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河文化视角谈皖北振兴

2021-03-08 10:30程必定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程必定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肥 230051)

皖北地区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市,2019年国土面积42 2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41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0.2%、44.6%,在全省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经济欠发达,2019年皖北6市生产总值10 864亿元,只占全省的29.3%,人均GDP为38 648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6.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发展,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全省战略,皖北6市也在积极探索加快振兴的路子,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试从文化视角谈谈皖北振兴问题。

一、厚重的淮河文化为什么缺乏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在1990年首提“文化是软实力”的命题后,很快被全世界的学界、政界和商界接受,并都努力培育和发展这种软实力,助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也是如此,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30日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皖北地区有厚重的淮河文化,可以说,提高淮河文化的软实力,也关系皖北振兴的实现。

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安徽南北,把全省分为北、中、南三个自然区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三个自然区域形成了风貌各异的地域文化:即北部的淮河文化、中部的皖江(即长江安徽段)文化和南部的徽州文化。三大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世代传承,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历史渊源及其影响力看,皖北地区的淮河文化是最厚重的,更有大量的历史文化亮点。如在今蚌埠一带出现的公元前21世纪初的涂山文化,源起于大禹在涂山娶妻生子三过家门而不入,并召开诸侯大会确立天下共主的史事。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夏之兴涂山”,柳宗元更在《涂山铭》咏道:“涂山岩岩,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反映了涂山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初曙,在中华远古文明及国家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又如,在涡淮流域出现的道家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老子、庄子到西汉时期的刘安,一脉相承,又各有发展,使皖北地区成为天下道源。汉代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丰碑,影响深远。更有大量世代相传的乡土文化,成为淮河流域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但在今天,这些厚重的淮河文化或是封存在图书馆、博物馆里,或是传颂在学者们的著作中、历史教师们的课堂上,或是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和长者的回忆中,在现实发展中并没有显示出软实力。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文化成为软实力,是以硬实力为条件的,这个“硬实力”就是经济实力。比如,美国的建国史至今只有244年,文化一点也不厚重,但美国的文化就有很强的软实力,主要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科技强国,有经济“硬实力”作强大支撑,他们的文化在全世界通行无阻,甚至强迫其他国家和民族接受他们的“普世价值”;而印度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但印度的文化并没有显示出软实力,就是因为印度经济欠发达,没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为支撑。旧中国也是如此,男人的辫子、女人的小脚被很多西方列强视之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欺凌中国人民,藐视中华文化,就是因为旧中国积贫积弱、经济落后。在当代世界,可以说凡是经济落后的国家或民族,即使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文化也谈不上有软实力。

皖北地区也是如此,最为厚重的淮河文化缺乏软实力,根本原因是经济欠发达。由于自然地理和发展基础的不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总是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早在2001年就作出“加快皖北地区振兴”的决定,并采取有力措施支持皖北发展,但并没有改变皖北地区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局面。2019年与2000年相比, 皖北6市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例增加了1.3个百分点, 但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却下降了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更下降了3.6个百分点﹙见表1﹚。可以说,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是厚重的淮河文化缺乏软实力的根本原因。

表1 皖北地区主要指标与全省的比较﹙2000-2019年﹚

本表皖北地区的范围为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等6市。人均GDP占比是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程度。资料来源于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2019年数据来源于《皖北6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实际上,厚重的淮河文化在历史上也曾显示出巨大的软实力,重要原因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都走在同时期华夏大地的前列,有经济实力的孕育与支撑。如以涂山文化时期为例,那里就是古代中国最先由采集狩猎时期向农耕社会转型的地区,经济在同时代是最发达的,《诗经》之《国风·周南》第一句所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生动场面,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了淮河流域农耕社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荣程度。而农耕社会最怕水祸,所以才有大禹治水、涂山盟会和华夏文明的初曙。又如,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耕社会对水利的迫切要求,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走在同时期的世界前列,最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公元前630—593年﹚在今寿县境内兴建的芍陂﹙现称安丰塘﹚,灌溉良田万顷,比著名的四川都江堰早250年,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先进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所以,楚国建都于寿春,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寿春是“大都市”。而大都市不仅会带来商贸发展,有留至今日的“鄂君启节”为证,更培育和养成了大批人才,所以,淮河流域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管仲、鲍叔牙、老子、庄子、文子、甘罗等大批杰出人才,在两汉三国时期又出现了刘邦、萧何、周勃、樊哙、曹操、曹丕、曹植、华佗、刘安等诸多历史人物,他们都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发挥软实力的巨大作用,多方面深层次地推进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直到北宋末年黄河夺淮前,淮河流域都是我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如有学者研究过,在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淮河流域所属的河南道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量为22 467 641石,占全国的27%,居当时唐辖10道第一。所以,在北宋以前,淮河流域民间就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说,经济的“硬实力”对淮河文化的软实力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南宋以后,淮河流域的经济渐渐衰退了,淮河文化的软实力也就随之衰退。

二、抓住“水文化”特质,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的软实力来源于文化的特质。提升任何地域文化的软实力,都要抓住其文化特质。淮河文化的特质是什么,如何抓住淮河文化的特质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是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淮河文化源于淮水,体现淮河文化的精华如水一般的飘逸、透彻、浩阔,可以说,淮河文化具有“水文化”的物质。因为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艺术等具有方法和工具性质的部分,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交流和社会管理中世代积累传承而历史形成的。作为地域文化,更是人们依托当地的自然、地理、资源、环境诸客观条件,在求生存、图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集体创造、共同认可又自觉传承的。淮河是淮河流域的母亲河,淮河流域的人们世世代代在求生存、图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离不开淮河,在与淮河的交处中受到水的启发,既以水的天然特质识理、悟道,累积成意识形态性质的淮河文化,又在发挥水的作用功能趋利避害中学习生产和生活的方法,累积成方法和工具性质的淮河文化。前者的集大成者,是源于淮河流域的道家文化,以水识理,以水悟道,人们从亲身的感受中易于理解、愿于自律、乐于传承。庄子所著《南华经》,其道其理如同水一般的飘逸、透彻、浩阔。美国的道家研究会,干脆就以水的符号作为研究会的徽章,直接表达道家思想的水文化特质。

在安徽省,也有一些学者将淮河文化的特质概括为“水文化”,代表性的是阜阳市政协原主席丌龙的摡括。2005年11月20—22日省社科联与阜阳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淮河文化研讨会上,他提交的论文《试论淮河文化的水文化特质》对此做了较系统的阐述,认为“一脉佳水,是淮河文化之源;淮夷弄水,是淮河文化之神;先哲论水,是淮河文化之智;名士咏水,是淮河文化之韵;淮人乐水,是淮河文化之本”。我十分赞同这个概括,但针对南宋以后的情况加了两句:“淮水之灾,淮河文化之衰;淮水之治,淮河文化之兴”,主要是强调治淮与淮河文化兴衰的密切关系,因为治淮实践也是淮河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从2600多年前春秋时期孙叔敖治淮兴建的芍陂,到1991年阜南王家坝的抗洪精神,无不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循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接受中外培育文化软实力的成功经验,在新时代突出“水文化”特质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需要明确一条主线,那就是: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要与提升淮河流域经济的“硬实力”密切结合,避免出现文化与经济“两张皮”的脱节问题,既要发挥水文化特质推进流域经济发展,又使流域经济能为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形成双向促进的发展主线。这样,从文化层面看,就要提高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文化含量;从发展层面看,就要发挥文化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这条主线出发,淮河流域应探索构建“文化+”的发展模式,文化与经济密切结合,淮河文化的软实力和流域经济的“硬实力”都会提升,会把淮河流域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质的现代化美丽新家园。

抓住这个发展主线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需要从“水文化”的特质入手。这就要研究什么是“水文化”的特质,淮河流域的“水文化”究竟有哪些特质。

所谓“水文化”的特质,是指从水的自然形态、作用功能中提炼出来的那些感悟和启迪人的文化功能。水的自然形态是其“形”,而水的文化功能则是其“神”,来源于水的各种各样的“形”,能形成给人以多种多样感悟、启迪的“神”,形成水的文化功能,在文化的精神层面反作用于人,激励人们发展经济、改造社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培育和提升 “硬实力”。因为“形”是自然的,“神”是文化的,对水从“形”到“神”的提炼,是文化层面对水作用的升华,从而显现出“水文化”特质。

“水文化”特质虽然是从文化层面对水特质的升华,那么,“水文化”特质就具体表现为水的文化功能。水的文化功能有很多,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概括,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主要有“智、容、动”三大文化功能。

所谓“智”的文化功能,是指水具有开启人们智慧的文化功能。在古代中国,诸子百家都认为水有这种文化功能。比如,易学家提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就认为“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些千古名言,都反映出道家、儒家对水有“智”文化功能的认识。以后的人们更是以水开启智慧,有了水运、水产、水电、水疗、水泳、水土保护、水上旅游等,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所谓“容”的文化功能,是指水具有开阔人们胸怀的文化功能。中国历史上的诸子百家,也从不同角度对此有许多经典的描述。比如,战国时期的告子就以水为例主张人之性无善无不善之分,认为“性,犹水湍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管子赞美水“柔而不争”,是博大的包容;兵家则以水的自然特征说明战略战术,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或“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现在的人也常说“海纳百川”,提醒人们要心胸宽阔,有容人之度。

所谓“动”的文化功能,是指水具有激励人们奋斗的文化功能。水是流动的,中国古代圣贤很早就对水的“动”赋予很深的文化功能。如道家认为,“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把水的流动性纳入宇宙演化之中,认为天地和万物之生都有水的关键作用,是对水具有“动”的文化功能的原创性理解;孔子在川上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以水的流动表示生命易逝,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以后的人们,更对水“动”的自然动能赋予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如作为统治者的唐太宗甚至说过“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既是敬畏水的力量,又是激励人们的奋斗。

把“水文化”特质分解为“智、容、动”的三大文化功能,就容易认识“水文化”特质,淮河流域的人们也就能够准确抓住“水文化”特质,培育和提升淮河文化的软实力。

三、增加文化含量,推进皖北振兴

要使厚重的淮河文化形成软实力,需要有流域经济“硬实力”的支撑。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看,在新时代,提升淮河流域经济“硬实力”,不仅要提高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更要注重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而且,从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看,淮河流域的文化比技术更为厚重,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更具有现实性。皖北地区作为淮河流域的重要部分,推进皖北振兴,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新时代,对一个区域来说,没有文化含量的经济肯定是低质量的经济;对一个产业来说,没有文化含量的产业肯定是夕阳产业;对一个产品来说,没有文化含量的产品肯定是低端产品。从这几个层面看,以文化因素提升皖北经济的“硬实力”,又以经济“硬实力”支撑文化软实力,是皖北振兴这个主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能把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就是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以“文化+”推进皖北振兴。

皖北地区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以“文化+”推进地区振兴,应该抓住“水文化”特质,以“智、容、动”的三大水文化功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文化赋能,加快皖北经济发展,既增强皖北经济“硬实力”,又培育淮河文化的软实力。

第一,在发挥淮水“智”的文化功能方面,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为基础,增加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我们已进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每个地区、每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发展的机会。皖北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人口劳动力众多,在党和政府鼓励“双创”的条件下,皖北地区发展的机会很多。而要把发展机会变为现实,人们不仅要勤劳,而且还要有智慧。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反映人们智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人口的文盲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而这两方面却是皖北地区的短板。如2017年,皖北6市中的三个人口大市亳州、宿州、阜阳,人口文盲率不仅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更居于全省前3位;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不仅都低全省平均水平,更居于全省后3位;蚌埠、淮南、淮北三个工业城市的前一个指标和淮南市的后一个指标在全省也处于中等位次﹙见表2﹚,反映皖北地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养不高。针对这个问题,就应注重发挥淮水“智”的文化功能作用,大力发展皖北地区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培育浩浩荡荡的有文化的劳动大军、有技能的人才大军、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大军,以提高人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为基础,增加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

表2 皖北6市人口文盲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全省的比较﹙2018年﹚

第二,在发挥淮水“容”的文化功能方面,以开放包容心态为主旋律,增加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皖北地区是后发地区,长期以来受“虹吸”现象的影响,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大量地流向发达地区,是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凹地”、厚重的淮河文化缺乏软实力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就要发挥淮水“容”的文化功能作用,主动开展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和承接产业转移,从外部引进先进要素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以开放包容心态为主旋律,增加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培育反“虹吸”功能,推进皖北振兴。如今,皖北地区不仅交通发展很快,在地面上已形成联通全国的高速化交通网络,而且,信息化也发展更快,在天空上已形成联通世界的泛在物联网络,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条件更好,特别需要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对待“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区位优势,通过真诚的合作抓住来自四方的发展机遇,营造“左右逢源、广泛结缘”的发展局面。2018年我省已整体加入长三角,2019年10月皖北6市也都全部加入长三角城市协调会,皖北地区应更注重发挥淮水 “容” 的文化功能,主动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潮,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建设有活力、高水平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带动皖北振兴。

第三,在发挥淮水“动”的文化功能方面,以主动作为的奋进精神为引领,增加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一方面,皖北经济尽管发展滞后,但也有诸多独特的优势,每个市、县乃至一些乡镇,都有自己的长项,有的产业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如农业、煤炭、电力,更有很多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已有很高的占有率,因此,要以抓住特色,主动奋进,敢做单打冠军,形成知名品牌,在市场上传播皖北的区域形象。另一方面,因为皖北经济已经发展滞后,就不能忽视速度,对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同时发力,既不能小富即安、故步自封,更要抓住市场机会,发扬皖北人敢作敢为的优良传统,在确保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基础上,争取某些领域的发展速度走在全省前列,某些方面的改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近年来,在全国和全省经济增长趋缓的大形势下,皖北地区特别是亳州、宿州、阜阳3市的经济增速都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有的增速在省内还居于前列,是很好的迹象,体现了淮水“动”的文化功能。但加快发展速度必须特别重视效率,深化改革必须特别重视效能,实现有效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速度,推进有效能、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如此,淮水“动”的文化功能在皖北大地得到新的弘扬与释放,以主动作为的奋进精神增加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含量,皖北崛起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