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黄制剂处方渊源、剂型沿革、质量控制、现代药理的研究进展

2021-03-29 22:15范建伟邱大伟李艳芳李蔚群关永霞张贵民
中成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剂型绿原黄芩

范建伟 邱大伟李艳芳 李蔚群∗关永霞张贵民∗

(1.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6;2.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临沂 276006)

作为现代中药复方制剂代表,银黄制剂由金银花、黄芩2 种药材提取物组成,药简力专,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等外感性疾病,能清热解毒、疏风利咽、抗菌消炎,成为应用广泛的抗感染中药制剂[1]。该制剂较早以注射剂、片剂应用,创始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2],随着剂型研究的不断进展,目前上市产品有注射、口服两大剂型,涉及注射剂、片剂(包括含片、含化片、咀嚼片、分散片)、丸剂(包括滴丸、含化滴丸)、胶囊剂(包括软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2015 年版《中国药典》 收载银黄片剂、颗粒剂、口服液3 个口服剂型,并均以绿原酸、黄芩苷为指标性成分进行质量检测控制。本文对近60 年来银黄制剂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系统检索梳理,从处方渊源、剂型沿革、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该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其后续深入考察及应用提供参考。

1 处方渊源

20 世纪50 年代末,国内医药界针对中药方剂用量大、服用不便等情况,取长补短,积极探索“中西结合”“中药西制”的剂型改革之路。基于当时国内抗生素紧缺现状,上海华东医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组成协作组,从中医经方名家夏仲方先生(1895—1968)开具的10 张抗菌消炎处方中筛选并确定出银黄汤(又名复方银黄汤),并依据此方于1960 年试制成功了当时国内第1 个复方中药注射液——“抗601”注射液,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疾病治疗,取得了与消炎药相似的疗效[2-3]。银黄汤以《伤寒论》 中泻心汤为基本方,参考相关文献及临床用药经验,又增加了金银花、连翘、黄柏,但限于当时黄连供应紧张,遂以板蓝根代替,故抗601 处方由金银花、连翘、黄柏、大黄、黄芩、板蓝根6 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作用[2,4]。

抗601 注射液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精制而成,早期鉴于处方药味较多、成分相对复杂,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仅以控制原料、工艺操作为主,制订了pH 值、澄明度、热原、无菌等安全项目[5]。为稳定制剂处方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研究人员对抗601 注射液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成品中金银花、黄芩所含成分含量较高,但其他药材所含成分(如黄柏中小檗碱、大黄中蒽醌等)含量极低,可能是提取纯化过程中造成损失,然后又对金银花等6 味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别进行提取,再经混合配制,但仍有沉淀产生,进一步提示抗601 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小檗碱、蒽醌等成分被沉淀除去,故其药效被认为是金银花、黄芩作用[5-6]。在此基础上,1969 年上海中药一厂联合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对抗601 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改进,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组成,并以直接配制方式研制出银黄注射液及银黄片,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与抗生素相似的疗效,使得银黄制剂处方药物基本得以固定[6-7]。经此调整,银黄注射液先后被1974 年版《上海市药品标准》、1977 年版《中国药典》 首次收载,包括注射液、口服液在内的诸多制剂处方均依上述标准逐渐得以固定统一。不难看出,中药制剂处方正是伴随着医药实践的深入而创新发展的。

2 剂型沿革

剂型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必要形式,药物必须制备成适宜的剂型、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接触或导入机体才能发挥疗效。“丸散膏丹,各有所宜”,自从1977 年版《中国药典》 发布银黄注射液标准后,银黄制剂处方药味组成基本得以固定,针对其注射液的剂型改革工作陆续得到开展,并大体沿着“注射剂型→口服剂型→外用剂型”的方向进行。

银黄口服液作为银黄注射液药典品种的第一个剂型改革产品,于1987 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中药四类新药,批准文号为(87)卫药准字Z-04 号,也成为1985 年《新药审批办法》 实施以来获批的第1 个复方中药口服液制剂[8]。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开展临床研究,发现银黄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及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急性咽炎及慢性咽炎急性发作139 例的治愈率达65.22%,总有效率为95.65%,表现出疗效高、奏效快、安全方便的特点[9],先后被评为1988年度山东省优秀新产品、199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并作为新增成方制剂被1995 年版《中国药典》 收载[10]。另外,银黄片作为银黄制剂系列中首个口服固体制剂,与注射液基本同时研制[2],但不同省区在处方药量、提取制法等方面于较长时期内不尽相同,存在“同名异质”现象。

自从1992 年《卫生部药品标准》 颁布实施后,全国范围内的银黄片、银黄冲剂(颗粒)等才得以按部颁标准进行统一[11],银黄含片、含化片、胶囊、软胶囊、咀嚼片、丸、滴丸、含化滴丸等口服制剂也依次获批上市,并且银黄泡腾片[12]、口腔崩解片[13]等也得到重点关注。在外用剂型改革上,研究人员对银黄气雾剂及喷雾剂[14]、灌肠剂[14-16]、滴眼液[17]、凝胶剂[18]等外用制剂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极大丰富了相关产品结构。

3 质量控制

药品应具有安全、有效、稳定、均一的基本质量属性,为确保其质量采用适宜方法建立质量标准,并用于评价是否符合规定的过程,即为药品质量控制。对于中药及其相关制剂(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等),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首要问题[19]。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效成分的确定基本决定了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正确建立。作为清热解毒类中药复方制剂代表,银黄制剂成分相对复杂,又以绿原酸等有机酸类(主要源于金银花)、黄芩苷等黄酮类(主要源于黄芩)构成其成分主体,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消炎等作用,与银黄制剂传统功效密切相关,成为其药效物质基础。

3.1 注射液 1974 年版《上海市药品标准》 首次收载银黄注射液标准,它针对绿原酸、黄芩苷分别在324、280 nm波长处存在紫外吸收峰,并且两者吸收光谱相互重叠的现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这2 个波长分别测定样品吸光度,再解联立方程式进行含量测定[20],1977 年版《中国药典》 《卫生部药品标准》[21]均沿用了该方法,区别在于对吸收波长进行了适当微调。但由于杂质和成分之间彼此干扰,导致上述方法测定误差较大,表现为绿原酸含量偏低,黄芩苷含量偏高,故陆存韫等[22]基于紫外分光-解联立方程式法,采用双波长-等吸收点法实现对两者的定量测定,避免了相互干扰;吕方军等[23]以薄层扫描法测定两者含量,并预测银黄注射液的稳定性,认为可将其推广至其他中药复方制剂。

自从1985 年版《中国药典》 实施以来,LC、GC、MS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张志荣等[24]采用HPLC 法首次测定了包括注射液在内的4 种银黄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所建立的方法适宜于银黄制剂的生产质控应用;庞兴寿等[25]也通过HPLC 法同时测定了绿原酸、黄芩苷、黄芩素含量,相较单一成分检测更为全面。在质量标准提升上,邱华荣等[26]针对部颁标准中仅有的2 个颜色反应鉴别项专属性不强的问题,增加了绿原酸、黄芩苷的TLC 定性鉴别和黄芩苷的HPLC 定量测定。中药注射剂给药形式具有特殊性,为了加强其质量管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国药管注[2000]348 号)规定必须制定指纹图谱,庞兴寿等[27]采用HPLC 法建立了银黄注射液的指纹图谱,以绿原酸峰为参照峰确定了12 个共有峰,发现12 批样品相似度在0.961~1.000 之间。另外,祝清芬等[28]采用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基于生物活性测定法评价了银黄注射液解热作用,为其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方法依据和模式参考。

3.2 口服制剂 与注射液相比,对银黄口服制剂质量控制的研究更多是聚焦于药效成分或指标成分检测分析上。银黄口服液作为首个被1995 年版《中国药典》 收载的银黄口服制剂,其鉴别项、含量测定项均沿用1977 年版《中国药典》 中“银黄注射液”的分析方法,张家康等[29]针对分光光度法在目标成分含量测定上易受其他成分或杂质干扰的现象,应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有效测定了其中黄芩苷含量;杨工昶[30]基于双波长-等吸收点原理,以双波长测定新计算法对其中绿原酸、黄芩苷合理进行测定,可有效消除相互干扰,提高测定灵敏度。伴随LC、GC、CE、NIRS、MS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应用,更多研究者将其及时应用于银黄制剂质量控制中。

3.2.1 HPLC/UPLC 法 杨月春等[31]较早地采用HPLC 法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王荣梅等[32]建立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绿原酸等6 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含量的HPLC 法,可用于金银花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多指标质量控制;杨世艳等[33]通过HPLC 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等7 种有机酸类和黄芩苷等4 种黄酮类的含量,可为含金银花、黄芩提取物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针对常规HPLC 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等不足,张建伟等[34]建立UPLC 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于4 min 内实现对上述成分的同步检测,而且分离效果良好;龙厚宁等[35]也采用UPLC 法同时测定不同银黄制剂(颗粒、含片、含化滴丸)中绿原酸等6 种有机酸和黄芩苷等4 种黄酮含量,既提高了检测效率,又节约了分析成本。

3.2.2 HPCE 法 杨新等[36]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并测定了银黄冲剂中绿原酸、黄芩苷含量,发现该方法重复性、回收率良好,适于其质量鉴定;宋粉云等[37]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内标,建立同时测定银黄胶囊、颗粒剂中黄芩苷、绿原酸含量的HPCE 法。

3.2.3 GC 法 为改善制剂口感,银黄含片、含化片中常添加适量薄荷脑,刘燕[38]首次采用GC 法测定银黄含片中薄荷脑含量。

3.2.4 NIRS 法 白雁等[39]以HPLC 分析值为参照,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银黄颗粒近红外光谱,结合PLS 法建立黄芩苷、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可实现对大批样品的快速分析;张叶霞等[40]也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银黄口服液进行定量分析,结合HPLC、PLS 建立了绿原酸、黄芩苷相关性模型,可用于制剂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

3.2.5 LC-MS 法 Chen 等[41]以HPLC-DAD 法同时测定银黄制剂(颗粒、胶囊、含片)中绿原酸、咖啡酸等9 种成分的含量,并结合ESI-MS/MS 法鉴定20 种成分;Wong等[42]应用UHPLC-Q-TOF-MS/MS 法对银黄滴丸中34 种非糖小分子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包括15 种黄酮、9 种酚酸、5 种皂苷类、5 种环烯醚萜类成分,总质量分数约为5%;陈素慧等[43]也建立UPLC-MS/MS 法同时测定银黄制剂(颗粒、胶囊、滴丸)中26 种成分含量,包括绿原酸等7 种有机酸、马钱苷等4 种环烯醚萜苷、灰毡毛忍冬皂苷甲等3 种皂苷、黄芩苷等12 种黄酮类,通过QMarker 理论能为综合评价银黄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3.2.6 指纹图谱 王丽聪等[44]较早地采用HPLC 法建立银黄口服液及原料药材黄芩、金银花的指纹图谱,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共有峰均得以匹配归属;高燕等[45]对36 个厂家100 批银黄颗粒建立了主要色谱峰对应成分明确的HPLC 指纹图谱,并借助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全面评价了其内在质量;龙厚宁等[46]采用UPLC 法建立银黄含化滴丸特征指纹图谱,确定了21 个共有峰,16 批样品图谱相似度均≥0. 998;也有研究者[47-48]对银黄制剂中黄酮类、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采用一测多评法实现对目标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可作为新的或替代性质量评价模式用于多成分定量分析;张利平等[49]以抑菌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血清药理学技术对银黄制剂抑菌活性进行测试,较精准地体现了药物吸收后的真实效果,能客观地评价制剂质量,为基于谱效关联的质量评价系统构建提供试验基础。

3.3 外用制剂 截至目前,银黄制剂尚无外用制剂产品上市,故关于其质量控制的报道有限。刘华钢等[15]利用经典恒温法对银黄微型灌肠剂稳定性开展研究,结合紫外吸收-解联立方程式法测定黄芩苷、绿原酸含量,并预测其有效期为2 年;余晓红[16]选择黄芩苷、绿原酸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分别对小儿银黄灌肠剂中黄芩、金银花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HPLC 法测定了2 种成分含量,回收率分别为100.6%、97.9%。

4 现代药理

银黄制剂处方由多个抗菌消炎处方经精选改进而成,方中金银花、黄芩均属清热解毒类中药,亦为中医治疗“热病”“温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相关药理研究表明,该制剂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4.1 抗菌、抗病毒 中医认为,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属于“外邪”“戾气”“疫毒”等范畴。郭风丽等[50]采用K-B 纸片扩散法证实,银黄口服液对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和乙型链球菌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赵秀香等[51]采用两倍稀释法进一步证实,银黄口服制剂对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如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陈美娟等[52]分别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对BALB/c 小鼠行腹腔感染,再分别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银黄注射液来考察其体内抗菌作用,发现银黄注射液可显著降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小鼠死亡率(P<0.01),以静脉注射效果更佳,证实它具有较显著的体内抗菌作用,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绿脓杆菌、流感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在抗病毒方面,陈美娟等[53]选取HSV-ⅠSM44 株颅内感染BALB/c 小鼠和HSV-ⅠSM44 株感染的Vero 细胞作为体内外试验系统,发现体内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银黄注射液均能延长感染小鼠存活天数,以静脉注射效果更优,而且大剂量下又优于阳性对照(病毒唑),同时体外实验也显示银黄注射液对HSV 感染Vero 细胞的阻断作用强于对HSV 增殖的抑制作用,与病毒唑相当;陈智[18]通过对家兔进行角膜划痕后接种I 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以获得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模型(HSK)的基础上,考察了眼用银黄温敏凝胶对家兔在体抗单纯疱疹病毒效果,发现其角膜上皮病变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亦较低,表明它对家兔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4.2 抗炎、解热 邹玉繁等[54]研究发现,银黄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性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表明它对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具有治疗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膀胱黏膜损伤所致膀胱急性炎症反应尚无良好治疗手段,高云球等[55]采用大鼠膀胱内灌注稀盐酸建立膀胱黏膜急性损伤模型,并于建模前后膀胱灌注银黄注射液,发现膀胱黏膜的抗损伤能力及损伤的修复能力有所提高,表明它具有膀胱黏膜保护作用,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而减轻炎症反应可能为相关机制;宋庆慧等[56]采用膜分离工艺对银黄水煎液成分进行分离,以解热、抗炎为主要药效学指标考察膜分离物对鲜酵母致大鼠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致小鼠白细胞游出的抗炎作用,发现第3、4、5 级膜分离物的降温作用于致热3 h 后出现,并持续2 h,并可明显降低小鼠白细胞游出数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证实它具有较好的解热、抗炎作用;祝清芬等[28]采用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研究银黄注射液解热作用,发现它对细菌内毒素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4.3 其他 万金洲等[57]研究表明,银黄口服液可明显影响细菌内毒素活性,降低模型小鼠血浆中细菌内毒素水平,抑制肠毒素致小鼠肠管上皮细胞对Cl-的分泌亢进,使肠积液显著减少,并抑制肠毒素所致乳鼠急性中毒反应;邹玉繁等[54]考察了银黄颗粒对豚鼠过敏性休克及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发现它能显著延长豚鼠惊厥倒下时间,降低其死亡数,明显抑制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梁涛等[58]观察银黄冻干粉针注射给药后对小鼠、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发现给药后不影响动物睡眠,但对自发活动和平衡能力有一定影响,提示它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抑制作用。

5 结语

银黄制剂由《伤寒论》 中泻心汤衍化而来,经过近60 年的中医临床实践验证,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注射、口服两大剂型“各有所宜”。在质量控制上,已从早期的感官经验判定、简单理化鉴别手段,发展至目前的色谱/光谱分析、指纹图谱、生物活性评价等现代分析方法,更为全面、准确、有效,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模式西化、创新不足、水平偏低的状况依然突出,积极探索并构建出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质控体系和方法仍任重道远;在药理研究上,科研人员更多地将银黄制剂的清热解毒功效机械地等同于抗菌、抗病毒作用,事实上该类中药作为以调整机体功能为主、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药物,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往往与抗菌素等有本质差异,如苏真真等[59]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银黄口服液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有望能带来更多启示和帮助。

猜你喜欢
剂型绿原黄芩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