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研究速效救心丸疑似过敏影响因素

2021-03-07 07:05谢蓓莉健谢雁鸣孙粼希赵福海王
中成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救心丸频数速效

谢蓓莉 吕 健谢雁鸣∗孙粼希赵福海王 欢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3.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北京 100872)

速效救心丸为《中国药典》 记载的第一个纯中药滴丸制剂,被称为“中华第一滴丸”[1],其主要组成药物为冰片、川芎等,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功效,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2]。该制剂临床应用广泛,除了治疗心血管疾病外,还能缓解偏头痛等多种痛证[3]、内服外敷以治疗带状疱疹[4]等。

临床用药安全的主要挑战之一是药物不良反应,而药物过敏反应作为其特殊类型,发生率占了1/6[5]。药物过敏不仅可能导致皮疹等皮肤损害,严重者还可累及心脑等重要脏器,甚至引起休克死亡,危害性较大,需要临床工作者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新发症状,快速准确地查明病因,以便及时正确地处理[6]。

虽然关于速效救心丸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报道较少,但仍存在,如河北省文安县卫生局曾报道过因服用该制剂出现皮疹低烧的案例[7]。对于速效救心丸这类临床常用药,其应用越普遍,意味着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证实是一种低偏倚、高效益的研究方法[8],较适合研究药物过敏反应机制[9]。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分析速效救心丸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

1.1 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HIS 大型集成数据仓库,共检索到37 家三甲医院HIS 系统收录的2001 年至2015 年住院病例,与ID 号核对去重后,共有23 575 例纳入分析。

1.2 定义

1.2.1 疑似过敏反应界定 从开始使用速效救心丸到停用该药的时间范围在0~24 h 内,停药后24 h 内使用抗过敏药物(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地塞米松、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葡萄糖酸钙等16 种),用药前与用药过程中均未使用抗过敏药物,并剔除24 h后仍使用抗过敏药、24 h 后重新使用速效救心丸者。

1.2.2 可疑过敏因素界定 ①合并用药为剔除“1.2.1”项下抗过敏药物后的频数前30 位者;②基础疾病以西医为主,选择慢性疾病作为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2 方法

2.1 类型设计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2 人群分组 将HIS 中使用了速效救心丸分为过敏组(使用速效救心丸,并且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人群)、对照组(使用速效救心丸,并且未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人群)。对照组选择方法为在性别相同、年龄不超过±5 岁的匹配条件下,按1∶4 比例对使用速效救心丸,并且未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人群进行匹配。

2.3 指标观察及可疑过敏因素分析 主要观察年龄、性别、入院科室、入出院西医诊断等患者基本信息和可疑过敏因素。纳入分析的可疑过敏因素共6 个,分别为合并病(频数前30 位)、合并用药(剔除“1.2.1”项下抗过敏药物后频数前30 位的)、年龄分段、性别、住院天数分段、单次剂量分段,并且作为匹配条件的年龄和性别不再纳入分析。

2.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通过SAS.9.2 软件进行处理。系数的解读参考各变量的“对照”,系数为正表明在该条件下相对于“对照”,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大,系数为负则恰好相反。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纳入病例 根据“1.2.1”项下界定标准,发生过敏反应的有179 例,未发生过敏反应(对照组)的有23 396例,再按“2.2”项下方法匹配,最终纳入896 个数据。

3.2 基本信息 179 例过敏患者入院方式以门诊为主,入院病情为一般者占47.95%(82 例);入住科室以心内科、综合科、神经内科为主,占比分别为30.17%、7.82%、5.59%,频数分别为54 例、14 例、10 例;年龄集中在65~80 岁;性别差异不大;西医诊断频数及占比排前三的分别为高血压(73 例,10.77%)、冠心病(79 例,11.65%)、脑梗死(42 例,6.19%)。

3.3 Logistic 回归分析

3.3.1 合并疾病 表1 显示,在使用速效救心丸患者的合并疾病(频数排前30 位)中不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数值,故常见的合并疾病与发生疑似过敏反应无显著相关性。

表1 合并疾病对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

3.3.2 合并用药 表2 显示,速效救心丸合并硝酸异山梨酯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小(P<0.05,系数<0),并且未发现疑似过敏反应危险因素的合并药物。

表2 合并用药对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

3.3.3 住院天数、疗程分段、剂量 表3 显示,当使用疗程在8~14 d 或15~28 d 时,患者使用速效救心丸更容易发生疑似过敏反应。

表3 住院天数、疗程分段、剂量对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

4 讨论

4.1 可疑性过敏反应机制 川芎、冰片是速效救心丸的主要组成成分,两者均被报道过有患者服用后出现皮肤损害等过敏症状[10-11]。速效救心丸虽然仅由上述2 味药材组成,但仍与组方汤剂一样有着丰富作用靶点和机制的特点,现有研究仍不能确定引起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确切原因,可能是因为川芎提取物中川芎醇提、氯仿萃取成分使患者发生Ⅰ型过敏反应,又可能是冰片内砷量过高,超过人体的耐受值(大于2% /g),抑或是两者协同作用[11]。

4.2 疗程过敏机制 疗程分段8~14、15~28 d 是导致速效救心丸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影响因素,药物服用时间都超过了7 d,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翁维良主任曾归纳过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16 种原因,其中就有用药时间过长[12],可能是导致该药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但也不能忽略另一种可能性——迟发性过敏反应,相较于立即性(即速发性)而言,它因存在或长或短的潜伏期而更为隐蔽,查找原因时也因时间较久远而更困难[13]。目前,尚无明确研究能证明以上2 种可能性的正确性,今后需继续对此进行研究。

4.3 合并用药分析 中西药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减少用药量和不良反应,并缩短疗程[14]。本研究发现,合并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是速效救心丸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保护因素,即可能是两药合用时药效增强,快速缓解患者不适,避免疗程过长这一危险因素。另外,不排除硝酸异山梨酯自身某种药理机制能抵抗中药过敏的可能,在查阅文献时发现,合用该药物是多种药物发生疑似过敏反应的保护性因素,如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15-16],其作用原理值得深入探究。

4.4 真实世界研究药物安全性的优势及局限性 真实世界研究理念具有多种优势[17],一是速效救心丸疑似过敏反应临床少见,而真实世界样本量较大,可为本研究的实现提供了前提;二是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接受,伦理方面的可行性较高[18]。但不能忽略的是,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突出问题之一[19],故所得出的结论仍需今后进一步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进行证实。

4.5 研究意义 速效救心丸说明书上并未详细描述其过敏反应的表现及注意事项,其原因一是相关临床报道较少,二是中成药在此方面大多有所欠缺。因此,本研究既能指导临床更安全地使用速效救心丸,又能丰富关于该制剂过敏的资源信息,为后续深入考察其过敏机制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救心丸频数速效
如何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不同杀螨剂对柑桔红蜘蛛速效与持效性防治田间试验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频数和频率
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经济性比较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山地果园红壤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豫中植烟区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