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众对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认知情况的调查

2021-03-07 21:20:20吕丹丹彭贵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中医院中医药

吕丹丹,彭贵珍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中医医院承担着继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的重任,也是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自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各级中医医院都以中央文件为指导,加强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医医院在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展示和传播着中医药文化。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效如何?社会如何看待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否促进了人们对中医中药的了解和认同?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于2020年6月至7月选择江西省、市、县三级中医院各一所展开了调查。

1 调查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方法

以江西省中医院、九江市中医院、南昌县中医院3家医院的门诊患者及其家属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在调查当日的门诊患者及家属中各选取200人展开问卷调查。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并同意参加该次调查,共完成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600份。

1.2 调查内容

21世纪以来,各中医院在宣传中医药文化上下了很多功夫,他们采取的办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中医药文化,前者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等、后者包括网络和电视等。二是利用医院的建筑和空间展示中医药特色,如医院的整体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等。三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带有强烈中医特色的活动,如举办八段锦、易筋经比赛,开展膏方节、三伏贴活动等。

该次调查主要了解群众对中医院以上各项努力的感受和态度,以及他们对中医的了解和认识,以判断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成效。

2 调查结果

2.1 群众对中医院环境形象设计的看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发布的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指示[1],中医院的环境形象设计应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特色,我们调查的3家医院相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医院在建筑设计和内部装饰时都充分考虑了中医药文化特色,但在回答“医院的建筑外观是否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时,回答“一般”和“不太明显”的占大多数,有444人之多;在回答“医院的内部装饰是否体现出了中医药文化的特征”时,选择“一般”和“不太明显”的依然占多数,有396人。

2.2 群众对中医院文化宣传活动的认知情况及参与情况

对于中医院举办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抱着支持、理解的态度,甚至有部分群众表示愿意积极参加。那么,他们对中医院的各项中医文化宣传活动了解和参与度有多高呢?

在回答“中医院举办的各项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你是否了解?”时,只有124人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有386人表示“不太了解”,另有90人表示“不了解”。可是,在问及几项中医院举办的代表性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的参与情况时,受访群众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600名受访群众中,对膏方节文化活动了解的有242人,占比40.33%;对八段锦、易筋经比赛了解的人有243人,占比40.50%;对三伏贴了解的人有405人,占比67.50%;对义诊等社区宣传了解的人有296人,占比49.33%。(此题为多项选择,所以了解各项活动的总人数简单相加超过600)。可见,群众虽然对抽象的中医药文化不太理解,但对具体活动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这种了解可能比医院的希望值要低些。

2.3 群众对中医的认识和态度

在600位受访的患者及其家属中,有194人表示对中医非常了解或大部分了解,占受访群众的将近1/3,但表示对中医了解一般或不太了解的人数达到363人,超过受访人数的60.00%,另有43人表示对中医不了解。

对于是否相信中医,超过一半(327)的人表示对中医很信任,只有极少数(22)人表示不相信中医,对中医持怀疑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1/3的人(224人)持中立态度,另有27人表示不了解中医,所以谈不上信任与不信任。

3 讨论

3.1 中医院的环境形象设计未能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同

中医院是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医院的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2]。上文显示,群众获取中医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是医院的文化长廊,由此似乎可以推断,群众应该对中医院的内部装饰比较满意,可我们的调查问卷却出现了一个与上面的判断似乎矛盾的问题。在回答“中医院的内部装饰是否体现出了中医药文化的特征”时,群众的认可度却不高,有2/3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不太明显”甚至“不明显”。至于中医院的建筑外观,群众的认可度则更低,近80.00%的人选择了“一般”“不太明显”甚至“不明显”。

3.2 中医院举办的各项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效果参差不齐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中医院举办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众多,这些活动大多在院内开展,主要有医护人员的八段锦、易筋经比赛,面向群众的膏方节,三伏贴,义诊,专家讲座等。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受访群众对膏方节、八段锦、易筋经了解者只有240多人,只占总受访人数的40.00%多一点。义诊面向社区,和群众直接接触,所以,了解的人稍多,被调查者有将近一半对此活动有所了解。三伏贴活动持续时间长,操作简单,疗效好,所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被访的群众中有67.00%的人表示了解,且认可它是一项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活动。这些数据表明三伏贴的活动开展已初见成效,八段锦、易筋经、膏方节、义诊等其他活动的群众基础还不太牢固。

彩陶上所装饰的纹饰也是经过古人们对生活的提炼,所创造出来的图案。这类图案一般有三种,一、是几何图形。这个是通过当时人们思维所抽象出来的。二、是任意描绘、刻画出来的线条,这类比较随性随心。三、是反映大自然,我们古人所看到的事物,像鱼纹、鸟兽纹、花果纹等,这些具象的图形,一般都与他们当时生活环境充满着联系。这些物象通过当时人们的加工和提炼,最后反映到彩陶之上作为装饰。

3.3 群众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可都亟待提高

中医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而让群众了解中医药、认可中医药,并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是中医院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中医药文化宣传的效果如何呢?群众对中医中药的了解程度如何?他们是否相信中医中药?调查结果显示,被访群众在判断自己对中医的了解程度时,70.16%的人选择了“一般了解”“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这表明大部分群众对中医不了解,中医药知识的宣传亟待提高,而这种现状与政府的期望相去甚远,国家希望中西医并重,希望中医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中医中药的形象,使中医药文化被更多人接受。

4 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从该次调查结果来看,中医院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总体策略良好,但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1 多种宣传形式齐头并进,增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

实地调研发现,江西省中医院、九江市中医院、南昌县中医院在宣传中医药文化时,都采用了以传统宣传为主,新媒体宣传为辅的方式。各家中医院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将中医药知识普及给了不同大众,但因每种宣传方式的重视程度不同,中医药知识的宣传效果也不一样。例如,医院的文化长廊及网络电视投入的时间多、资金多,宣传的效果就好一些,而义诊、专家讲座投入的时间少,群众从中获得的中医知识就少一些。为了让各种宣传方式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继续巩固院内宣传。医院文化长廊是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集中地,中医院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展示中医药的特色。二是多借助新媒体平台。从前期的宣传效果来看,网络电视的反馈不错,在接下来的宣传中,可加大微信、微博、短视频的投入力度[3]。三是中医医院可增加下乡,进社区义诊的次数。中医院采用面对面义诊、专家讲座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来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能够激发群众对中医药的兴趣,更好地展示中医药成效,使群众产生信任感,增强宣传成效。

4.2 加强环境形象设计与宣传,塑造更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环境氛围

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实地调研发现,3家医院在院内内部装饰上,都注意了中医文化元素,群众在就诊过程中能较多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但在调查中群众却不认可,为增强群众对中医院环境形象认知,进一步塑造中医文化环境氛围,建议中医院从这些方面做出改进。

(1)增加环境形象的宣传。在中医院宣传小册子中,融入中医院外观建筑的相关介绍,通过宣传册内容的讲解及群众的自身观察,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2)中医院内背景装饰增加趣味中医元素。中医院院内可在重点科室、治未病科等相关科室张贴含有中医元素的趣味标语,以便患者打发就诊的无聊时间,缓解焦虑,增加中医药知识;(3)增加百草墙的展示。中医院内增加百草墙介绍及简单食疗的做法,既能展现中医药的特色,又能满足群众对中医的需求。

4.3 加强中医药文化活动宣传,传递更强中医药声音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中医院举办的中医药文化活动众多,其中三伏贴活动的举办初见成效,但其他活动因群众需求不同,宣传不够,参与度低等原因,效果甚微。为更好地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中医药文化活动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将院内职工活动面向大众,如八段锦,易筋经比赛,医院可以组织医护人员带领群众在固定时间排练起来,每隔3个月可进行一次比赛,对前三名获得者给予奖励。(2)对与中医药文化活动相关科室的就诊患者及家属进行宣传,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增强传播效果;(3)可以加大资金的投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网络电视等新媒体进行前期宣传,普及每场中医药文化活动中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例如适宜人群,如何参与,活动福利等。

4.4 完善中医队伍,提高诊疗水平,增强群众对中医的信任

一支优秀的中医人才队伍是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群众衡量中医院综合实力的指标。完善中医医院内的中医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加强群众对中医的了解,增强信任感。为解决中医队伍不完善的问题,中医院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一是加强对地方医学技术的传承及保护。中医院是地方医学传承的重要基地,应当重视地方医学的保护与传承,从民间收集资料,整理遗落在民间的医学书籍及器物,寻找地方特色医疗技术传承人,打造地方特色医疗团队,将特色医疗发扬下去[4]。二是完善院内的师承制度。青年医生大多以院校教育为主,有基础的中医知识,但不具备完整的中医思维体系,为增强青年医生的实践经验,培养中医思维体系,中医院应鼓励副高及以上的主任医师带徒弟,让青年医生学习指导老师的学术经验和临床水平,培养专科继承人,完善院内的师承制度[5]。三是实施“内引外送”的人才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引进名医专家,高学历毕业生及专科技术人才,鼓励中青年医生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努力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工程[6]。

从总体上来说,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加强了当地群众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促进了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同,提高了中医医院的影响力,但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之路还很长,仍需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中医院中医药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赵县中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2年8期)2022-08-12 01:21:38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唐县中医医院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4:04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2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