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南,谢 敏,黄永飞
篮球运动问世100多年来,以其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及教育性等特点,深深吸引着广大人群。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法规,它随着篮球运动自身的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场地变化等因素而不断进行相应修改。篮球规则的改变由原来的四年一大变,两年一小变,到近几年基本上每年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篮球规则的改变,需要教师及学生不断的学习与适应,而比赛过程中出现新的技战术又需要篮球规则不断地做出调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篮球运动教学是在篮球规则的指引下,依据篮球运动比赛的需要进行教学。篮球规则的变化,需要篮球运动教学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以满足当下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从文献看,学者们主要在篮球规则变化对技战术、篮球比赛的影响进行研究,篮球规则变化对篮球运动教学的改革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从篮球规则中掷球入界与暂停次数的演变、技术犯规与24秒的演变及篮球场地的演变进行分析,启示其对篮球运动教学改革。旨在为篮球教师了解与掌握近10年篮球规则的重要变化,从而为更合理地改革篮球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对最新版(明确指定版本)国际篮球裁判规则的阅读,篮球裁判规则共有8章50条,8章分别为比赛、比赛场地和器材、球队、比赛通则、违例、犯规、一般规定以及裁判员、记录台人员和技术代表:职责和权力。而比赛通则包括掷球入界与暂停等,犯规违例包括技术犯规与24秒等,比赛场地和器材包括比赛场地等。
1.1.1 掷球入界
表1 比赛最后两分钟掷球入界的演变
由表1可以看出,比赛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球队,暂停之后由横跨中线掷球入界变为在掷球入界线掷球入界,发展到如今的教练有权选择在前场掷球入界线或者本方后场执行掷球入界。这为比赛的最后两分钟的掷球入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教练员的临场的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比赛最后两分钟时,暂停后拥有球权球队掷球位置的选择。一场比赛的胜与负往往与一个关键球的得与失密切相关,特别在高水平对抗比赛中,常常需要决战到最后时刻,这就需要比赛球队减少失误。
1.1.2 暂停次数
由表2可以看出,2002年修改前常规时间暂停总数为4次,上半场2次,下半场2次。为了能给球员更多的休息时间,补充体能,表现出更高的竞技状态,以及暂停期间插播广告,2014年开始改为了5次暂停,上半场2次,下半场3次。同样对比赛最后两分钟的暂停次数做出了明确规定,最多只有两次,这使得教练员对每一次暂停的使用变得更加的谨慎,同时也对球员的自我调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2 暂停次数的演变
1.2.1 技术犯规的演变
由表3可以看出,为了比赛变得更加的流畅,比赛节奏不因为技术犯规判罚的影响而停留过长的时间。技术犯规的罚则也变得越来越轻,由之前的两罚一掷,一罚一掷,发展到如今的只剩下一个罚球。与修改前相比直接减少了一罚一掷,让因为被判罚技术犯规的队伍大大减轻了处罚力度,并且场上的节奏也不会因为一次技术犯规而直接遭到破坏。同样也会给教练员新战术的提出给予了更大的空间,充分发挥出教练员以及球员的智慧。
虽然上面只列出了技术犯规罚则的演变,但是当进攻队进行投篮,而防守队员大声的叫喊、用力跺脚、拍掌,假摔、做出冒犯的手势,与裁判员、记录台人员交流没有礼貌等情况依然是被判罚一次技术犯规。这些规则的改变告诉教练员与球员,虽然罚则轻了,但同样不能轻易冒犯,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比赛。
表3 技术犯规罚则的演变
1.2.2 24秒的演变
由表4可以看出,总的进攻时间已经由修改前的30秒变为如今的24秒,并且很多内容已经发生了细致的变化,前场的犯规已经不再复位到24秒,二次进攻也由原来的24秒变为14秒,以及进攻队被判罚技术犯规后进攻计时钟的连续计算等。这一切的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比赛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对球员的体能也越来越高,也对教练员与球员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出更佳的技战术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二次进攻的时候技战术的选择。
表4 24秒的演变
由表5可以看出,篮球场地的变化,主要集中在2008年与2010年。限制区的扩大与三分线的延长,使得篮板底下的球员也慢慢地向中远距离扩张。三分线距离的变远,更加要求球员要有一定的中远投的能力。限制区的扩大,减少了高大中锋长时间制霸篮底的情况。而无撞人半圆区的出现,使得篮底下的进攻变得越发的激烈,提升了篮球比赛的对抗性以及观赏性。
表5 场地的演变
表6 近几年其他篮球规则条例的重要变化
由表6可以看出,近几年篮球规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2017年的带球走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及伪造犯规的引入。带球走的变化直接使得行进间接球的中枢脚延后半步,真正意义上的“大三步上篮”。伪造犯规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一碰就倒的现象,而倒下就是为了骗取对方一个犯规,现在假摔的倒下是会被判罚技术犯规。如今,篮球规则对各条例规定也越来越明确,也使得篮球规则在比赛过程中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描述比赛通则的演变主要从掷球入界的演变及暂停的演变进行阐述。在篮球比赛早期的时候,进球之后是由双方在中线跳球继续比赛,也没有对最后两分钟的掷球入界有明确的规定,直达2006年才首次对最后两分钟的掷球入界做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受到多因素的影响,暂停在修改前上下半场各两次,也没有对最后两钟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近十几年规则的变化可以发现对比赛最后两分钟变得越来越重视。
2.1.1 掷球入界的演变对篮球运动教学的启示
高水平比赛对决或者实力相当的两支队伍对抗,最后两分钟的每一次暂停或者换人都决定着这场比赛的走势。而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球队暂停之后的掷球入界,由在中线执行到前场掷球入界线再到如今教练员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在后场执行还是在前场掷球入界线执行。由于攻与守在整个比赛中是一个相互对抗、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整体[1]。规则的修改在某一阶段可能偏重攻或守的一方,但也能促进另一方的发展[1],这使得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增添了不少的选择。这对篮球运动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虽然对一般教学影响可能较小,明星球员就能决定比赛的胜负,而由于篮球专项教学竞技水平高,每个球都关键,影响则会特别的大。因此,教师要明确这两个掷球入界位置的优缺点以及应该执行怎样的战术。
对掷界外球进攻战术教学的启示:最后两分钟拥有球权的球队暂停之后的掷球入界选择权的增加,自然而然进攻选择就会多样化。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的将这一块内容融入教学中。首先,教师思想上应该重视掷界外球进攻战术的教学,要制定出在后场掷球入界时可以利用什么进攻战术,或在前场掷球入界线执行开球时可以利用什么战术,并且还应该告诉学生在这两个点掷球入界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其次,在教学比赛过程中,利用半场对抗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教学,而这5分钟里的半场教学比赛必须让学生重视每一次的掷球入界的机会,以及每一次都要执行掷界外球的战术,让学生体会比赛最后两分钟的紧迫感,不轻易放弃每一秒的时间,不随便执行每一次的进攻机会。
对掷界外球防守战术教学的启示:掷球入界位置的变化使得进攻战术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着防守战术的发展。在教师教授了掷界外球进攻战术之后,教师不应把防守进攻形式的战术直接教授给学生,而是利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课后自行探讨如何破解掷界外球进攻战术,下一次课进行小组展示。这不仅让学生进行了思考,而且让学生在团结合作中学习。
2.1.2 暂停的演变对篮球运动教学的启示
对篮球教学中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培养的启示:暂停总数由4次到5次,到2014年明确规定常规时间最后两分钟只允许使用两次。对最后两分钟暂停的修改,主要是为了比赛的流畅性,避免在最后两分钟连续的暂停而失去比赛的观赏性,同时也更能体现出篮球比赛的魅力、球员的智慧以及自我调整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教学比赛的时候轮流担任教练员,裁判员的角色,而担任教练员的同学则需要观察使用暂停的时机,什么时候该使用暂停。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应该担任的角色,并清楚担任该角色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对于每个教练员而言,“暂停”这个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到最重要的环节,不到毫无办法的时刻,不到决定最终胜利的时刻,是不会轻易叫停的[2]。前篮球协会副主席姚颂平老师在被问到2019年篮球世界杯中国篮球表现怎样时,他说:关键是思想工作,强烈的求胜欲和参赛欲很重要,遇到问题要善于控制。我国运动员的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个问题应该由领队和教练员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来解决。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还是在教学、训练乃至比赛中,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
本文描述违例犯规的演变主要从技术犯规的演变及24秒的演变进行阐述。技术犯规在修改前的罚则是一罚一掷或者两罚一掷,24秒进攻时间则是30秒,这恰恰都是导致比赛节奏慢、经常性长时间停顿的重要原因。而如今规则进一步的演变使得比赛朝着更快、更流畅、更强的方向发展。
2.2.1 24秒的演变对篮球运动教学的启示
对长传球技术教学的启示:近十年24秒进攻时间更加的细化,而且很多规则条例已经由原来的24秒变为如今的14秒,比如二次进攻,前场防守方的犯规小于14秒复位到14秒等。由以上变化可以再一次的看到进攻方的每一次进攻投篮的时间越来越短,进攻时间的缩短加快了篮球比赛的攻防速度与节奏[3]。由于进攻时间变短,进攻回合数自然增加,从而比赛节奏加快,对运动员体能有进一步的要求。篮球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更加注重体能的训练,并且需要提高快攻长传球的准确性以及运球的基本功。比如现在CBA广东东莞银行队小个阵容小、快、灵的打法,在2018至2019赛季利用这种打法获得了总冠军。观看广东队比赛的时候经常可以观察到,很多进攻在五六秒就完成,这是由于广东队主要在体能保证的前提下,利用长传快攻或者运球推进快攻的打法。在快攻教学中,长传快攻练习要强调尽量减少传球次数,快速将球传到前场,运球推进快攻练习中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球推进到前场。那么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运球,传球基本功的练习,以及体能的训练,要保证每次教学都要有这几个部分的练习。
2.2.2 技术犯规的演变对篮球运动教学的启示
对篮球运动教学中体育品德贯彻启示:由技术犯规的发展演变来看,犯规的罚则变得越来越轻,这也是为了迎合现代篮球发展的需要——快节奏、保持比赛的流畅性、净化篮球比赛环境以及增添比赛观赏性的需要。虽然罚则变轻了,但是判罚技术犯规的情况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比如挑衅的手势、话语、假摔等等。在观看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发现,裁判员对技术犯规的判罚变得更加的严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这一点给予学生说明,不能因为技术犯规的罚则变轻了,在比赛过程中就随便挑衅裁判员或者球员等做出道德的行为,反而对篮球规则要更加的重视。
最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认为,现在中国发展学校体育承载着:道德的发展,你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要把规则内化为你的行为,竞赛场上学到的东西,要自然而然地延伸到你的现实生活中;精神的发展,就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升华[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学生有不良行为习惯、有不利于个人思想品德升华的行为,在比赛过程中会被裁判员判罚技术犯规的情况,比如说粗口、假摔等情况,教学结束后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提醒学生及时纠正,并且告诉学生这些情况到了赛场上是会受到处罚的,甚至会不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教师应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体育品德。
篮球比赛场地由长26米,宽14米变为长28米,宽15米、三分线的距离由修改前的6.25米变为6.75米、3秒区则由27.84平方米(梯形)变为28.42平方米(矩形),修改前的区域相对都比较小,所以以往的中锋球员往往很少有远距离的投篮能力,而现在我们现在可以在篮球比赛中看到普遍中锋球员都有一定远距离投篮能力。因此无论是三分距离的延长、3秒区的扩大,还是无撞人半圆区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给攻防战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样也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三分距离的延长对篮球中远投技术教学的启示:三分距离的延长给中远投薄弱的同学带来了更大的影响,篮球教学不能因为三分距离延长而轻视对三分技术的教学,反而在小球时代的篮球世界里,更应该重视三分技术。三分不仅可以拉开球场空间,缓解篮底下的对抗压力,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突破空间。从篮球规则和近几年的篮球比赛视频分析看,以往的比赛得篮板者得天下,慢慢地向得三分者得天下转变,场上球员的位置也变得更加的模糊,大多数内线球员也具备一定得三分的能力。
3秒限制区的扩大对篮球移动技术教学的启示:限制区面积的扩大,进攻队员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在限制区里。因此,在针对内线球员的教学中学生不能单单只学会篮下的强攻技术,现在同样要重视中远投技术,突破技术以及移动步伐的教学,特别是脚步的移动速度,让学生在场上变得更加的灵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移动技术的练习,比如无球脚步练习:滑步练习、侧身跑练习、反跑练习和折线跑练习等[5]。
无撞人半圆区调整对篮球中锋低位单打教学的启示:无撞人半圆区的实际空间比修改前扩大了半米左右的距离,这样更加的鼓励队员突破到篮下或者将球传到篮下大胆的进行对抗。那么教学中要特别针对无撞人半圆区进行教学,特别是中锋的低位单打能力,以及后卫前锋的突破能力。比如在低位单打教学中,学生在这个区域拿到球,强调要在三次运球内就解决战斗,如果三次运球没有投篮的机会,就把球传到外面重新接球进攻。
所以,要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特别是中锋球员的篮下对抗素质,以及强化中远投技术、突破技术。还有特别就是步伐移动速度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这一点。由于三分距离的延长,内线球员对于有三分能力球员的防守,防守的面积就会变得更大,就需要利用快速移动的脚步进行弥补。
篮球比赛是青少年学生喜爱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篮球运动教学是传承篮球运动项目的主要渠道,篮球规则是实施篮球运动的法则。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开放性运动技能,且是同场竞技,教师或教练在篮球运动教学中必须明确篮球规则,正确的落实到篮球运动教学中,这样青少年学生才能更好地将篮球规则运用到篮球比赛中。篮球运动教学不仅包括技战术的教学,还包括篮球规则的教学,这两者在篮球运动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篮球运动教学的教师或教练应定期参加篮球规则的培训,同时多参加篮球裁判的临场实践,在篮球运动教学中把篮球规则的变化贯穿在日常篮球运动教学里,以利于学生更好地参加篮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