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逍遥游》英译对比研究

2021-03-08 10:30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王 允

(郑州财经学院 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00)

一、引言

《庄子》始于先秦,成形于西汉,据称共52篇,但秦汉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现世所传33篇为郭象整理。《庄子》代表道家哲学的顶峰,兼具文学性与哲学性,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其对自然、人类、社会三者关系的独到见解和浪漫主义风格,该著作也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自1881年巴尔福(Frederic H. Balfour)第一个英译版本至今,英文全译本和节译本多达十余种。作为《庄子》的开篇之作,《逍遥游》主张“无为”的人生哲理,以寓言和生动的隐喻来说明道理,全篇充满了怪诞的想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庄子》一书怪生笔端,仪态万方,加之距今年代久远,古今语言差异较大,虽注疏版本众多,其解释尚有扞格难通之处;又鉴于东西方语言及哲学体系等多方面差异,使得典籍外译这一工作难上加难。这也引起了翻译研究者对庄子英译的重视,有众多学者对《庄子》的各个英译版本做过研究:复旦大学的徐来研究了《庄子》从1881年到2000年之间一百余年的英译版本,从文化、文学两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典籍英译过程中的一些共同现象和问题;北京大学的姜莉于2013年在《庄子英译:审美意象的译者接受研究》一书中,针对典籍英译中的美学和译者接受论展开研究,系统解读了《庄子》英译的意象,并对典籍英译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还有其他学者针对某个译文片段研究,但大都集中于对其英译历史的回顾总结;从阐释学、译者分析等角度对各个版本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或是结合道家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来进行《庄子》英译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从文化视角和哲学视角研究译本。

为响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典籍外译的关注度不断增强,不遗余力地为提高中国软实力做贡献,但还鲜有学者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典籍翻译的传播。笔者拟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以《逍遥游》三个英译本为研究案例,探索如何实现模因的有效传递,增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辐射力。

二、模因论与翻译

模因论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演变而来,以进化论为基础来解释文化进化的规律。1976年,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首次在《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

)中提出了“模因”的概念,该概念用来描述类似基因的文化信息传播单位。2003年,中国学者何雪林和何自然首次将其翻译成“模因”。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道金斯指出:“模因是文化进化的一个单元,它从一个人的大脑移动到另一个人的大脑。这个过程是从广义的角度可以称之为模仿,也就是说,模因是指人们在某个文化领域中相互模仿,进而传播的思想”。生物学依靠遗传和进化来延续生命的基因。生物个体本身是基因存活的机器,在生物学中被称为宿主。与生物类似,文化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继承和进步来延续其文化基因,并且也需要宿主。不同的是,基因通过基因库中的细胞一代一代地纵向传播,而模因可以在文字与人脑之间传播,亦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既可横向亦可纵向传播。在整个模因的传播过程中,人类是最便捷、有效的机器。

1997年,在《翻译模因》(

Memes

of

Translation

)一书中,英国学者彻斯特曼(Chesterman)将模因论引入了翻译研究。他把翻译研究称作是模因论的一个分支理论,把翻译理论的概念、策略、规范和价值观等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在探索翻译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他发现翻译模因的生命力各不相同。从模因的角度来看,翻译理论的演变过程本身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也通过翻译来传播。翻译模因的传播与基因的进化适者生存的道理一样,那些高质量的、被读者广为接受的模因不断被复制传播,而另一些缺乏影响力、不能有效传播文化的模因就逐渐被淘汰。

21世纪初开始,国内学者也逐渐将模因论引入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中:马萧将外语翻译教学与模因论结合起来,根据翻译模因论和周期论,指出外语翻译教学的实质是在文化区域内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何自然总结了模因对教学、翻译和文化方面影响;张莹提出,根据模因的传播来看,成功的翻译是模因的新载体使新宿主通过转换后的语言成功解码模因,从而使外来模因得到广泛传播。中西学界对于模因论在翻译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类:模因翻译理论介绍与评述、模因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模因论对外语翻译教学的启示。虽然模因翻译理论对外语翻译实践指导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都是应用于商标、广告语、习语等方面,以模因理论来分析中国典籍英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故本文将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选取《逍遥游》前半部分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案例对比的研究方法,对理雅各、华兹生和汪榕培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从所选词语的概念意义与文化意象来看,哪个译本更有助于道家文化意象模因的传播?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才能使文化意象模因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三、 《逍遥游》三个英译本

(一)研究案例介绍

《逍遥游》首先通过对大鹏,学鸠、蜩等小动物的比较描述来阐释了“小”“大”之分。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无论是不擅长飞行的学鸠和蜩,还是可以借风翱翔至高达九万里的大鹏,甚至是能乘风而行的列子,都是“有所待”但不自由的,从而进一步引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文章结尾,以惠子和庄子之间的“有用”“无用”之间的辩论,来解释不为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概念新颖,想象力丰富怪诞,字里行间流露出浪漫的精神。庄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汪榕培将其概括为“以道为本”“万物齐一”“自然无为”“逍遥而游”四个方面。

在众多英译版本中,笔者选取了理雅各(James Legge)、华兹生(Burton Watson)和汪榕培三人的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理雅各对中国古典著作研究颇深,先后把《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左传》等中国文化典籍译成英文。《庄子》的译文收录在《东方圣书》(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中,其中《庄子》部分在1891年出版。对道家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后,理雅各才动手翻译,他的译文力求忠实原文,在必要的地方还有很多注解。1964年,华兹生译本《庄子菁华》(

Chuang

Tzu

Basic

Writings

)出版后,《庄子》的全译本(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

)于196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年哥伦比亚出版社再版该译本,书名改为(

The

Complete

Works

of

Zhuangzi

),这也是目前为止公认较好的译本。本着让《庄子》以真实面貌走出东方、走向西方,努力吸收我国学者在庄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各项新成果,争取把这些成果反映到译文中的目的,汪榕培于1999年重译了该著作,这也是第一部由中国译者完成的全译本,译作收录在《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中。其翻译的目的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相吻合。该作品的英文译本增强了中国经典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庄子》全篇译本数量较多,笔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逍遥游》中的前半部分,以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三位译者的译作作为案例分析,以求管中窥豹,探索不同翻译策略对文化模因传播的影响。

(二)译例分析

1.地点与人物考证与翻译

《逍遥游》中出现了很多人名地名以及书名,或虚或实,皆为中国文化特有,在翻译过程中这些名称的正确传递至关重要。

例1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该句中“北冥”一词的译法在三个译本中不尽相同。理雅各译为:the Northern Ocean;华兹生译为:the Northern Darkness;而汪榕培译为:the North Sea。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对“北冥”的释文为“本一作溟,北海也”;刘文典《庄子补正》疏曰:“溟,犹海也,取其溟漠无涯,故为之溟。东方朔十洲记云:水黑色,谓之冥海,无风洪波百丈”。由此可见,“北冥”意为北海,而由于大海浩瀚,海水深远幽暗。《说文解字详解》对“冥”的解释为“冥,幽也”。因此“冥”可英译为dark, deep或obscure。但华兹生将大海的其中一个特点darkness代替大海,将“北冥”直接译为the Northern Darkness则不是最佳选择。而理雅各将其译为the Northern Ocean也有引起误解之嫌,据《英汉大词典》(第二版)释义:ocean 1.洋(指地球上的四大洋之一); sea:大面积的盐水区域,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并围绕着其大洲和岛屿, the North Sea北海,The Caspian Sea 里海。根据庄子注疏,“北冥”为“北海”,此北海乃中国境内的北海,并非四大洋之一,故汪榕培版本the North Sea更为合适,在忠实地传达原作意思的同时,翻译中国特有词汇时尽量采取了直译和异化的方法,使得中国文化意象模因更好地传播。

例2 原文: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2.哲学思想的传递

翻译《庄子》,首先要理解庄子的思想,原始作品可以被视为具有作者文化和思想背景的模因整体,作者的想法是核心模因,其他模因也可反映出作者的文化背景。首先应进行正确的翻译,才能确保思想的核心模因能够传达无误。

例3 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该句传达《逍遥游》的中心思想,意为:列子乘风而行,虽然能免除不行,但还需要凭借外物。如果可以乘“天地之正”,能够驾驭“六气之变”,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中还需要什么凭借呢?对于“天地之正”“六气之变”的翻译值得商榷。郭象对其的解释是:“天地是万物的总名。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然以自然为正,所谓自然者,不为才能称之为自然者。所以大鹏能展翅高飞,斥鴳、椿木、朝菌在自己的认知内所做之事,其实都是自然之所能。所以要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御六气之变,就是游变化之涂”。而最早对《逍遥游》中“六气”做出注解的是西晋史学家司马彪。司马云:“阴、阳、风、雨、晦、明也”。这一解释得到了后代多数学者的认同,如:宋林希逸、清王先谦、近人陈鼓应皆从其说。在庄子看来,气产生于“芒芴之间”,也即“恍惚之间”。“芒芴”就是宇宙的原初状态,没有物的存在,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的“无”。理雅各译文把“天地之正”译为 “heaven and earth in its normal operation”(天地常规的运行),是把天地自然描写成一个靠人类操作才能完成其常态或变化的事物,而把“六气之变”译为“the six elemental energies of the changing (seasons)”,主要是说其季节更迭、四季变换。华兹生译文把“天地之正”译为“the truth of Heaven and Earth”,“天地之正”理解为天地的真谛也无可厚非,但把“六气之变”译为“the changes of the six breaths”则有待商榷,据《英汉大词典》(第二版)所释:breath确有“元气,空气”等意思,但此处的“六气”并不是简单的“元气”或“空气”,华兹生的翻译版本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六气简化成了每天呼吸的空气。而汪榕培分别将其译作:“the true course of heaven and earth”和“the six vital elements of yin, yang, wind, rain, darkness and brightness”,该译本对原文思想的理解较为到位,把“天地之正”译为“天地自然之道”,而翻译“六气之变”时,直接增译,把“六气”的内涵翻译出来,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

例4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是指主体不被万物所羁绊,取消万物与我的对立关系,使万物处于自由的状态。郭象云:“无己,故顺物,顺物而至矣”。“顺物”就是取消万物与我是紧张对立关系。而三人的译文都采取了直译,把“至人无己”译为“The Perfect man has no (thought of) self (理雅各)”; “the Perfect Man has no self(华兹生)”和“The perfect man cares for no self(汪榕培)”,也就是说完美的人不考虑自己,并未传递出庄子所言:主体与自然处于和谐自然,万物与自我融合的境界。“无功”在三个译本中均被译作“no merit”。“功”,最初指个人在社会中取得的某项成绩,对国家做出的某种贡献,是动作主体的表现在他人眼光中的反射,也是道德对人的约束,人一旦有“功”就会使其失去本性,违背真道。“神人无功”的特点体现在《逍遥游》下文中对姑射山神人的描述中,“神人无功”并不意味着放弃“功”,也不意味着排除其“有用”客观效果的存在。实则 “神人”无为而又无所不为,虽“功”在千秋,却又无“功”可见。故译为“The Holy Man’s merits are eternal but invisible”是否能真正传递出庄子对“神人无功”的表述?郭象对“圣人无名”的解读如下:“圣人者,物得性之名耳,未足以名其所以得也”。名称只是万物的符号,只能被命名,而不能被表明其内在含义。因此,名称实际上使对象远离其本质。三个版本的译文都只注重了形式上与原文的对等,却离庄子哲学的真谛有一定距离。如果这一模因在最初的同化阶段就发生了偏差,再经历记忆、表达和传播过程,与其本意就相去甚远了。庄子思想发端已久,虽句式简单,实则内容深奥,如何在翻译时兼顾语言上的对等,又不舍其思想,增强庄子哲学思想模因的生命力还有待探讨。

四、结论

在模因论视角下,典籍英译是源语模因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跨文化自身复制的实践活动,应遵循着文化进化的规律。具体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是在模因生存性和目的性的合力作用驱动下,日益完善的递进性进化过程,需要经历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选择、竞争和适应等阶段。随着译者不断努力,中国典籍译本推陈出新,经过竞争与淘汰,这些经典的文化意象已经形成了模因综合体,它们的内涵和特征将充分展现给西方宿主,并逐步实现它们完美再现和传播的目的。

从道家文化意象这一核心模因的有效传播来看,《逍遥游》片段的三个英译本中,整体上,汪榕培译本比其他两个译本略胜一筹。作为中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汪榕培深谙中国文化以及庄子的思想,其译文流畅自然,典雅中不避口语,原文拗口处则译文拗口,原文玄妙处则译文玄妙,原文幽默处则译文幽默。虽也有误译之处,但整体对文章的翻译较为精准,有益于推进中国典籍文化向外传播。理雅各对英文的把握十分精准,对中国古典著作的研究也有深厚的功底,他的译文力求忠实于原作,在必要的地方还有许多注解,其后的各位译者在研究《庄子》时或多或少都要参考他的译文。但主要缺陷在于过于直译,缺乏应有的文学色彩。作为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在翻译过程中,理雅各也难免会受其自身所信仰的宗教哲学影响,导致译文在庄子哲学思想的传达上略有偏差。华兹生的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英文表达十分地道,多用归化策略,故在西方国家的接受度较高,但对中国文化意象的考证和哲学思想的理解有所欠缺,如此庄子的思想不能被完整传递,这个核心模因在翻译过程中便缺失了。

翻译策略上,由于译者所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他们对源语文化解读也不尽相同,译者作为源语文化模因的宿主,对模因的解读与翻译将影响到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就该著作而言,英译的目的就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使西方社会更多地了解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文化。在模因传播的早期,归化策略必不可少,因为在初始阶段,目标语言读者仍不了解该模因背后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解码和吸收文化模因也相对困难,使用归化策略可以提高目标语言文本的可读性和目标语言读者对外国文化的接受度。

随着中西方交流日渐频繁,文化逐渐融合,应当在考虑读者接受度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异化,以求中国文化意象模因更好地在国际范围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