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颖,赵军伟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 34400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我们近些年越发重视阅读经典,举办各类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历经千年,芳华不减,风采依旧,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然而,早已习惯白话文的学生,每每读起“四书五经”都是倍感晦涩沉滞、不知所云,令人厌倦不安。的确,许多经典名著和我们的时代相隔久远,不通过积年累月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是难以彻悟的。
我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现今除了专门做文学研究的学者,普通大众没有精力亦不愿意将时间花在费阅读这类学术读物上,对于更多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有时候不过是消遣娱乐,更加追求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在中国这样一个古文典籍浩如烟缈的古国里要人们沉下心来一字一句地阅读古文却已经是不太常见的事情了。当然,人们还具有附庸风雅的心理,尤爱买些二十四史、四大名著、四书五经来装潢书架,可通常搬回家翻了不过两三面便因索然无味而弃置一旁,不屑一顾。在现在这个注重物质性、实用性、功利性的时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快餐文化日盛,痞子文学肆虐,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著作载体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通俗性学术读物将学术性与通俗性连接在一起,对于文学接受与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它让文学经典不再是曲高和寡、少人问津的高岭之花,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燕。
在上述背景下,众多通俗性学术读物也随之应运而生。子曰:“辞达而已矣。”通俗性学术读物便秉承这一原则,其最特别之处便是通俗性,通俗性就是直白且易懂,用很平淡朴实的言语,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都能看懂,这也是语言的第一功用。而与之相对应的学术性与专业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说最通俗、读者最多的文学作品就是最经典的,若文学只有通俗性而无学术性,则易流于世俗,过于肤浅平庸。只有兼顾通俗性与学术性,才能创造出艺术与内容都不凡的作品,二者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李零教授所著《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便是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既关注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将一部《论语》讲得生动可爱、幽默诙谐却又极富哲理与内涵,赋予读物深刻的文学内容与社会内容,又注重表达个人的思想感受,语言生动风趣,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个性特色。该专业学生的读书报告也多次谈到这一点。
“初看李零的《丧家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言语幽默风趣,似乎在戏谑之余,又能感觉到一股严肃的学术气质。在释义时考证严谨却又用一种口语化的解释, 很多地方联系现代实际生活进行讲解发人深思,很具实际意义。”(钟孟池)
“对于《论语》,说实话,之前都是抱着很功利性的目的(为了高考)背了一点,而《丧家狗》幽默诙谐却不失文雅风骚的点评分析叫我读起来十分享受,全书妙趣横生相映成趣,令人感悟颇深、受益匪浅。”(曾明慧)
瑙曼曾指出文学的价值:“在接受过程中通过美的享受而获得的经验、认识以及新的价值观、审美观,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知觉方式、情感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普遍而又持久地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行动,帮助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更加正确的认识。”[1]文学的审美特征和教育功能,使它顺应时代的需要,逐渐达成通俗性和学术性的统一,成为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对于《论语》,我们以前大多读的都是片段,但在对《丧家狗》整部书阅读之后,我们的很多感观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就是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通过该专业多名学生《丧家狗:我读〈论语〉》的读书报告,可以分析出通俗性学术读物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突破了以往固有认知,产生了新的领悟和体会。
孟子曾批判:“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从而进一步提出“知人论世”这一文学主张。相对于一些充满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的书籍,阅读通俗性学术读物则更利于我们真实客观地了解古代贤者圣人、文学家们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主张。它并不是只给我们介绍一个抽象模糊的标签,而是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其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如该班学生华鑫认为如下。
“书中借司马迁所写《史记·孔子世家》引入‘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李零让我们全面地了解了孔子本人,其生平及功绩。于我而言,孔子不再是若隐若现的概念了,先生用幽默又略带讽刺的话语来解读了《论语》及孔子几经波折的身后事,思想、见解独到,让我对孔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孔子,在以往的观念里面,我们都极其推崇孔子,称他为圣人,是万世师表,是文曲星下凡,甚至有人不含理智地把他捧得高高的,将其“神化”。李零先生对这种现象则一针见血地表示:“现在的孔子热,热的不是孔子,孔子只是符号。”因而《丧家狗:我读〈论语〉》一反常态,说孔子是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丧家狗”,说他也会像常人一般因学生上课睡觉而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这带有贬义意味的词句突破了我们以往认知,也易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探究,有效地改善以往对枯燥文字“死活读不下”的状况。只有读下去,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探究《论语》,理解孔子的作为,一言一行,将早已我们符号化、标签化的孔子重新具体、鲜活起来。以下则是我们班两位学生读后的感悟,表达了对孔子的重新认识。
“孔子是个追逐梦想的勇士,一个诲人不倦的老师,其实他还是一个鲜活饱满的普通文人。”(余佩)“其实,孔子和其他伟人都也就是个人罢了,我们不需要一直吹捧他们,而需要真实地去看待他们,去学习孔子的思想中对现今社会有价值的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舒雯)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认真踏实地做学问的态度。
通俗性学术读物虽然平实易懂,却仍旧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既然是做学问,就必须认真严谨地对待其中的思想内容,做到一字一句都有所研究和考证,不能真的信口开河般地胡扯瞎拉,只为顾捧哏逗乐、博君一笑,那也就妄为“学术读物”了。这也是学生们从中学习到的一个点,对养成他们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地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也有所帮助。
“作者对于论语的钻研的态度,同样令我们震惊,为了读懂一本论语而去翻遍了和论语有关的书,看过大量的辅助资料和注释,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寻源,各种知识陈列的丰富具体又准确,读完《丧家狗》,我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任重道远。”(林慧莲)此外,我们知道,《论语》中有许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至今仍被作为名言警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传诵不绝,闪烁着不朽的思想光辉,这也值得学生们去学习与借鉴。
“作为一个学生,其实最关心的还是学习,‘学习’在整本《论语》里随处可见。在孔子看来,学习必须要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要有一个好学的精神和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我很认同这一点,学习永远不要掺杂任何其他的东西,只有抱着学习的目的去学习,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才能改变现如今知识分子的宿命。(尹婕)
(3)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批判性的开放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学术世界。
无疑,阅读纯学术性的经典著作能让我们在了解作者审美情趣的同时,获得审美境界的提升与精神情感上的超越,但它们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难读,许多人即使阅读经典名著也是囫囵吞枣,杂乱无章,深感寡淡如水,枯燥无味,更别提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了。但通俗的学术读物则有较强的可读性,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渐渐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知识领域,渐渐了解所谓的学术是什么样子的。正如陈永文同学所讲道:“看了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才知道以前自己读书不过是泛泛而览,读得不深,理解得不透彻,过后再翻也记不得什么,所以和没读过的人也没什么区别。而现在,我学会了看书不仅仅是单纯的看文字,而是看其中人物的思想,从文字的背后着手,敢于质疑,衷于客观实际,从文字的表面深入到本质与根源,认真钻研,这才叫读书。”
当然,通俗性学术读物必然会引起争议,一些正统派的学者认为以这种“不太正经”的口语化的文字会使神圣而纯真洁净的文学跌落神坛,被恶意曲解和丑化。吴腾同学在查找材料的过程中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但他认为做学问就应该保持批判性的开放思维,不是只听一家之言,而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在网络上看见的大部分都是反对李零对于孔子‘丧家狗’的评价,对其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认为李零是对伟大的思想导师至圣先师孔子的大不敬。其中北大哲学系教授更是直接发文怒怼李零,称其哗众取宠。我认为他们这些教授,大师说的都有理,毕竟都是有学问的人,只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强调的方面不一样而已,百家争鸣也未尝不是好事。”(吴腾)也有学生直接对书中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如讲孔子比作堂吉诃德,不少学生不赞同。
“李零教授把孔子比作‘堂吉诃德’,我并不敢苟同,因此我也并不认为孔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堂吉诃德’,说不定人家有家自己的想法呢。”(陈永文)
孟子亦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学们能做到不拘泥于书本,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4)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感悟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儒家思想特别推崇诗文教化为核心的文学功用观,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即“文以载道”。宋代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也就是说,文章是用来讲道理的,“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灵魂。我们可以认为“道”就是人文精神,而文学则是“传道”“布道”的。在今天,如何在这群“不阅经典”的民众身上实现国学文化的教化育人价值,就成了国学普及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经典文学为内核,以直白易懂为表象的通俗性学术读物,不但具有传承价值取向、引领思想道德的作用,而且其自然亲切的特点更贴近民众的心理,易引起读者共鸣。
通过阅读优秀的经典名著,我们能够穿越时间的隧道,跨越千年的时光,与古代的先贤圣人和智者进行对话,感受他们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力量,从而感化心田,提升审美情趣与精神品格,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蕴含着我国丰富的儒家思想传统与人文精神,利于学生感受儒家精神当中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感。
例如,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许多学生读来深有感触:“我看到这句话有比较大的感触,我会想我们又何尝不是丧家狗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有多少人是认真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呢?精神世界的贫瘠应该是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我们都怀抱理想,可是我们有谁会像孔子一样全心全意去达到心中所想,有谁会不辞艰辛去追寻所谓的理想呢。”(钟孟池)
通俗性学术读物对我们同学的阅读思维、学习态度、人生体悟、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颇为重要的影响,它不似纯学术著作那般晦涩无味、枯燥难懂,具有幽默风趣、直白易懂、词句朴实等特点。读好、写好、用好通俗性学术读物,对于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传统经典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大学生深入了解、认识、探究文学经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