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2021-03-07 21:20:20张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政治传统思想

张伟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在现今社会中,大学生有着各种各样学习的渠道,但网络信息过于丰富,学校应当给予学生以正确的方向指引,利用浓厚的学习氛围与丰富的传播渠道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正面的思维引导[1]。将文化自信适当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广泛的学科知识增进文化引领,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全面提升。在世界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成为担得起重任的青年。

1 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1.1 文化自信的概述

文化自信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一个国家深厚的基石。诗词歌赋、爱国精神、责任担当、正确的价值观等都是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内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已经根植于国人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对中国来讲是民族信念的传承与发扬,一个国家的发展往往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高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文化自信的新领域,对人类文明保持崇高的敬意,对为中国做出巨大奉献的前辈给予相应的尊重。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促进文明的升华,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效果,让学生在感受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通过对个人思想品质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实现价值、促进全面进步,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随着如今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学者对思想政治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教育中不断丰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与内涵,给予学生以合适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及思想政治观念的探索精神,促进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发展[2]。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学方向,以大学生为教学对象,在大学进行相关教育。大学正处于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的阶段,需要学校与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提升道德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青年思想品质养成的方式,以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加强教育,让学生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价值观与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的思想成熟。

1.4 文化自信与大学思想政治相融合的现状

中国文化历史久远,流传至今,吸引着众多学生的关注。但同时因为近年来网络信息的发达与扩散,学生受到了各种文化的洗礼,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在文化价值方向上受到影响。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上花费的时间不够,兴趣不高,导致文化自信的降低。同时部分学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播仅停留在表面,没有明确文化教育方向。高校的教育方式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善,导致学生不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3]。学校对网络教育的不重视也会导致文化无法得到有效教育,是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缘由。

2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方式

2.1 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大学校园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开展“诗词比赛”“文化课堂”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活动中学生能够看到各具风采的中国传统表演形式,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利用比赛的方式也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促进学生主动接触中国文化,也能够在比赛的准备与总结中完善自我,提高学生水平。在大学教学中传统文化应该被纳入必修课中,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内涵。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将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在交流学习中提高能力。

2.2 以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文化观念

一个校园的整体氛围能够对学生的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建设中,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提升个人素养。校园传统文化的氛围营造可以通过在校园设施的建设、景物的设置、教室的设计中实现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既能够美化校园环境,又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积极引导校风建设,促进文化自信的培养。

2.3 重视历史知识的教育培养

历史故事中流传着中国人民的精神传承,在历史故事中感知人物命运,朝代兴衰,近现代人们的抗战牺牲都是对大学生重要的民族教育。通过丰富的阅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以来的不易,提升学生对如今国家发展水平的自豪感[4]。大学生应当完善历史知识体系,积极进行历史知识的汲取,思考历史中传达的信念与文化,更好地担起新一代的使命,在历史熏陶中获得个人成长与思考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3 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在时代的大方向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价值追求相符,有着共同的目标。高校应当积极结合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高修养的人才,使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知与文化自信。

3.1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一致

中国的现代发展与科技进步都为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科技水平、经济能力的迅速拔高奠定了中国在全球领域的发展方向。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凝聚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大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进入到世界大潮流中,在世界对话中凝结更磅礴的力量。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认知,扩展全面思维,形成积极的信念与人生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3.2 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关联

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提升,更是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不断增进学生传统文化水平,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意识,促进学生思维与行为的成熟发展,让学生学会自律,言行合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能力上的影响十分重要,经过文化的不断熏陶,形成了学生的重要价值观念。例如,儒家文化经过千百年历史的传承已经刻在了每个国人的骨子里,尊师重道的道德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都可以作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源头。而革命文化中红军的长征精神、大国工匠的品质、红船精神都彰显了中国人敢于奉献的宝贵精神。在内容上的传承一脉相通。通过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学习,能够让他们认识到中国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加强对中国党组织的认知,提升思想水平,让学生能够注重个人意志力的培养,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文化自信。

3.3 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一致

提升文化自信,需要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升人文历史的认知,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培养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高的文化素养,提升个人综合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培养,使学生能够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人生观,在面对国家事件上有政治觉悟的提升,能够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中[5]。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如今的中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应当紧跟时代变化,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相应调整。

在大学校园中学校应当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逻辑关联,以发展的目光看待教育,在不断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意识水平,使学生自觉学习民族文化,关心国家事件,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更有自信地面对社会的发展轨迹,走入国际舞台,在全球的发展中成为一个参与者、建设者。

3.4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文化自信的实践性

文化自信是对学生文化知识、道德体系的引导,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能够真正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方向。将文化自信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能够加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知,自觉改善不良行为,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劳动教学,组织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诗词文化中的“粒粒皆辛苦”,感知粮食来之不易。在大学食堂关注光盘行动的开展,要持续不断地加强学生的革命文化精神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断奋斗,提升自我。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开设心理健康课堂,鼓励学生主动交流,遇到问题保持理性的分析态度,对事物发展进行积极的联想,改变消极悲观的状态。同时,学校要多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健康的身体,时刻牢记身体第一,保持运动习惯,锤炼健康体魄。在不断的体能锻炼中也能够养成学生规范自我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6]。从多方面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思想政治的认知,对学生的培养要做好长期的目标规划,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牢记在脑海里,真正获得个人品质的发展与养成。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知能力,提升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学习也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学生通过进行中国文化与思想政治的学习,能够将现代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了解中国发展的状态,增强政治观念,在未来能够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做出贡献。

4 基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品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1 整合文化内涵,进行系统教学

在学校教育中应当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对文化、思想进行相应系统的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能够进行文化熏陶的地方。在教材的基础讲解之上,融入文化传播的理念,在课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与学生共同探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思想政治知识的良好吸收。

4.2 借助网络平台,扩展文化与思想政治思维的传播渠道

在现代网络时代,各种社交平台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而对文化与思想政治的传播力度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学校可以发表文章、短视频录制,进行文化知识与思想政治的课程更新,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中提升文化内涵,促进人文素质的培养。建立学校公众平台,让学生能够进行阅读,或者举行文化主题的投稿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文化学习中,也能够提升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平等交流,提高思想意识,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4.3 组织革命主题活动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重走长征路”、参观革命纪念馆、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主动了解革命知识,在实境中体验革命先烈的坚强意志,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知识的传播。既能够使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也能够获取革命精神的传承,在演讲比赛中更能够获得演讲经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定期举行革命主题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真正感知到中国发展至今经历过的困难险阻。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演讲、歌唱或者演出等,将民族精神与思想融入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将革命主题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提高文化自信。

5 结语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学校应当关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加强对学生文化观念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迅速的发展进程中保持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将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水平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在未来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水平与不屈的精神,共同奋斗,推动中国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