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路锋辉
(长安大学体育系 陕西 西安 710064)
“课程思政”,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到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阐述,再到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之强调,其内涵已明确——“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体育运动掌握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爱国情怀,塑造健康心理,其本质上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育课程同样肩负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使命。体育“课程思政”应是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到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提升思想境界。然而目前,在普通高校中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质测试成绩及格率低等,缺乏理想信念、拼搏进取精神、社会责任与担当感缺失、心理敏感脆弱、抗压力差等现象,与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战略实施差距甚远,亟需“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各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构建促进各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人才培养、教学制度、课程内容及目标体系,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及作用。高校运动会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忽视的环节和内容。“运动会在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加强同学之间的社交;培养学生公德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在一百多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早已提出。校运会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师生的体质健康和精神面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体育工作具有检阅、宣传以及激励导向的作用。很显然,高校运动会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之际应该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部分高校的运动会还是田径运动会,项目内容单一、看台冷清、参与人群受限等失范现象。重形式轻内容、重狂欢轻文化、缺乏人文内涵的校运会与当前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存在本质上的错位,同时也是“体育课程思政”的缺失。那么,高校运动会在“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下如何定位呢?肩负怎样的使命呢?又该如何发展呢?本文以“课程思政”视角切入,分析新时代高校运动会的定位、使命和路径,以期为高校运动会之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是当前学校体育建设推进的责任和使命。高校运动会基于体育课程,又反哺体育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思政”落实展开的有力支撑和平台。在体育“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运动会的定位必须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又不能失去其本位性的功能和价值。故,高校运动会应体现出其竞技性、规范性和人文性。
“课程思政”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总书记所说的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与体育有关的,可以有爱国、责任、果敢、刻苦、担当、勇敢、乐观、合作等精神品质。高校运动会中所蕴涵的各种体育精神显然能够为“课程思政”提供良好的选择。运动会中所展现出的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尊重对手、不畏失败等体育精神均源自其竞技性,竞技性是高校运动会区别于其他校园活动的本质区别。竞技性使得“课程思政”和运动会产生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同时竞技性也蕴含着健身性。随着运动会“节日化”发展,趣味项目的增设,提升了参与性,相对淡化了竞技性,使得运动会所蕴含的“精神”流失,渐成“娱乐”之势。例如,大学生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认和感受已经变得遥远和模糊;另外,从大学生报名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中亦可见“精神”之不足。面对此势,运动会的竞技性必须得以强化。也就是说,“课程思政”为保障运动会本位化发展提供契机,运动会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课程思政”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意味着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规范准绳。运动会在促成学生社会化发展上不仅具有良好实践性,而且具有较好的塑造性。运动会中所表现出的礼仪文明、成败输赢、人际交往等,使得学生在参与中得以实现社会化发展。这种实践性优势是其他学科或者教学环节难以实现的,也是无法替代的。因此,高校运动会所蕴含的这种教育价值得以实现,也就意味要强调运动会的规范性。例如,运动会中通过学院建制参赛报名,并且通过行政指令下达任务,保障运动会的运行。这种看似强制的运作,实际上是对学生适应社会规范的一种模拟和促进,是提升学生规则意识的有力“教学手段”。另外,对于运动会中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负面事件做出严惩,也是运动会规范性的内涵之要求,更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所在。
“课程思政”中所要求的“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意味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意味着校园文化和人文底蕴的挖掘。高校运动会显然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运动会中的主题设置、宣传标语和口号等,无不折射出体育育人的文化属性和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人文价值。另外,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中的团体操表(展)演和极具文化内涵的方队也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良好的媒介,这使得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和“特质场域”充满了体育特色和民族风格,这就使得大学生通过运动会参与加强、加深了对民族人文价值的认同和理解,相信大学生能够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上做出选择。尤其是在具有民族特色和表现民族复兴之责任和理想的文化感受之中。因此,借助运动会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对于树立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运动会几经发展,已形成以赛事竞技为主体,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弘扬体育精神,传播校园文化的综合性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高校运动会不仅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其中。这就意味着高校运动会不仅为学生提供赛事竞技平台,而且要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目前,有学者认为:体育课程与运动会存在脱节现象,论据多以体育课程缺少田径项目,运动会又以田径项目为主,这种情况造成赛事单一,进而脱节,甚至出现“重竞技轻体质”的问题。那么,通过运动会反哺体育课程,促进课程改革是不是就成为空中楼阁了呢?非也。首先,依据“大课程观”,高校运动会不仅是课程视野下的构成内容,也是引领和促进课程改革的重要的环节。这是由运动会的检阅性所决定的。大课程观视野下运动会强调竞技性,并不意味着淡化体质。通过运动会项目设置,尤其是竞赛项目的“分组分类”完全可以在“不同竞技水平、不同体质水平”的学生群体中开展赛事。例如,体质测试项目的设置本身就是对体质状况的促进和检验。实际上,竞赛的实质更能多是考验、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只是部分技能需借助项目才能得以展现。所以,“脱节之说”并不成立。其次,有研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的部分项目内容及教材与中小学体育内容及教材高度重合,其核心设计无本质区别。这说明中学和大学的体育课程脱节,而非体育课程与运动会脱节。
高校运动会是将体育课程、课外体育锻炼(训练)、体质测试、体育社团活动等校内体育组织形式统合起来的重要“抓手”。这种统合必须借助运动会的项目设置。在近几年运动会不断发展和演进中,渐成“文化节”之势。这背后本身就是项目的增设和突破。项目设置作为最灵活的控制因素,必须从学生、学校、课程等基本情况出发,通过项目赛事激活课外体育锻炼、进而促进体质提升,再结合课程教学和志愿服务(健身指导)等保障运动会的竞技性。这就是在“课程思政”视野下高校运动会的基础发展路径。很显然“课程思政”不仅是高校运动会改革的机会,也是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体育在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培养人的健全精神、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显然,运动会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上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有学者指出:“高校运动会不能挖掘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不能体现学校的历史传承,造成学校体育精神符号的缺失,多数高校开展运动会没有宣传标语和口号,校运会主题不鲜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或与教育理念上的误区有关系,即,未能正确认知赛事活动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未能正确认识体育教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课程思政”恰恰为此提供了改革的契机。“课程思政”视野下的运动会必须使得“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勇于拼搏、荣辱不惊”等体育精神得以传播,乃至培养学生把此种体育精神化作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信仰、价值层面的交锋与革新,常常伴随着不同理想信念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涉及自我卷入、冷暖认知的观念养成问题,行为意向、执行意向的行为转化问题,政治人格、道德人格的塑造问题。因此,“课程思政”视野下的运动会必须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播,体育精神的体验。
体育教师是教学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和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实施者、指导者、组织者,是传承创新体育文化、服务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工作态度与能力直接关系着大学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样,体育教师也是高校运动会的核心力量。然而,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却出现了种种问题:教学理念落后;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上进心;工作量与薪酬待遇不匹配,工作满意度较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等。诸如此,高校运会的意义和价值实现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甚者,还出现了“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你说你是体育老师,我觉得不违和。”等“污名化事件”,说明体育教师、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还不被社会大众所悉知。这恰恰说明体育工作者的任务还远远没有达到满足社会发展之所需求。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和进步,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外,加强相关政策配支撑、支持和完善教学评价制度,也是保障体育教师主动作为,积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高校运动会承载着重要教育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校园文明的推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体育教师自身形象的树立和强化也具有关键性的展示作用和检视作用。正面强化体育教师的阳光形象,消除体育教师“污名化”形象,运动会责无旁贷。“课程思政”不仅要求课程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同样对体育教师勇于自我革新和发展提出了要求。运动会无疑成为锻炼队伍和突进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课程思政”视野下运动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提升和进步的,同样也为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契机。
“课程思政”不仅为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为学校体育事业整体性、系统性推进提供了路径,也为高校运动会的变革提出了的要求。高校运动会在“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下,将课程设置、课外体育锻炼、体质测试、体育社会团建设等教育教学环节相互串联,以赛事引导、促进校园体育工作的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去,必将为大学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