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霞 赵洪玲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基础学科,其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计算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符号、法则、概念的元素进行分析整合、运算处理的一种必备能力,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了解问题的中心点,这对学生解决问题、处理难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4-0077-02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Ability in the New Period
(Lianchi school,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WU Hongxia ZHAO Hongling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basic subject with strong logical think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ts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abilit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ability of calculation is a necessary ability for students to use the elements of mathematical symbols, rules and concepts for analysis, integration and operation.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 can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mathematical concepts, to understand the center of the problem,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olving the problem and dealing with the difficult problem. So, how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athematical computing ability. In view of this question,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ombined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o carry out research on it.
【Keywords】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 Calculation Teaching; Calculation ability
目前,在部分地區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存在计算偏差、正确率不高、方法运用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本文从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当前小学生数学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方法四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知识大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需要学生从文本数据中找到适合的理论和法则,而这一过程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够多元化的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是一个阅读、分析、思考、书写、整理为一体的认知过程,其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在认知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进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当前小学生数学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计算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施细节进行把握、分析,发现当前计算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兴趣不足。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驱动力,其计算兴趣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保持高效的计算状态,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力。第二,思路单一。计算是一个多元开发的学习项目,对学生的智力培养、思维引申、架构搭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计算教学中,部分学生在问题解析中存在思路单一的现象,无法全面考虑或多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进而影响计算效率和学习效果。
三、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情况展开分析,主要体现在这几点原因:第一,教学引导不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大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以自我讲授为中心,导致学生在计算分析、认知理解中存在被动学习的现象,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升产生较大阻碍。第二,教法运用不足。对于正处在认知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其教学方法的运用尤为关键。但在当前的教学实施中,部分教师依然存在“老套路”“单一化”的现象,缺乏多样实施的发展思路,导致学生在计算分析、问题解答中无法达到发散、拓展。
四、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计算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为基础,引入不同的生活问题,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如在“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基本了解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位置关系以及辨认方法,为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我利用多媒体投影功能,将学校周围的俯瞰图投影到大屏幕之中,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建筑物方位进行表达,如“图书馆位于操场的什么位置?”“文化廊的正北方向是哪里?”等,既能保持学生积极的参与热情,还能让学生在知识运用方面得到加强。
(二)从例题入手,明确学生计算方向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从例题入手,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帮助学生找到关键要素,明确其计算方向,这对学生计算思路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如在“美丽的结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讲解时,“王老师和19位同事去面馆吃饭,每人点了一碗30元的牛肉面,请问一共要付多少钱?”部分学生在看到题目后,迅速写出计算流程19×30=570元(×)。弄清题目、把握方向是计算解决的关键。题目中是人物信息是“王老师和19位同事”,数据信息是一碗30元,需要求出总共的价格。对此,我们应明确人物数量19+1=20人,最后算出总价20×30=600元。通过对例题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不仅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路,而且学生在语言把握上得到加强。
(三)从方法入手,丰富学生计算思路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从方法入手,灵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看问题,拓展不同的解析方式,这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起到催化的效果。如“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例题“星星批发站有48袋果冻,其瓜子的袋数是果冻的16倍,如果将这些瓜子平均送到6个超市的话,每个超市能送多少袋?”结合题目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解法一:从瓜子数量入手。瓜子的袋数是果冻的16倍,即48×16=768袋,将这些瓜子平均送到6个超市,即768÷6=128袋,每个超市可送128袋。解法二:从倍数关系入手。将48袋果冻看作单位“1”,送到6个超市,即48÷6=8袋,结合瓜子与果冻之间的倍数关系,即8×16=128袋,每个超市送128袋。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运算思路,而且学生的计算视角得到拓宽。
(四)从错题入手,巩固学生计算基础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错题入手,引入一些典型的错误问题,重新分析,深入探究,合理指导问题要素,科学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达到巩基提质的目的。如在“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错题“面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一定相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0平方厘米,也就是6平方米。(√)”对这两道错题进行分析,其共同点是学生对其基础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不足,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转换等。对这一问题,我将着重加强学生对基础概念和数量关系这方面的学习,并转变问题形式,如“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周长一定相等。(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分米,面积是16平方分米。( )”等,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
综上所述,通过从日常生活、课堂例题、解析方法、错题资源、计算习惯等方面入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保证学生的计算效果,而且学生在运算思维、方法导入等方面得到加强,有助于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参考文献:
[1]季清华. 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英语学习[J]. 校园英语, 2012.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