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03-07 21:20梁春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俄语跨文化交际

梁春宇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113001)

近年来,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两国民间交流增加,这使社会对高素质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重要,跨语言文化交际手段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会引发矛盾,甚至造成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不只需要对的语言进行学习,语言、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也应该积极改革,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交际效果。

1 高校俄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学术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所具备的能力与素质[1]。在情感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积极情绪。在行为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双方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表现的符合规范的、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行为[2]。在认知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人们对交际过程中文化等事物的理解,需要具有跨文化意识[3]。

高校在俄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了解俄罗斯的民族特征与历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在俄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俄语翻译等方面的人才,为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人才支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对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俄语人才需求增加。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一使命,在提高学生俄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俄语的语言环境、俄罗斯历史文化、语言习惯等,使学生在运用俄语交际过程中可以准确使用语言,避免用语错误引起的误会与文化冲突。

2 高校俄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困境

2.1 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校十分重视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但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往往以阶段性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因为高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所以教师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都比较淡薄。高校俄语教师在教学中大多重视俄语词汇、语法的传授以及学生口译能力的培养上,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在对学生的考核中着重对学生词汇、语言掌握情况的考核,却忽视了学生对俄语文化的热爱,这说明了大部分俄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而不少学生在俄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热情,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顺利毕业而花费大量时间在提高言语技能上,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去了解与学习俄罗斯民族文化等课外知识。

2.2 缺乏跨文化语言环境

高校俄语教师一般是由俄语专业、有俄罗斯学习经验的本国教师担任,虽然部分教师具有优秀俄语口语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用中文的语言习惯去开展教学,对俄语文化不够了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俄语的热情,使学生更了解俄罗斯历史文化。除此之外,高校俄语教学一般采用大班化教学,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所有学生感受到的中外不同的文化特色的难度较高。课外的一些学习活动例如晨读、口语角等也因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活动策划能力不足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学生缺乏学习俄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环境。

2.3 俄语教材的限制

当前高校所使用的俄语教材的包括了许多俄语基本知识,可以满足俄语语言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目前所使用的俄语教材的重点教学方向是语言,包括大量的俄语词汇、语法、语句等,虽有部分文化知识,但这些文化知识沿用多年,与当今社会潮流脱节[4]。同时,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也比较隐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俄语文化的学习,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俄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3.1 增强师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师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需要借助教学目标、教师、测试等因素相互作用实现。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都有直接的影响,要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就需要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俄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中需要俄语教师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校本活动促进俄语教师相互交流,鼓励俄语教师深入研究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选拔优秀的俄语教师前往俄罗斯高校参观学习,使本土俄语教师可以近距离感受异国风情,让教师在国外学习交流中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俄语教师的语言能力与教学能力。

教学目标以及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鞭策学生学习,为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高校可以从这一方面着手。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三大维度,在知识技能上,高校俄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有俄语交际、翻译等方面必须具有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学生可以掌握俄罗斯人常用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方式,可以了解这些交际方式在不同情景中表达的意义,同时对获取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主要途径有一定的了解[5]。在情感与态度层面,高校俄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语言、文化、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手段等有感性的认识,可以感受中俄语言与非言语交际手段在使用情境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交际手段等是客观存在的,学会理解与欣赏俄罗斯语言文化。在过程与方法层面,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信心,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参与到中俄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中去,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弥补自身俄语言语表达能力的不足。同时,对于《俄苏文学作品选读》等可以体现俄罗斯人文风情的选修课也应该合理增加学分,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测试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明显的鞭策作用,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是俄语考试侧重于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考核。在新时期,高校与俄语教师应该改变这一现状,在俄语专业能力测试以及阶段性考试中增加跨文化交际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考核,可以参考雅思考核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口语测试,由俄罗斯籍教师担任主考官,线上口语测试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主观臆断,根据学生线上与俄罗斯籍考官交流过程中展示出的言语能力评判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2 营造良好的跨文化语言环境

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被用于教育领域中,给学生的俄语学习提供了更多、更高效的途径。传统俄语课堂大多是教师的“独角戏”,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俄罗斯语言习惯去开展教学,对俄语文化不够了解,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偏弱。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跨文化语言环境。如在“онашемуниверситете”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课堂,教师们可以分工合作,分模块录制讲解视频,最好有俄罗斯籍教师录制部分讲解视频,之后将录制的视频上传至校园官网或者其他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前观看、学习。每个视频长度控制在10 min左右,重点讲解的文化背景知识、典型的修辞方式等知识,课前学习后在线完成测试,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以及教师对课前学习的内容进行线上讨论。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回答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后集中解答,对该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合作探究、跨文化交际活动,例如,在课堂上围绕本节课的主题或者相关的俄罗斯文化知识开展俄语合作演讲,或者在学生课前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开展俄语辩论或小组交流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邀请本校俄罗斯籍教师走入课堂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俄语交际、俄罗斯文化等知识学习与运用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课外,教师与学生还应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在学校内开展各种趣味俄语活动,学生们甚至可以通过网络与外国人实现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为同学们创造一个优秀的具有浓厚俄语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加强课外俄语活动的组织,首先教师对预计组织的俄语活动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去引导学生、去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俄语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利用互联网去学习,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比学生掌握到更多才可以使学生信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管理,可以采用信息员制度收集活动过程中信息,方便学生与教师了解活动中的不足。

3.3 合理选择与补充俄语教材

教材是俄语教学的重要支撑,在俄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选择合适的俄语教材,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将俄语知识、教学价值观传递给学生。高校所使用的俄语教材内容应该高度贴近本校俄语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较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内容可以较好地结合语言文化背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俄罗斯文化,进而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笔者认为,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俄语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教材中包括俄语学习与跨文化交际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正确解释使用俄语国家语言与非语言交际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意义。同时,包括中俄跨文化交际有关的双语课文,对于难度较高的俄语原著附上注释,在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手段的俄语表述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与魅力。

二是中俄跨文化交际实例。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俄语言与文化差异,使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与掌握俄语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难点与要点。教材中应该有中俄官员、商人、学生等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实例,最好有双方跨文化交际的“反面教材”,以文字或图片方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景中合理使用语言。如果教材中的案例过少、陈旧,则教师则需要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去搜集有关的案例,培养学生俄语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是必要的文知识。语言、交际与文化联系紧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教材中应该插入一些与中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为文化知识,使学生可以客观地认识到中俄文化的差异以及本节课所学知识的产生背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材中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进行补充。

四是图文并茂,教材中需要插入对应的图片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俄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际手段的使用方式与注意事项,相比于枯燥的文字,色彩丰富的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在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俄语人才已成为新时代俄语专业教育的目的。长期以来,高校俄语教学还停留在语言知识与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层面,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十分薄弱。在新时期,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跨文化语言环境,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在学校内开展各种趣味俄语活动,教师应该深刻把握教材,合理选择教材、补充教材内容,培养俄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满足俄语的实际性应用。

猜你喜欢
俄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