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敏,梁旭华,李 超,彭晓邦
(商洛学院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精英化”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虽然高等教育使公民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但同时也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增强其就业竞争力,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就业能力一词最早出现于1955年发表的《研究如何改善“难以安置”人员的就业能力和态度》一文中[1],但该文没有给出“就业能力”的定义。直至1998年,有研究提出就业能力即毕业生能够展现自己在高等教育中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2]。在接下来的近20年中,学者们针对就业能力的定义进行了不断的批判继承和深化,并广泛探讨了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及其带给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市场的影响[3]。随后又有研究者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大学生找到和维持不同类型工作的相对机会”[4],这一定义将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外部因素纳入进来。目前大学生必须通过接受较低级别的职位或超出其专业范围的职业来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人力资本的发展非常重视作为就业能力的关键基础,但实际操作中却较少强调个人属性、感知的就业能力(个人水平因素)或劳动力市场因素(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全球化的加剧、工作的不安全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5]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与毕业生的属性或“大学认为其在校期间应发展的素质、技能”的概念等同起来。
在我国,2002年有学者提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五个维度。[6]经过不断发展,大学生求职被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通过就业成功和就业未成功学生的经历对比,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四个部分,各个部分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共同构成整体的就业能力[7]。因此,如今的大学生不再仅依靠其高等教育学历,而是必须变得灵活,通过发展和取得“与其他具有相似学术和阶级的毕业生的位置优势”[8]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为了获得位置优势,大学生需要发展并获得技能,特别是核心技能(硬技能)和可转移技能(软技能)。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个体静态基本素质和动态过程特征的综合架构体,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9]。它由最初关注大学生的可雇佣性,到获得和维持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再到获得学科知识、实用技能及个人特质,最后扩展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所包含的关键要素的全面关注。
高等教育在提高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支持终身学习,它为雇主和雇员提供了经济生产力和增长所需的技能和素质。但是由于就业能力是由一系列主观因素确定的个人属性构成,因此它使政府可以定义该职能的确切性质。自从“从将社会和文化资本提供给专业精英到通过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实践和技术技能知识来为知识社会的工人做准备的总体势力”这一对大学实质性角色提出之后,高等教育培养的主体者的就业能力受到干扰的事实,使它受制于各种概念因素。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且正处于优化经济结构的过渡期,高质量的就业需求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但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政策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有些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频频遇冷,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10],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仍然十分严峻。在欧洲,英国政府多年来通过质量审核、研究评估、预算、绩效考核等举措对大学发展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了有效控制。政府不仅控制着大学的组织地位,而且还提供严格的框架来指导其主要教学活动的执行。国家可以通过对就业能力的重新架构,用自己的权力来取代劳动力市场,以决定什么构成了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在政府战略、资金流向以及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也证明了这一转变。
近20年来,世界各地高等教育变得越来越大众化,这不仅意味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且意味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它还体现了关于什么是大学教育的新概念。Boden等认为,大学的主要作用是培养适合雇主需求的经过适当培训的劳动力。[11]在许多国家,大学对公民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长期贡献被重新标记为授予“就业能力”。
大学作为卓越的知识组织已成为许多国家利益、活动和权力行使的焦点。从历史上看,大学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是机构的关系属性,这些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和自由思考的,也就意味着大学选择与其内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然而,现在大学为了应对来自政府和雇主团体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追求直接和可证明的经济效用以证明自己表现良好,因此在设计和提供教育课程时直接回应雇主的需求,采用将一系列基于技能的通用学习成果纳入学位课程,以期达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改善其就业状况的目的。从教学上讲,现在大学被“学习成果”设置所吸引,这些结果代表了可衡量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志,即“描述”或“计算”而不是“批判性分析”的能力,而这通常又会产生一种以可测量的方式构建大学教育工作的趋势[12]。反过来,这将教育减少为一系列技术技能相关知识的获取,而不是思维的发展。
由于就业能力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这为大学重新设计课程提供了持续强烈的动力,使其能按照更多的职业路线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而为专业人才提供教育。目前大学采用的建立和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是将“就业技能”纳入课程,尤其是将一系列机构特定的毕业生属性相关的就业技能纳入课程。[13]但能否使学生有效获得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大学在多大程度上能将所学发展为可转让的就业技能?相关高等教育机构没有试图辩论大学在此中的作用,而是普遍接受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该成为大学成绩的关键驱动力和衡量标准这一现实,并且仍将重点放在决定毕业生成功基础的人力资本开发上。如果高等教育机构希望为每个雇主提供特定技能,它们将失败;而如果他们将重点放在工作场所更通用的适应性技能上,将会更加有效。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文化资本仍然是学生最需要积累的财富,所以大学应成为公民和社会的重要朋友,并能给予启发、告知和参与,并作为为其提供服务的一部分。
对于大学生而言,劳动力市场因素已成为成功就业的关键驱动力,但是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化导致许多学科的毕业生供过于求。Andrews等在对四个欧洲国家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调查后发现,团队合作、创新思维以及口头交流能力是毕业生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14]然而,目前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没有设定过职业发展的目标和远景,更谈不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在职业发展方面的能力。另外,部分学生把大学阶段当成一种放松和解脱,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人生下一步发展的新起点,学生自我提升意识不足,不关注社会常识的学习,更谈不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到就业阶段才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却为时已晚[15]。现今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只有具备灵活的、适应社会变化的、持久的就业能力,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维持相对稳定的就业状态。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不足,对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无法快速适应,缺乏竞争求职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
基于获得学位而具备的技能和特质,大学生开始发展自己的毕业生身份,并向雇主展现出有别于劳动力市场中其他求职者的能力。公认的能力(例如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或团队能力)反映了对毕业生高级思维的期望,并构成了毕业生身份的基础,它们还与职业专长相关,特别是对于那些进入高度特定职业(例如医学、会计或教育)的毕业生。在运营层面,应雇主群体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常与获得更多基本技能有关,包括沟通、计算、信息技术和学习方法等。[16]知识技能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中的关键要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前提和基础。但部分大学生将知识技能局限在专业层面,对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合作、开拓创新等能力重视不够;信息获取、沟通协调、组织管理等实践能力明显欠缺。而这些技能成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讨论内容,还经常包括其他可转移的素质或“软技能”,例如专业精神、自我和时间管理、可靠性、创造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17]。
目前,就业能力已成为大学生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实际情况表明,即使是合格毕业生也可能无法立即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可能需要接受其专业领域之外或低于预期的职位。因此,任何关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化都需要考虑劳动力市场因素在确定长期和初始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以及随之带来的大范围变革意味着雇主需要与高等教育部门更有效地合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雇主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在新的经过国家调整的市场条件下将不再需要寻找和培训工人,而是可以定购“烤箱式”毕业生,以节省大量成本。正如Costea等所指出的那样,企业趋向于对大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们是“最好的”,并要求他们表现出高绩效并承诺不断改进。[18]从就业能力的具体情况来看,雇主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机敏性以及在分配的特定任务上是否能够组织得井井有条、高效负责,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而较少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雇主还倾向于提高对“理想”毕业生的看法,例如,一个“才华横溢、富有创造力、有活力且充满潜力的人”这些大学课程中无法教授的素质。雇主团体一直在坚定地呼吁大学应该培养出愿意被聘用且能够在工作场所做出即时贡献的学生。他们希望大学生不仅能够展示其学科的技术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展示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技能和公认的能力。从雇主的角度来看,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被认为在“增强产品增值和服务”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一方面,用人单位很少参与高校培养方案论证、教学大纲修订等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一味追求重点院校品牌效应,同时对应聘者的性别、工作经验等做出限定,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雪上加霜[19]。在对毕业生质量进行了30多年的争论之后,雇主仍然声称,尽管大学在开发学生技能的方法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毕业生依然不具备必要的技能,并继续向大学施加压力,要求其培养合格的员工。[20]
高入学率和高质量就业需求给高校带来了很大挑战,加之高等教育体系的持续扩展已超出了政府作为主要融资人的能力。鉴于高等教育的经济驱动力以及大学需要提供可满足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可衡量结果的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注在不久的将来不太可能减少。世界银行在《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学习以实现教育的承诺》中指出,因为在校受教育期间未能获得成功的就业能力,中低收入国家的数百万计的青年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会面临机会丧失和工资降低的前景。
因此,政府、高等教育机构、雇主单位和非政府组织之间需要进行能力建设,以加强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强化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影响。政府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能力建设以鼓励大学、行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21],敦促高等教育机构努力做更多工作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加速实施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计划,以此为学生提供初步工作经验并改善他们的就业前景[22]。
首先,政府部门应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助力高校科学修订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同时,大学生在提升就业能力的同时,可以借助该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实现自我评估与提升。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保障措施,例如通过政策引导激励用人单位主动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全过程,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此外,需要持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在搭建创新平台,设立创新实践项目,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23]。
众所周知,高校具有依据专业判断而采取行动的战略能力,在协助学生建立人力资本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加强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及时对学校资源进行调整,并做好相关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调整和改革工作。虽然与就业能力相关的个体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人格变量,但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当代组织职业成功所必需的属性的认识。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双师型师资培养,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增设应用性和技术性的课程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其次,积极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办学,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调整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来教授和培养与学位相关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并通过考核进行评估。例如,在整个学习计划中培养诸如思考和自我意识方面的高级思维技能,尤其是适当的选修课会促使他们脱离学位专业的限制,将自我管理技能和职业发展技能纳入学习经验中。二是重新验证课程和教学方法,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关键能力、通用技能和就业技能并重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新形式学习和研究的实际案例[24]。三是通过拓展学生基础来打破融入社会障碍。例如,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毕业生建立强大的网络,使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向他们传授网络技术;大学职业顾问在传达职业自我管理和增强就业能力的个人责任重要性方面发挥作用。以上措施综合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意识,增强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的自信心。
Matlay通过研究发现,个人对创业的态度信念不仅直接影响其意图,而且通过影响企业家的警觉性,进而影响个人的寻找机会,最终影响个人的创业意向。也就是说,企业家态度对企业家意图的影响不仅是单个的“情感路径”,而且同时是通过机会发现的“利益路径”。个人的态度不仅仅是与意图影响有关的“态度”,而是在感知到的行为控制与意图之间的关系中,信念所扮演的角色并非纯粹的信念。[25]Osmania等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比较欧洲不同国家的学生和雇主对软技能重要性的看法。[26]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10年中,有86%的受访者表示对软技能的重视程度更高,并且公司认为软技能对大学生最为重要。雇主和高等教育机构应共同努力,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软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指导他们承担个人责任,以获取和发展这些基本技能,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讨论中基本上没有提到个体属性和行为的作用,但是在管理和心理学文献中,这被认为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例如,适应性和灵活性帮助个人应对不断变化的变化,同时“适应和优化”,从而为成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个人行为与职业自我管理或“与职业相关的行为(影响社会和教育背景之外的客观和主观就业能力)有密切关系”[27]。Bridgstock将职业管理技能分为两类:自我管理技能和职业建设技能。自我管理技能是指在价值观、态度、能力、才能、兴趣和工作与生活平衡方面的个人意识。职业发展技能可帮助个人“在工作世界中导航和前进”[28]。尽管人格变量在人的一生中都保持相对稳定,但可以鼓励个人对求职和职业自我管理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并掌握与职业相关的关键技能。
在过去的30年中,雇主一直在批评大学生缺乏可转让的技能,而众多学者强调,雇主需要更高效地参与毕业生培养工作以及加强与大学的交流合作和发展伙伴关系。雇主团体和高校之间应该就高等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进行有意义的讨论,需要就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做好工作准备”的含义进行公开辩论,并讨论雇主在企业建立培养大学生持续就业能力中的作用[29]。Yan等人以雇主参与的内在动力为突破口,发现人才需求是深化产学结合的基础,提出了一种“两结合五合一”的协同教育体系,鼓励企业在高校中建立产业。[30]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还可以了解自身的定位,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改变自我认知能力,从而促进自我提升意识的形成;雇主通过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制订合理的选聘计划,可节省后期的人力资源培训成本;高校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可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整自己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还可以更新高校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和实习机会,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也关乎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繁荣,就业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自己付出努力,也需要政府和教育机构、高校、雇主等多方面协同合作。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有效管理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感知和体验到就业成果和成功的职业轨迹;学术界需要与该行业建立更牢固的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大学生获得就业能力;大学生应主动意识到在发展软技能和采取积极主动的角色以增强其就业能力方面的个人责任;雇主必须加强与高校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开发大学生的软技能并提供实践机会。本文的最终目的是能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与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