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闭环管理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2021-03-07 20:09周俊辉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闭环育人职业

周俊辉

(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是通过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更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实现理想育人效果,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需要对育人方式进行更新,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闭环管理理念与方式加以运用,强化学校育人工作,建立全过程育人评价体系,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创造优质的环境,使其能够实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增强,提升育人工作水平。因此,在新时期积极探索基于闭环管理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1.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困境

职业能力是学生从业所应具备的包括知识、技术、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培养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内容,这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的重要前提。这方面当前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自身不清晰,没有充分反映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融合发展要求,严重制约了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社会功能要求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当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求,通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培养大量具有覆盖产业链中多个岗位要求且具有工艺开发、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职业人才,动态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教育功能要求下,职业教育供给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不能失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满足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而职业教育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融合发展,是当前科学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二是对职业能力的内涵把握不够,缺乏对基本结构和核心内容的多维度立体锚定。第一个维度是,职业能力应该同时体现核心素养的通用性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特殊性。核心素养不针对特定职业和岗位,是胜任任何职业或岗位都需要掌握的通用能力,同时是推动工作完成所需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方法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的集合。而专业技术能力是针对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技能。第二个维度是,职业能力培养应当体现不同人生阶段或者教育阶段要求的层次性。职业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与个体成长、教育程度、职业实践的阶段密切相关,不同阶段应该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重点,以及阶段之间的层次递进,要做到环环相扣、逐层上升。第三个维度是,职业能力培养应当体现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差异性。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都应该将职业能力培养与人的终身成长相结合,但是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更加体现工具性和功利性,目标指向更加明确,而普通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多体现素质的拓展性和综合性,不过分强调就业导向,而是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下的一种必要育人载体,实施相对更为宽泛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劳动实践教育。

2.职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困境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是培养职业能力的唯一主体。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发展,单一主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已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迫切需要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等主体组成的职业能力协同培养体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场地、师资、设备、课程等基本要素,才能够更好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化定位和职业能力内涵深化的需要。当前职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困境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主体作用看,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的体系尚未构建完善。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来源于岗位和产业,来源于一大批企业的共同要求,离开企业主体,职业能力培养将成为无本之源。企业集聚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最现实的职业环境、最丰富的职业文化,能够为职业能力培养创造最好的条件[1]。企业能够与学校互为补充,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帮助学校不断完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师资结构、课程体系、育人文化等,持续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效益。二是政府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体现教育的社会功能要求,需要体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紧密对接,因此,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必须要与政府的主导方向相匹配。要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育人主体作用,必须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学校追求社会效益,很难直接将两者统一到育人这一共同目标上来,而政府可以通过出台各种政策和要素配置,成为促进学校与企业沟通融合的桥梁。三是多主体协同、多元化治理、多要素衔接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必须尽快从传统的、单一的校企合作向组织整体的、全方位的协同转变,而长效机制的建立是根本前提。建立长效机制,首先应该确保主体之间理念相通、目标一致,有互惠互利的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人才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作为共同利益点。其次,要坚持系统性和过程性原则。职业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是动态的,必须将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培养,并且与多个主体的特点相结合,系统谋划,各司其职,各自发挥独特优势,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共同推进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要有实时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要将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引入评价体系,实行多向互评,而且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职前、职后全过程的大数据记录与分析。同时,还需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评价主体和学生,帮助优化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培养环境。

3.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困境

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情况下,职业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路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系统化、高效化的职业能力培养要素体系的能力与路径不足。首先,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核心作用,但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涉及到多个主体、多个领域、多个要素,长期在学校的教师缺乏对职业素养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长期在企业的技术专家缺乏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因此,两者都很难从一个理论高度,结合学校和区域产业实际,构建出系统化、高效化的职业能力培养要素体系。其次,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环境、育人平台等要素融入了职业能力培养理念和要求,但往往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或者过于理想主义,甚至只在文本层面,应用于实践所需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再次,要素体系服务于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不高。即使在一整套的协同工作机制保障下,职业能力培养要素体系需要有足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培育和提升途径。同时,职业能力要素体系还有动态调整机制,能够自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和外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些特殊性考虑不足。职业能力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大量的缄默知识,又包括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劳模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层面的内容,这部分隐性能力的培育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在真实职业环境下,长期的耳濡目染和针对性的刻意训练才能够真正养成。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依靠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等多个主体的力量,创造多元化的职业素养培育平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育人手段等要素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而在此基础上,更加根本的是还要将职业能力培养结合到育人所有相关的、非直接相关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中去,但是目前国内外还缺乏成功的实例参考。三是职业能力培养平台还无法满足终身学习的要求。首先,终身化的职业能力提升平台应该包括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培训服务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等,学校以外的平台公共实训基地利用率不高、行业企业自主培训基地普及化程度低、社会化培训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职后的职业能力提升。其次,学校以外的平台与终身职业能力提升的匹配性不足,缺乏有效性、针对性,严重限制了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再次,职业能力培养平台的国际化水平严重不足,导致我国终身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缺乏专业性、通用性,与国际标准和要求不接轨,无法积极吸纳国外先进经验,以提高人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闭环管理理论与原则

闭环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在管理控制、综合闭环系统、信息系统与管理封闭原理基础上发而来的。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及外部环境,动态形成决策、控制、实施、反馈到再决策、再控制、再实施、再反馈的封闭管理系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提高组织的内部管理效益。随着闭环管理方式的逐渐成熟,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中更多的是被运用于企业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2]。

应用闭环管理理论需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明确职责原则。主要是要求确保分工明确,各环节都有相关的负责人,具体的信息反馈、任务完成时间与标准等都应该精确到个人,有利于减少责任推诿的现象发生,确保工作质量。二是坚持整体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将整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倡导个体服从集体,当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以整体利益为主,保证集体利益最大化。三是坚持严格考核原则。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对考核评价给予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相关考核体系,对工作执行效率与工作结果进行考查。四是坚持协同性原则。针对于闭环管理范畴,需要将各个环节都列入其中,以便形成循环封闭的链条[3],同时做到环环相扣、循环上升。大学生教育,要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闭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可将学生能力提升看作首尾相连的闭环链条,学生在校的各个重要阶段可视作此链条的关键节点,不同节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融入闭环管理理念,有利于避免育人工作的脱节问题,可促进育人成效最大化。

三、基于闭环管理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1.进行科学决策和目标设定,明确育人目标

以闭环管理模式为依托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科学决策和目标设定是构建控制、实施、反馈到再决策、再控制、再实施、再反馈封闭管理系统的前提和基础。一是科学决策方面。首先,要提高决策能力。学校在现有人才培养组织架构基础上,专门成立职业能力培养决策机构,由学校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政府部门领导、参与企业领导、行业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共同组成,采用理事会的形式,讨论、决定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所有重要事项,听取每个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的进展情况汇报,检查、监督协同育人项目的落实情况,协调、处理合作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其次,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等基础上,结合办学特色、办学基础、学生特点、各个育人主体的优劣势,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并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门论证后发布并实施。再次,要提高决策的全面性。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设定、实施路径、评价改进等,到具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环境、育人平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的选择和准备都要进行充分考虑。二是,目标设定方面。首先,根据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类型本质特征、学校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要求、学校内部条件和办学特色要求,确定新时期职业人才培养目标[4]。要按照职业核心素养通用性、综合性、阶段性、内在性和终身性的特性,理清职业能力内涵的具体结构和内容。其次,要在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内涵框架下,按照从“技术人”到“职业人”到“完整人”的成长阶段递进,分解每个阶段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与各个阶段相应的培养路径。再次,要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同时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责,落实到各个育人主体和各个育人环节,配合沟通反馈和调整机制,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2.建立政行企校家协调育人体系,开辟育人新路径

协调性是闭环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主要原则之一。因此,在开展闭环教育中,也需要突出协调性特点,企业、社会、政府、学校的多方协调可构成完善的系统,为闭环教育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新时期,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加强育人成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需要建立健全育人动态机制,促使各项育人工作有序进行[5]。其中,政行企校家育人体系十分重要的,是推动闭环全过程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加强对政行企校家育人共同体建立工作的重视,如可成立一体化育人管理委员会,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协同教育和管理,重建考核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大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方面,应该将政行企家作为重要支撑,以学校为主导,进而搭建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育人体系,促使育人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另外,还需要借助政行企家校体系进行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树立新型教育理念,为学生创建更合适的专业实训基地,提供尽可多的实训机会,以增强学生职业意识,为其职业能力的锻炼提供良好平台,促使其职业能力得到大力发展。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各个主体的分工工作,使其能够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与学生实际相符的闭环链条,将行业、企业、学校、家庭的作用最大化,优化管理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其养成优良职业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例如,在职业课程调整和优化环节,可引入行业企业文化,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熏陶,可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既能够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又有助于促使其形成美好的品质,对其日后发展是百利无一害的[6]。另外,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过程中,也可将适合学生的企业行业规范纳入其中,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约束作用,使其自觉规范行为,加强职业行为的良好培养。打造优越的育人工作局面,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完善沟通反馈与调整机制,加强育人成效

以闭环管理模式为依托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沟通反馈与实施调整是关键环节,是确保管理质量,强化育人成效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监测反馈育人过程、育人主体和相关培育措施的调整,借助相关环节的有机联动,可打造较为科学合理的闭环管理回路,为大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奠定坚实基础[7]。与此同时,在落实沟通反馈与调整机制的过程中,可有效深化闭环控制理念,将其渗透到培育大学生的各环节,确保所有环节都能够有机联系起来,减少脱节现象的发生,提升育人质量,对育人的协调推进与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达到预期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效果,应该注重闭环管理方式的运用。

一方面,是主抓重点环节,强化管理效果。要了解学校育人工作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级分类,以便确保育人质量。还要结合育人工作内容清单,优化育人的各环节,建立并实施学校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对育人工作清单进行严格的监督,若发现不足,应该及时整改,促使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在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面,需要抓住的重点环节有两个,一是就业指导环节,二是职业规划环节,所有闭环管理工作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两方面展开,全面督导职业能力培育工作。如,在学生入学之后,可通过上岗培训、职业认知、考核录用、顶岗实习等环节来丰富学生相关知识,促使其职业素养提升,并确保其能够对职业有正确且全面的认知,为其学习与就业上岗无缝对接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8]。在该过程中,还应该不断优化沟通、反馈机制,要求相关专业教师、学生与有关企业都参与培育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加强沟通,及时反馈,以便在第一时间对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另外,还要以育人获得感作为关键的参考指标,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打造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应该注重统筹管理。要明确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点,确保管理的针对性、目的性。例如,可将三全育人工作中的“十大教育”工作内容纳入其中,注重管理与落实,并且需要立足实际进行监督指导清单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协调性,加强育人的实效性。

4.构建全过程育人闭环链条,提升职业认知能力

实施闭环管理模式,构建闭环链条是至关重要的。可将学生在校时间作为育人工作周期,将职业认知水平提升作为育人目标,以此为基础形成相应的闭环链条,实现全过程管理[9]。在育人过程中,需要明确学校自身特点,注重优势的发挥,如继续走产学研训、产教融合的道路,进而逐渐打造独具特色的闭环链条,既有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又能够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可早日实现预期育人目标。例如,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周活动,将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促使其参与到育人的全过程中,如学校招生环节、职业能力提升环节、实训环节等,并借助多种形式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如技术共享形式、订单培养形式等,一方面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其日后就业做准备;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除此之外,应该重视学生职业水平的提升。针对新生,需要指引其进行职业规划,使其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带领其进行企业实地参观,促使其能够对自身职业有全面的认识,为了促使其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增强,还需要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努力为其提供优良的环境,促使其职业认知能力提高,对最新的职业理念与专业理论技能进行掌握,为其实际就业提供有利条件[10]。另外,认识育人的主体。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行业资深工匠、企业员工和家长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四者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将其学习状况等信息向家长进行反馈,为家长的教育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实现多方联动培养,从根本上优化育人效果,培养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5.创建终身学习制度,确保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活到老学到老。要想使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其职业能力得到长足进步。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终身学习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将培养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型人才作为目标,有效开展职业教育[11]。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相应的闭环链条中。同时,在该链条中,还需要将各个主体如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等进行耦合。不同主体在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学校方面,应该注重专业发展与供给;行业方面,需重视技能培训与竞赛;企业方面,主要立足技术支持服务;政府方面,应该注重政策导向。

在执行学习制度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实效性,确保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鼓励大学生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平,对相关技能熟练掌握,还需要学生能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持续性增强自身职业素质[12]。为了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的认知,还可以邀请优秀的校友分享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其所讲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真实性,更具有说服力,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避免其处于迷茫的状态,由此可满足全面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终身型学习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总之,在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闭环管理理念,可实现培养体系的优化,通过形成循环往复的链条,发挥企业、政府、家庭、学校的作用,能够提升育人水平。同时,在闭环管理模式运行下,建立并完善沟通、反馈与调整机制,能够实现育人的有序推进与协同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教育成果,并且在实施终身学习制度后,也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型人才,早日实现学校预期教育目标,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促进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闭环育人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职业写作
单周期控制下双输入Buck变换器闭环系统设计
我爱的职业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
最优价格与回收努力激励的闭环供应链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