具有能干事有闯劲,思想活跃、知识广阔,斗志昂扬、精力充沛的特点,但普遍存在资历阅历欠缺,对复杂工作的判断和掌控能力相对匮乏的弱点。在工作中,由于资历浅、进步快,容易招人嫉妒,要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志得意满、好高骛远,要谨记敬而有礼、勤而不怨,和而不同、让而不争,新而有道、稳而有成。高校的年轻中层,最忌“耍官威”。年轻有“位”、威风八面、颐指气使、炫权耍威,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三、掌握较高管理技能

高校中层干部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担责。在横向上,要善于协调各方力量,纵向上能够团结带领下级同事,通过有效地组织资源力量,精准实施战术策略,以推动实现高层设计的战略目标。

(一)主动工作勤反馈

“主动”的现代词典释义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能够造成有利的局面,使事业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指出,“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在我的身份地位、我的环境中,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另一个身份地位去做。”[5]因此,不能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会主动开展工作,并及时向高层领导反馈工作进展和结果。主动不仅是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不但要有主动开展工作的态度,更要有“复命意识”和“划句号”的主动反馈能力。事虽毕但不复,就是“做了≠做好”。主动反馈不仅要有结果性反馈,更要有过程性反馈。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上级领导随时掌控全局,为下一步正确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二)善于用人取其长

管理科学提出,管理的目的是把每个人的短处转换为长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优秀高校中层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魄和包容的雅量,做到用人求其所长不求其完美,想干事给机会、能干事给舞台、干成事给地位,善于营建人尽其才的“小环境”。高校中层干部对下职能主要是,协调管理基层干部,推动工作任务完成,承担的更多地是管理者的角色。要通过处室或二级院系干部调整、竞争激励、目标考核等方式,把具有共同事业愿景的优秀人才聚集起来,激发工作活力,组建高绩效团队,同时要注重培养个人创新能力,引入协同作战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将“自己干”变成“大家干”,将“野游型”组建成“群雁型”,这样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三)关注细节求完美

任何事情从量变到质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应该具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细节意识”,不能有“差不多”“马马虎虎”的惰性思维。一时的“差不多”看似没大碍,但若干个“差不多”,就会“差很多”。鲁迅先生曾撰文批评过“马马虎虎”,胡适先生也有一篇《差不多先生》的文章。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其讲述的处事方式,至今仍是不少“马虎人”的现实写照。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讲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就是海尔能够做优做强、领跑世界的原因所在。毛主席讲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只要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情,就一定能成就大事业。所以,要想做好高校中层干部一定要杜绝差不多、追求最完美,要拥有“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切实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只有如此,才能成为被放心并托付重任的人。

(四)敢于担当显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基本依据!”[6]敢于担当是衡量干部优秀的关键所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2019年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就旗帜鲜明提出要大胆使用“李云龙式”的干部,要做到工作主动,敢于斗争、不怕艰险,有干劲、敢担当,做到一旦接到任务,就要头拱地、往前冲,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坚决执行命令。优秀高校中层干部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思想自觉,要敢接烫手的山芋,敢做热锅上的蚂蚁,敢当“李云龙式的干部”。

(五)八面“好手”显高超

中层干部是高校或高校内二级单位的中间力量,处在整个管理体系的“腰部”。俗话说,腰板硬,身体壮。优秀高校中层干部必须腰板挺硬,才能成为“一把好手”。具体来讲,一是政治“敏手”。能够敏锐察觉高层及高校内部的政治动向,坚定政治立场、不犯政治错误;二是政策“熟手”。能够熟悉行业和属地的法律法规,自觉做到遵纪守法;三是业务“能手”。能够精通高校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向上能够提出明晰合理的工作建议,向下能够给予精准明确的工作指导;四是材料“高手”。能够将上级领导意图用文字精准地表达出来,文稿要力求准确、恰当、贴切、得体,合乎实际、合乎逻辑、合乎分寸、合乎政策意图,让人愿意看、看得懂;五是作风“硬手”。能够恪守原则、不徇私情,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六是应急“快手”。遇到学生伤亡等突发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到现场,及时指挥在场人员开展应急自救、现场维护、控制事态并上报;七是形象“名手”。能够重事业、重团结、重基层、重自律,让人亲近,使人心悦诚服;八是社交“灵手”。能够充分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争取到各种隐形支持,这样才能树立权威、建功立业。

(六)温暖人心厚感情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7]。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本质。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是“社会人”。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要有“推功揽过、甘为人梯”的胸怀和境界。一要关心领导生活。有些高层领导是异地调任,工作和家庭脱节。作为下属或同事,工作之余要帮助领导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领导毫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领导高校事业蓬勃发展。二要关爱下属成长。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应该具有“干工作、交朋友、举贤才”的思想意识,平时带领下属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在干部提拔或调整的关键时刻,应该积极向组织推荐。

四、跨越三道关口

高校中层干部承担着执行上级战略决策和布置下属工作的双重任务,扮演着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角色,经常要面对上下两方向的压力和期待。因此,既要履职尽责、坚守底线,又要讲究方法、不伤感情;既要维护高层权威,又要呵护基层成长。正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成为高层认可“股肱心腹”很难,携手同级“同进退共患难”很难,能够得到上下级的同时认可更难。因此,做好中层干部,需跨越“三道关口”。

(一)让高层领导认可

高层领导的英明主要体现在“慧眼鉴真”和“用人有方”上,高校的中层干部很多,但能让高层领导认可并器重的很少。优秀的高校中层干部能够做到准确领会高层意图,努力做到办法比困难多,任务完成比预期快,工作质量比期望好,瞻前顾后要比全,洁身自好比他人正等是赢得高层领导信任的最优路径,反观阿谀奉承、拍马钻营可能赢来一时,但绝非长久之计。

(二)让同级中层支持

在高校里,同级中层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协作伙伴;两者互为目的和手段,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没有合作的竞争,是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是活力匮乏的低效合作。因此,高校的中层干部不论合作还是竞争,都应遵守事业为重、维护大局的前提,否则“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将演变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团结中彼此竞争,在竞争中相互支持才是高校中层干部事业长远发展、个人与时俱进的充分条件,同级中层之间应将“竞争转化为合作的原生动力,视合作为竞争的最佳平台,切忌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

(三)让基层下属服从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缺少下级的真心支持,团队难以牢固有力。高校中层干部要做好五个方面:一是真诚对待下属,以真心换真心,用真情凝真情;二是尊重下属人格,和蔼友善交流,力戒蛮横粗暴;三是表扬批评有技巧,“大喇叭表扬,小喇叭批评”;四是关键时候拉一把,“擢拔迁改当贵人,身陷囹圄解围困”;五是既懂业务又懂管理,成为业务上的带头人,工作中的领头雁。

当然,成为优秀高校中层干部还要忠诚老实、襟怀坦荡,坚守初心、公道正派,公平公正地处理人和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当“两面人”,不做“两面事”,避免把本来可以作为伙伴的人变成对手;坚持慎独慎微、谨慎交友,不与品德不良的人打交道,避免沾染不良习性;耐住寂寞、挡住诱惑,避免被“伪亲人”围猎、同流合污;做到顺不骄横、逆不堕落,既有吃苦受累的精神,又有吃亏受气的格局。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工作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路
如何创新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策略
不工作,爽飞了?
如何创新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策略
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校长要善于引领中层干部走出“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