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富,郭必裕
(南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1)
大学生是我国最重要的创业生力军。提高大学生创业率,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从创新设计到创新生产的巨大潜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大部分学生有创业意愿,但成功创业的学生只有2.00%~3.00%,仅为欧美国家的1/10,这与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世界学生的1/5 应有着内在联系,创业成功率越低,大学生越不敢创业,造成创业率低。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成为提高大学生创业率的关键。
1999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牵头主办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全国高校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随后,不少高校开设双创课程、创业讲座等,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步开展起来。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 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2007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创新性实践,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 号),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2012年3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 〔2012〕5 号),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我国高校普遍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从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来看,大学生创业总体呈现出形成“一高两低”的现象,即创业意愿高、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
2009年,有学者对全国21 所高校的60 余个专业共4 734 名高年级大学生进行了创业意识调研,统计显示有76.64%的学生曾经有创业意向。[1]根据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发布的《创业教育中国报告(2010)》显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比例为75.22%,而真正创业的人数仅占1.94%[2]。另外,有调查显示,2010年北京大学生的机会型创业意愿的比例为30.50%,生存型创业意愿的比例为42.90%,显然,被动创业总体上比主动创业的比例高[3],总创业意愿为73.40%。根据2015年调查显示,80.00%的学生在校期间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实际的创业结果却不如预想的一样成功[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大学创业愿望达到70.00%~80.00%,创业意愿很高。
随着我国各项鼓励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率虽逐步提高,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据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 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0%,与欧美国家20.00%~30.00%的比例存在较大差距[2]。根据麦可思公司在2014年3月对26.8 万名毕业半年的2013 届大学毕业生调研发现,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0%,比2012 届2%的比例以及2011届1.60%的比例略高[5]。2014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9 部委共同发出通知,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从国家层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公共服务等6 个方面,促使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勇于创业,力争实现2014—2017年引领80万大学生创业的目标。从2014年到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为727 万、749 万、765 万、795万,共3 036 万人,如果80 万大学生创业,大学生的创业率应达到2.63%。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是不断提高,《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 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00%,较2014 届和2013 届分别提高0.10%和0.70%。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虽逐步提升,但也仅为欧美国家的1/10。
创业成功率是指创业大学生中成功的比率。据不完全统计,非大学生创业者失败率近70.00%,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8.00%,远远高于一般创业者,能够持续经营并自主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仅占2.00%[6]。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00%左右,其中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在全国各省市当中是最高的,大概在4.00%左右。而全球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是10.00%左右[7]。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2.00%左右,也就是说创业的大学生中98.00%是失败的,高于全世界的90.00%,和非大学生创业的70.00%。
随着我国宏观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引导,以及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日趋完善,高校建起越来越多的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等,越来越多在校生参加创业活动。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学生在对创业意义、创业政策、创业形势等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创业意愿。但想创业不等于去创业,一个是思想意识范畴,一个是实践范畴,把创业意愿变成创业实践,还要过很多坎,需要经过创业项目选择、创业资金的筹集、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场地的寻找等各个环节,需要决心,需要勇气,所以造成上文所述的,有创业意愿的80.00%而真正实施创业的人员只有2.00%~3.00%。同样,创业需要承担风险,由于资源不足,经验不足,创业成功率不可能很高,创业者中创业成功率仅1.00%~2.00%,创业成功率低,又会影响到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率。
高的创业意愿率是高的创业率的前提,创业意愿率是决定创业率高低最基本的基数,想创业人占比越高,创业意愿率越高,创业率就会越高。同时,创业率还直接受创业成功率的影响,创业成功率越高,就会形成示范效应,造成创业率的提高,如果我们把创业率、创业意愿率和创业成功率分别用F(r)、F(r1)和F(r2)表示,当F(r2)=0 时,如一些高风险的创业几乎为0 的创业,往往还是吸引创业去冒险F(r)却不一定为0,所以F(r)与F(r2)之间不是积的关系。但是如果某领域的F(r2)=0,创业率往往很低。同样,某领域F(r1)=0,即该领域没人想去创业,则创业率一定为0。
创业率与创业意愿率和创业成功率的关系可以用以下模型表示其关系。
F(r)=F(r1)(a+bF(r2))式中:a 为创业意愿系数;b为创业率系数。
在上述模型中,影响F(r1)的因素很多,如专业、对创业的理解、就业形势等。国际上机会型创业的比率高低作为一个国家创业水平高低的评价尺度,因此,在学术界一般会尽量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比率来提高创业质量。2016年,苏海泉等人对辽宁省26 所高校的2 225 名大学生问卷调研显示,有90.50%的大学生愿意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8]但是,我们应注意到,一个从未参与过创业的人,一下子要从事高门槛、高风险、高资源要求的机会型创业,大学生很难具备条件。尽管大学生在大学中有独特的科技成果资源、专业指导教师资源、创业资金支持的政策资源,但大学的科技成果成熟度高的项目,往往已转让给了企业,或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创办了公司。如果这些项目由大学生来运作,虽然大学生有专业优势,但在资金方面、在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方面、在销售资源方面往往优势不足,很容易败下阵来。所以,F(r2)与创业资源,如项目、资金、能力等密切相关。
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大学生从事机会型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一个风向标,是一个导向,对大学生创业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校创业比赛中,生存型创业项目由于项目技术壁垒低,没有多大的市场空间,没有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多大的营业收入等,往往在校赛中就被淘汰。而机会型创业项目获奖概率高,但是这些项目很多是为了比赛而比赛,项目高大上,但能参与的学生并不多。一个高校能进入国赛的项目也只有很少的1~2 个。
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在上述模型中,F(r2)中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创业能力。我国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创业教育的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创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如果创业意识可以通过创业成功者的宣传、创业政策法规的讲解、创业环境的营造等不断强化,创业能力更主要体现在发现创业机会,也就是敏锐地锁定现有的或潜在的市场需求,整合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形成创业项目去满足社会需求,而这些资源的获取往往不是理论知识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去实施去解决的。创业能力是处理创业中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问题在创业中呈现出来,也只有在创业中及时处理。创业就意味着以竞争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要有胆量,要有创业的欲望,还要懂管理,还要对本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创业的能力需要在创业实践中培养。
生存型创业是一种低门槛、风险小、模仿型的创业,其项目多,而且适众面广,对于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处理各种问题,在创业实践中探索创业规律等具有现实意义。
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性,如学习管理知识,学习市场营销,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财务知识等,但更主要的是要有实践性,在项目、顾客、服务、产品、企业等各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循环,形成一定的商业模式,促进企业持续盈利得到发展,关键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会。大学生只有在创业实践的经营中才能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体会创业资源的配置,如资金的筹集、人员的招聘、客户的管理等,面临各种风险,为企业持续发展,创业者在实践中在处理各种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根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推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要对所有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其中包括创业实践教育。机会型创业的项目少、门槛高,不适用于对所有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生存型创业项目一般是与民生密切相关,风险小、成功率高,可以通过模仿形式开展各种创业。生存型创业的项目由于门槛低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有机会实践,可以在项目的经营活动中营利,即使创业失败,也没有多大的损失,因为一个生存型创业的项目投资本身并不大。一个项目大学生经营时间可长可短,毕业之后,项目还可以由低年级的学生接着经营,可以继续营利。机会型创业项目往往专业性强,对学生专业基础要求高,除了经管类专业和本专业学生参加外,其他专业难以参与,而且一个专业参与的学生也不可能太多,所以要大面积的以机会型创业项目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并不可取。要大面积的从面上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只有适应面广,创业风险小,失败损失不大的创业项目即生存型创业项目合适。
生存型创业项目一般都是一些模仿型的成熟度高的项目,如开一个服装销售的小网站,开一个微拍摄服务社,开一个小水果店等,这些项目风险小、门槛低、成功率高。一个创业团队在经营中可以从企业设立开始到成立,再到经营,全过程体验经营门道,在经营中提升能力,模仿型的项目也容易取得成功。大学生在这些创业项目运营中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但由于生存型创业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学生在生存型创业中可以走得更远,可以体会到项目从种子期到成长期的全过程体验,从而遵循创业规律,获得到成长。
可见,尽管生存型创业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创业,被赋予低层次的创业,而且生存型创业的比率高作为一个国家创业水平低的评价尺度,因此在学术界一般都想尽量减少生存型创业的比例,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比例。但是我们应看到,机会型创业资源条件要求苛刻,创业风险太大,大学生很难具备这些资源的条件,难以人人都有机会就实践机会型创业进行活动,而且有可能人人都能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就是低门槛的生存型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形成更多的榜样和示范效应,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