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伦理思想及其对新时代思政课的启示

2021-03-07 23:25谢狂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张载德性思政课

谢狂飞

(枣庄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枣庄 277100)

张载融通了天道和人道,体现了其“一天人”的天道观与人道观融合的伦理视域。[1]3张载的这种观点无疑是对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一种传承和发展。正如孔子所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26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2]217天理最终要体现在人心,而人心又体现在人在实践生活中所彰显出来的伦理践履智慧之中。

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看,如何安顿自我身心,帮助学生在成就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要有效地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培养目标,就有必要从张载伦理思想中汲取其深厚的道德教育智慧,这对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升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张载哲学思想的伦理之维及其思政课育人向度镜鉴

张载在广泛吸收儒道等家思想智慧的基础之上,形成了鲜明的天人合一伦理思想架构。其中最核心的是仁民爱物的伦理精神,其基础是“气一元”的哲学认识论。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为太虚。”[3]7张载在天人的本源层面界定了天人合一的合理性,同时,从思政课视域来说,在实践思政课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提醒我们要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相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针对人性之善的开发功能。

董仲舒强调:“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4]398因为“人本于天”,这就使人经由一种道德完善和德性践履而达到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人生境界成为可能。

张载认为:“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5]216落实到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说明生命的成长是需要有耐心的。尽管我们要注重对提升思政课有效性的研究,但在育人的问题上,要保持耐心和期待,德性的内在建构需要有德育扎根的时间等待作为基础,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193。

张载还认为:“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其在人也,智义利用,则神化之事备矣。德盛者穷神则智不足道,知化则义不足云。天之化也运诸气,人之化也顺夫时;非气非时,则化之名何有?化之实何施?中庸曰‘至诚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阴阳,与天地同流而无不通也。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时若非象,指何为时?”[5]210从中可以看出,德性的内在建构是一种从无形到有形的凝聚和涵养的过程。“智”“义”“德”等具体的德性条目也是在类似于孟子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6]40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孟子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6]40这种构成君子人格之基础的浩然之气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长期的修德修己的德性实践努力逐步形成的。如果人的行为不符合一种德性的要求,就会损耗其内心中宝贵的浩然之气。

针对人的道德成长,张载明确区分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这就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人性之善的源头和人性会变坏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清楚了人性之善的原因,就能做到对人的善端的扩充,做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6]224。另一方面,知道了人性可能会从善变恶的原因,就能及时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做到《周易·乾·文言》所说的“闲存其诚”。

张载认为,“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而已”[5]330,还强调 “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7]62。德性主体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和克己复礼做到一种“变化气质”的,而且这种气质的变化是可以做到“自能”或“自修”的。正如孔子所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72德性主体是有其道德意志的自主性的。只要人做到“不远复,无祗悔”[8]193,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4的自我反省的道德努力,就能复归其基于“天地之性”的良知之心。正如孔子所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173张载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7]39天本无心,需要人来做到“为天地立心”,这是从道德义理的角度来做到赋予天地以其道德意蕴的。

张载还强调:“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本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则知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而知;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5]371张载在这里其实是从根本上区分了一般人所谓的“闻见之知”和真正义理维度上的“德性之知”,这对当前的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政课效果的呈现离不开知情意行四个阶段的分别展开,但思政课所强调的“知”在应然层面上指的是张载所说的“德性之知”,是作为人何以成为人所需要的德性智慧,是生命学问意义上的实践智慧,而非只是信息层面的一般知识的叠加而已。同时,德性主体还需要通过一种自觉的德性践履来将这种“德性之知”转化为一种知行合一意义上的德性之行。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9]66知行合一才能成就完整的知和行,知行合一才能成就真正持久的德性。

张载强调:“太虚者,心之实也。万物取足于太虚,人亦出于太虚。太虚者心之实也。”[10]230“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5]17张载说:“诚则实也。”[10]187这就让我们想到了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1]39。事实上,张载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道家的思想。儒道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张载认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5]371,这就像孟子所说的“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6]176。思政课要实现其育人的目标,就必须通过能深入学生内心并让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政课堂来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并拓展其心胸的境界。张载的思想不仅深,而且广,这为思政课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借鉴。《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12]30只有通过这种至诚之心才能完整地呈现《中庸》中“天命之谓性”意义上的人性,这也直接体现了人性中天人合一的内在超越性。《中庸》还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之诚是一种给定实然的状态,而人道之诚是在道德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应然层面来说的。“诚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2]29的德性实践过程。无论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2,还是“力行近乎仁”[12]26,都是让德性主体之内在符合天道之人性真实呈现出来的必需的德性实践工夫。

二、张载伦理思想及其思政课德育意蕴

“自孟子言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扬雄言善恶混,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13]833-834张载关于人性的观点对于新时代思政课有效性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张载说“合虚与气,有性之名”[3]9,又指出“形而后有气质之性”[3]23,“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3]9。张载人性论的思想是一种兼容意义的全面的人性论思想。思政课教学既要相信人性中的天地之性,因而努力做到“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6]49,进而将人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6]169的德性可能经由德性实践而凝聚成仁义礼智之德性条目,同时又要做到对人性可能变坏的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6]77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蔽,卒无所发明,不见得圣人之奥。故学者先须变化气质,变化气质与虚心相表里。”[3]274张载在这里所强调的学显然指的不只是一种表层学习意义上的知识信息之学,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素质之学,更不是一种只为生存的功利之学,而是一种生命学问意义上的德性之学,伦理之学。而且,张载在这里强调“自求”,正如孟子所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6]123只有这种内得于心的基于自己生命学问实践之后获得的生命学问的体会才能成为自己德性生活的实践智慧。张载认为:“人之本然之性,即天地之性无不善,只是因为气质之性的蔽障、阻塞而有不善。”[3]27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课德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良好的道德教育,使人复归其本心,正如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6]174特别是在今天,由于如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1]31的种种电子游戏或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导致很多学生因为迷失在虚拟世界中而失去了其本心,也遗忘了其天地之性,这就更加凸显了思政课在德育维度上的意义所在。

要切实提升思政课之有效性,就必须找到相应的具体路径。在这一点上,张载强调,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的道德教育当宜早不宜迟。张载强调:“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直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己虽不知谓之学,然人作之而已变于化于其教,则岂可不谓之学?学与教皆学也,惟其受教即是学也,只是长而学,庸有不待教习便谓之学,只习有善恶。”[3]312德性之知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每一个教育阶段都不可错过。特别是在小孩小的时候,就要做到及时把握德育扎根之最佳时机。《易经·序卦传》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在一个人的青少年阶段,是最适合进行德性教育启蒙的。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张载关于应该重视从人的幼时就进行教育的观点对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有着深刻的启发。德性之知的内在建构过程正如《周易·系辞传》中所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德性生长过程,而德性之根本生长的最重要时机也就是在青少年阶段。相比于最佳的儿童阶段,思政课同样面对的是学生在大学阶段德性内在建构的关键阶段。正如张载所说:“教者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道之。此时也,正所谓如时雨化之。当时而道之使不失其正,则是教育之功。”[3]327《礼记·学记》中也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常识也告诉我们,一旦错过了关于教以成人和学以成人的最重要的德育时机,之后要想再抓关于做人的教育,就会变得很艰难。孔子也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95在一个人的青少年阶段,因为德性主体面对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的诸多人生困惑,这个阶段正是这种生命德性成长意义上的愤悱之情最集中呈现的时候,这个时候恰到好处的德性启发和德性启蒙教育会起到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说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性涵养浸润作用。

从思政课“取法乎上”的育人目标来说,张载的“为天地立心”的思想对思政课有效性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周易·复卦·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14]241何为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如何得以在道德生命中呈现?马一浮认为:“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心以恻隐为本。孟子言善端,首举恻隐,若无恻隐,便是麻木不仁,漫无感觉,以下羞恶、辞让、是非,俱无从发出来。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15]5这就告诉我们,天地之心就是人心,天地之心最终要依靠人心来体现。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6]220因此,人心的集中体现就是仁心。孔子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6仁心仁德的培养和建构离不开道德情感的真切涵养。而这种真诚的道德情感又与《中庸》中所说的“诚”紧密相连。“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12]30张载也指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3]65从思政课的视域来说,张载所说的“明”对应的就是思政课的知情意行的“知”的维度。只有真正明理,明做人之理,才能在孔子所说的“知及之”的前提之下进一步做到“仁守之”,虽然“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2]243,但明白“作为人何谓正确的”为人之道,终究是德性主体实现其内在德性建构的前提条件之一。

同时,张载也非常重视教育艺术在培养学生内在德性过程中的作用。他说:“天资美,不足以为功,惟矫恶劣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3]270这也体现了儒家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朱熹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16]362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认识到,尽管有些学生有这样或那样一些有待提高的方面,但是只要把握正确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就能纠正学生性格中有所缺陷的一面,进而培养出学生仁者爱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54的厚重品格。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因材施教之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张载进一步强调:“某尝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虽则一件物亦有阴阳左右。譬之人一身中两手为相似,然而有左右,一手之中五指而复有长短,直至于毛发之类亦无有一相似。”[10]131正如孔子所强调的那样,“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2]162。尽管学生有这样或那样性格上的缺点,但只要做到如《周易·系辞传》中所说的“鼓之舞之以尽神”,再加上孔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2]89的教育艺术,就能纠正学生过犹不及的方面,进而帮助其养成好的品格。

三、张载伦理思想中的教育智慧及其对新时代思政课的启示

张载说:“常人教小童,也可取益。绊己不出入,一益也;授人数次,己亦了此文义,二益也;对之必正衣冠,尊瞻视,三益也;尝以因己而坏人之才为之忧,则不敢堕,四益也。”[3]276这其中就蕴含着深刻的教学相长的智慧,正如《礼记·学记》所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真正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最终要靠思政课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自我完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188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课堂所传授给学生的各方面道德品格自己首先做到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一种“不言之教”的德育影响力。

思政课要起到其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德性支撑之一无疑就是一个“诚”字。“诚”不仅有其个体德性建构的内生意义,也有其“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12]31的伦理道德教育意蕴。张载的代表作是《正蒙》,在《正蒙》这本书中,“诚”这个字出现的次数超过了50次。可见作为一种德性范畴条目的“诚”对于张载德育思想的重要意义。

《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188为仁之本也就是为人之本,要夯实好为人之本,就离不开一个“诚”字。《中庸》就强调:“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张载指出:“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3]20

尽管德性之德的涵养需要多方面的德性实践作为基础,“《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17]257,但德性的养成离不开基于德性主体内在真诚道德情感的支持,而这种真诚道德情感的凝聚就是“诚”。讲到“诚”,又离不开作为儒家伦理内核概念的“仁”,“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0多次。无论是仁还是诚,都指向儒家伦理教育的目标——德性主体君子人格的建构和形成。

张载还强调:“诚有是物,则有终有始;伪实不有,何终始之有!故曰‘不诚无物’。”[3]21《大学》也强调:“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思政课的有效性需要得到体现,就必须做到有始有终,也就是达成学生在德性建构上的知行合一的融通、知情意行的整体建构。

德性之知不仅是一种停留在德性规范层面上的有形知识积累,更应该是一种基于德性主体内在自觉的德性践履意识的生命学问之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体现在思政课教学意义上的德性主体的身心一体的道德躬行实践上。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诚的精神就体现在从德性之知到德性之行的有始有终,知行贯通。

孔门弟子子贡曾经感慨:“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2]65其实,孔子是以一种不言之教的“从心所欲,不逾矩”[2]16的生命学问实践的方式在真实地呈现这种下学而上达的达乎性与天道的生命境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261而贯穿思政课过程始终的就是这种诚的力量。“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12]32德性主体通过体认人之为人的天道人道贯通的自觉,进而通过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德性实践而彰显人性之善的尊严。孟子同样重视“诚”对于德性主体内在德性建构的作用,他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6]108“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6]196蕴含在生命内在的德性能力需要通过一种真诚的教育探求才能被激发出来。这种精诚所至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努力正是要实现提升思政课有效性目标的必须。如果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政课育人之意义的认识不够或者说缺乏对于思政课育人作用的足够的信心,那么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就很容易走向一种低效状态。只有当思政课教师对于课程本身的意义有了足够的真诚的相信和对于作为德性主体的学生的德性建构有了足够的信任,才会出现思政课课堂上的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进而极大地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提升。

张载关于“诚”的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将思政课视域下的学生主体德性建构上升到了伦理本体的高度,使其有了让人敬畏的伦理尊严和高度。张载强调的“变化气质”的道德涵养实践工夫主要针对的就是在当前看来是越来越影响人的德性状态的“气质之性”,如何才能化解这种由于受到后天环境等因素所影响而积累的凝聚各种不良习性的所谓的“气质之性”,如何针对人性中的这种可能的“气质之性”做好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的德育预防工作,这本身也是思政课教学实践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张载说:“苟志于学则可以胜其习气,此所以谝不害于明也。”[3]330从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说,学与教是需要相互促进的。有了好教师的“诲人不倦”[2]93,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而不厌”[2]93。孔子也说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2]49志于学的本质就是志于仁,无论是知仁,行仁为仁,在志于仁的同时,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94,以道为志,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这样就能做到真正的德性涵养和内在建构。

张载在这里所强调的学可以“胜其习气”,是基于儒家伦理实践智慧意义的工夫论立场来说。当前从认知和践行的角度来深层次地研究关于思政课教学方面还明显有不足,要更好地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就必须更加重视思政课在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维度,充分拓展和挖掘学生德性主体内在德性心灵世界的广度和深度。

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5]945“人但物中之一物耳”[10]67,天人合一不是一种天然的状态,而是一种从德性主体自身的主体性出发进而经由一种自强不息的德性践履努力而进行的德性担当。即使人有天赋于人的成善为仁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人自身的德性担当和伦理实践,也是无法做到体仁践仁的。张载进一步强调:“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只是薄乎云尔。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18]165天德最终要靠人道来体现和彰显。正如孔子所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2]235张载还说:“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诚身,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已,故君子诚之为贵。”[5]291思政课育人的工作是“任重而道远”[2]114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心怀一种至诚之心,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在提升思政课有效性的同时更好地担当好思政课育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张载德性思政课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张载的“变化气质”之道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关学”的精粹及其对后世的启迪——张载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