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春
(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 甘肃 平凉 744200)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开始追求体育教学的优质化、效益化和科学化,力求借助体育教学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能储备、技能训练、健康水平等主体素养,也为竞技体育训练奠定坚实的主体基础。在竞技体育的推动下,教师也越来越注意体育训练的科学实施,并将竞技体育精神在体育训练中有效运用,从而出现了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
体育训练是大众化、普及化、娱乐化的健身运动,而竞技体育训练是以体育竞技为目的的定向训练活动,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体育训练是指中职学生以健身强体、运动娱乐、丰富生活、优化认知和提升机体免疫为目的的普通锻炼形式。中职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训练初步掌握一些体育常识、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因而能够体验到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拔河、跳绳、健步走、跑步等活动中的锻炼乐趣。另外,中职学生还能够在体育训练和运动锻炼中有效释放心理压力、负面情绪和精神负担,以此恢复良好的心理态势、认知情绪和精神面貌,从而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为课程学习提供强大的主体支持。
竞技体育训练是指以竞技比赛为目的的专业化、技术化和竞赛化的体育训练活动,且参与竞技体育训练的中职学生一般是具有一定体育天赋和运动技能优势的体育特长生,而且这些体育特长生很可能成为奔跑于体育赛场的专业运动员。因此,竞技体育训练不同于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普通型体育训练,是较为专业的技术性体育训练活动。竞技体育训练的项目内容虽然与普通型体育训练的活动项目完全一致,二者却在训练目的、专业水平、技术要求、参与人员等诸多方面都存有非常突出的差异。
体育训练是全民参与的群众性锻炼健身活动,而竞技体育训练是体育特长生这一特定人群定向参与的专业性、技术性的高水平体育训练活动。
体育训练能够培养中职学生的运动能力、技能水平、机体免疫和锻炼习惯,因而能够切实提升中职学生的体能储备、心脏功能、呼吸能力、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柔韧性、曲线美和协调性。而且,中职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就会形成持续不断的体育训练活动,因而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技巧和锻炼方法等都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之中。由此可见,体育训练能够成为竞技体育训练的活动起点,也能够为竞技体育训练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能力保障和基本功支持。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训练、专业技术发展的参与者,因而拥有难度较大的训练要求。竞技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体育竞技赛场上的技术比赛、实力比拼、心态竞争和临场发挥,因此,竞技体育训练是训练水平、技术层次、活动要求、锻炼质量等更高档次的训练活动,以此为万众瞩目的体育赛场、竞技比拼提供强大的体能储备和技术训练。由此可见,竞技体育训练是普通型体育训练的“升级版本”,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对体育特长生提出更多更好的专业要求和技术标准,也可以说,竞技体育训练是普通型体育训练的阶段提升。
虽然体育训练具有突出的大众性,且竞技体育训练具有突出的专业性,然而,二者却具有非常强的内在关联性,能够实现二者的相互结合。
体育训练要发挥自身参与人员多、影响面积大、涉及项目全的独特优势,有力夯实中职学生的体育技能的基本功。
(1)体能储备。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中职学生需要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跳绳、踢毽子、拔河等多种多样的体育训练项目,因而能够在多元化的体育训练项目中进行具有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活动。因此,中职学生能够在多项目训练中获得充足的体育锻炼机会,进而能够实现良好的体能储备。对于习惯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中职学生而言。体能储备是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主体发展项目,因而中职学生拥有一定的体能储备后,就能够为竞技体育训练提供强大的主体基础、能力保障与体力支持。体能,是进行竞技体育的重要指标,因而中职学生借助体育训练有效增加自己的体能储备,能够为竞技体育训练提供强大基础。
(2)技能训练。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中职学生能够参与到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之中,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体育训练常识和储备一定的体能,还能够接触到诸多体育项目中的专业技术,更能够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体育项目、最擅长的体育项目。如果中职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与最擅长的体育项目“合二为一”,那么中职学生就很可能走上竞技体育发展之路。因此,体育训练能够发挥自身体育项目齐全的优势,让中职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能够圆满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教育任务,也能够从中职学生之中发现一些具有体育运动天赋的体育特长生,从而能够为竞技体育提供具有一定体育技能的后备人才。
(3)心理磨炼。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中职学生需要克服机体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和关节的酸痛感以及肺部剧烈呼吸时的不适感。因此,长时间的体育训练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既是一次机体运动能力的考验,也是中职学生心理耐压能力和承受能力的一次考验。也可以说,每一次体育训练活动都是中职学生的一次心理考验过程,久而久之,中职学生的心理耐压能力和承受能力就会慢慢水涨船高,获得发展。然而,心理耐压能力与承受能力又是竞技体育所必需的主体素养,且直接决定着中职学生的现场状态、能力发挥和竞技效果。所以,体育训练活动能够在一次次的心理磨炼中逐渐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竞技体育提供良好的心理素养。
(4)人员筛选。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能够从中职学生的身体素养、运动能力、体育训练、技能学习、认知速度、专研态度、兴趣爱好等主体情况来确定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技能成长。这样,教师就可以精心选择一批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和热爱运动的中职学生作为竞技体育的后备人力资源,甚至可能找到专业运动员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训练这一群众基础良好的大众性活动平台对中职学生进行“海选”,并对这些重点人物进行优势探寻、定向培养和专项发展,以此为竞技体育输送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可以说,体育训练是竞技体育这一“金字塔”的坚实基石,能够为竞技体育输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竞技体育训练要发挥自身专业平台高、活动关注多、表现机会多的特殊优势,有效引导中职学生快快乐乐地参与到竞技体育训练之中。
(1)比赛氛围。
体育训练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娱乐休闲和充实生活,而竞技体育训练的目的是获得中职学生在体能、技能、方法、心理等方面的有所突破。可以说,竞技体育训练是一种自我挑战、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蝶变过程”。而且,竞技体育训练的目的是赛场拼搏、同场竞技、一较高下。因此,教师可以将竞技体育训练过程中的比赛氛围、较量意识衍生出的刺激信息输送到普通的体育训练之中,以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激活中职学生的生命活力和表现意识,推动中职学生进入大脑兴奋、情绪激动、心理快乐和精神饱满之中,因而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
(2)竞争意识。
竞技体育,顾名思义,就是竞争精神的承载体,就是参与者一较高下的才艺展台。因此,教师可以借鉴竞技体育过程中的竞争氛围,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多开展一些竞争性、对抗性、比赛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利用竞争氛围给予中职学生更多的刺激作用、感召作用和参与激情。中职学生年纪轻轻,充满生命活力,具有较高的表现意识和竞争意识,因而教师创设的竞争活动必然能够获得中职学生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而且,竞争还能够催发中职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表现主动性和思维创新性,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3)荣誉意识。
竞技体育不仅拥有难度大、水平高、挑战性强的专业比赛平台,还拥有获得万众瞩目的表现机会和万众倾心的荣耀时刻,因而对于渴望他人注意的中职学生而言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中职学生对“荣誉”的渴望心情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多多表扬。只要是中职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进步,教师就予以肯定和大声鼓励,以此满足中职学生对“荣誉”的渴望与急切。只要中职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就会在体育训练中获得一定的提高,因而教师就能够顺势利导地指引中职学生快乐训练。
(4)敬业意识。
竞技体育,比的是天赋、技能与执着,需要中职学生长时间地坚持,而且每天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师预设的常规训练任务,这样中职学生才可能在竞技比赛中脱颖而出。因此,教师中职学生需要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能够心志笃定地刻意追求心中的成长目标,才能够使自己在竞技体育中有所成就。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将竞技体育中隐含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引入普通的体育训练之中,让中职学生在体育训练的点滴之中都求质量、求效果、求发展,这样就能够为中职学生将来的竞技体育比赛提供强大的主体基础。
体育训练是中职学生进行强身健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的科学方式,而竞技体育训练是体育训练的“升级版本”,二者是前后衔接、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教师以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为研究对象,积极促进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结合,以此为中职学生的体育训练、竞技发展、强健体魄创设一个有梯度、有设计、有目的、有难度的循序渐进过程,切实促进中职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技能提升,加速中职学生的早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