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保山学院为例

2021-03-07 19:44:40姜太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保山校企学院

姜太芹

(保山学院,云南保山 678000)

我国广袤的边境地区分布着近百所各级各类高校,业界将其称为“沿边高校”或国门大学。“沿边高校”除具有一般大学的本质属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往)外,还是祖国对外的窗口,承担着国际交流、国家形象维护及边境地区建设等职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是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计划之内的教学方式,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应用型专业,“沿边高校”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沿边经济社会发展之需,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熟练操作技能,兼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校企合作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既符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又能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目前“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广为推崇的教学模式。保山学院位于祖国西南边境,是云南首批“国门大学”建设高校、云南十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改革学校”及云南首批6 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之一。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隶属经济管理学院,目前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一定进展,与腾冲悦榕庄、怒江希尔顿花园酒店等就学生顶岗实习、专业见习等建立了合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该文在对校企合作与“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必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以保山学院为实例,对其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1 校企合作与“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必要性

1.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2015年10月,三部委(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高校转型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及推进机制。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诸多政策的提出意味着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当下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地方高校转型的本质就是根据经济社会需求、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及高校自身特点对办学的理念与定位、学科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与师资建设等进行改革。校企合作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较快适应工作,符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目前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高校无一例外地选择其作为人才培养的试金石[1]。

1.2 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对人才塑造的要求

酒店管理专业是研究酒店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业[2]。其人才塑造目标为,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掌握现代酒店服务与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性思维和流畅的语言沟通、酒店经营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能紧跟时代步伐从事现代酒店一线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要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提高酒店实操技能,熟知现代酒店的基本业务流程。校企合作能充分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得到紧密结合,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等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3 沿边地区旅游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边境线漫长,沿边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异域的民风民俗及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深受各国政府与旅游者青睐。2013年,“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为沿边旅游发展带来了一线曙光。随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更预示着沿边地区旅游业将迎来一次跨越式地大发展。如今边境旅游已逐渐成为与出国旅游、港澳台旅游并驾齐驱的三大出入境旅游市场之一[3]。边沿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酒店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即应立足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需,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培养出既能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酒店一线实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校企合作能让“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真正适合沿边地区酒店所需的人才。

2 “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现状

保山学院位于祖国西南边境,是云南沿边13 所高校中的5 所本科院校之一,其酒店管理专业隶属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17年升本至今一直采用“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四年制本科学习中,前三年为在校学习,大四上半年到定点酒店顶岗实习,下半年进行分散实习。课程主要实践环节有综合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实践(顶岗实习、酒店客房服务实训等)、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学术科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占总学分的18.2%。课内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为,理论教学54.9%,实践教学45.1%。目前,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已与腾冲悦榕庄、香格里拉丽江悦榕庄等建立了校企合作。第二学期的专业见习主要到腾冲悦榕庄、世纪金源等酒店参观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酒店环境、熟知酒店组织结构、部门职责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热爱感与自豪感。保山永昌大酒店主要提供为期2 周的专业见习。腾冲悦榕庄、香格里拉丽江悦榕庄等则为第七学期的顶岗实习合作酒店,期间实行“双导师”管理制,即学校教师与酒店骨干员工共同对实习生进行指导与监管。此外腾冲悦榕庄还定期为在校学生授课并为在校生颁发一定数量的奖助学金。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面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因区域经济、政策保障、师资力量等的内外因素制约,至今仍存在一些不足。

2.2 “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2.1 法律机制缺失,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难以获得有效保障

我国现有教育法律体系对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尚未明确,因缺乏法律约束,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力与责任得不到有效保护,加之合同取消成本较低,校企合作的随意性较大。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校企合作,但大多尚未转化为具体指导性意见得以落实。政府、学校、企业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国家到地方关于校企合作在税收、信贷、产权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有待完善。校企合作奖惩机制缺失,对校企合作双方职责履行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管。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缺失,政策保障与管理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广度与深度的进一步拓展[4]。

2.2.2 企业主动性弱,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深度不够

保山学院所处的沿边地区经济滞后,成规模、有实力的大型酒店不多,很多中小型酒店难以实施实践教学,甚至不具备教学能力。目前已建立的校企合作中酒店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普遍不高,多为学院为求生存、谋发展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且大多酒店仅局限在提供参观考察、业务讲座及一定实习岗位的基础层面,没有长期深度合作的打算。合作形式较单一,以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提供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岗位及为数较少的职业培训讲座、酒店为在校生授课等为主。在与酒店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聘请酒店骨干员工到校内实训室授课、实施“双导师”制共同进行联合项目开发、毕业论文指导及校内教师双向兼职为酒店提供智力支持等的深度合作还尚未建立。

2.2.3 教学资源匮乏,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质量缺乏衡量标准

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教师大多从各大高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教学岗位,虽学历较高、专业理论扎实,但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相对薄弱。加之受职称评定等影响,很多教师需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上,无暇顾及酒店实践训练。校内实训室设备较简单,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缺乏一套科学完备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质量衡量标准与评价监控系统。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目标、授课目标、计划、方案尚未达成深度共识。

3 “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3.1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校企共赢为原则,立足沿边经济社会发展之需,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培养为导向,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熟练操作技能,兼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新视野的高素质应用人才[5]。学校应与酒店共同商讨制定实践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为推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长期有效地开展,学校还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制度建设,酒店管理专业则应制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等,以有效推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有序运行。

3.2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拓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应与合作酒店共同搭建适合“沿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可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专业指导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酒店管理者、骨干员工等组成。对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专业提升、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实习、见习等进行指导与集中决策。还应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国门大学”建设、“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6]“习近平主席访缅”“王毅外长会谈印尼总统” 等机遇继续拓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广度,探索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培养边境酒店市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应延伸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深度,丰富合作教学形式。

3.3 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做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监督与管理

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可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进修、网络培训、酒店挂职、资格证考试等)全力打造一批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操作技能过硬的双师型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着力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学校经费等对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同时学校层面需健全组织管理,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拟定实践教学大纲、计划、学生见习、实习手册、监督考核办法。并强化制度管理,确定校企双方导师的职责,落实奖惩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实时监控和建档立卡管理。

3.4 加强教学信息反馈,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保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需与合作酒店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对学生见习、顶岗实习等信息做到及时反馈,并共建信息数据库。同时还需构建一套适合自身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应由学校与合作酒店在参照学校学生手册和酒店员工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其评价主体有学校专业指导教师、酒店导师的考评及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体系则应分别由学校和酒店对校内专业指导教师、酒店导师进行监控和考评。

猜你喜欢
保山校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08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学院掠影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漫画10幅
劳动保护(2014年8期)2014-08-30 03:32:10
校企合作五反思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