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郑宇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摇篮,加大课程思政力度,使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进一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更多精力用于科研和生产经营,有助于使我国社会和经济始终保持在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高校应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指导思想,要求高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每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环境,全面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以及思想政治素养快速发展。
课程思政即指以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并进,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
课程思政的概念含义体现在4 个方面:第一,坚持正确的教学路径;第二,加大道德意识培养与专业能力提升的融合力度;第三,运用多种方法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第四,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2]。
高校将思政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互融合,在每个教学环节渗透思政教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既能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还能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变化,有效推动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在教学模式发生变化的同时,高校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并重视自身师德师风的培养。
高校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发生较大变化。与传统教学工作相比,教师会更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高校教师会实现全员教育目标,并且在全员教育中会落实全过程育人理念,使教师综合素质得到飞速提升。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在准备阶段做好课程的设计,一方面使课程设计内容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重点引导学生思政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思政课堂实践的借鉴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高校党委领导组织各个学院的教师建立团结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内容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教学内容体现出人类意识形态特点,提升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水平[3];第二,调动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主动性。高校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将课程思政建立成系统性的教育体系,使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高校领导部署安排,使课程思政在教学中体现出规划性特点,避免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盲目性,有效提升课程思政践行的效率和质量;第三,高校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在关注课程思政教学内部条件和元素的同时,重视课程外部的因素,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现代技术等,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才能扩大课程思政的践行范围,使课程思政在高校各学科教学中产生较大影响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学习中,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课程思政践行中共同进步。
高校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由于课程数量较多,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条件,不同学院对课程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同,导致课程管理出现不集中的情况。由于课堂管理不集中,不同学院课程安排上存在一定差异,学院间缺乏沟通,无法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多践行条件,许多课程教学中未能与思想政治有效融合。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科涉及的专业知识具有相似性,致使教师专业相似性较高,由于出现相似性较高的问题,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此外教师缺乏对教学风格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厌烦,长此以往学习意愿不断降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高校在为学生提供学科学习、 学生在选择专业课时,还需要选择其他学科用于获得更多学分,以获得毕业证。学生在学习学科时较盲目,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职业发展有关的学科,忽视思想政治学科学习。由于学生未选择思想政治学科,缺乏良好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高校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爱与尊重,有助于师生关系更密切。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期间,通过融入爱与尊重,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在教育中通过充满爱的语言及赋予尊重肢体动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4]。
教师在关爱学生过程中,应首先了解学生的政治素养,以政治素养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解更专业的思政知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立更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教师在给予学生更多尊重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的状态,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使学生感受教师关切,让学生更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学习思想政治知识。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学生作为课程思政参与者的同时,还应成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将学生确立为课程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主动状态下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过程中,一方面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使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发生不断的变化,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变化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展示出主体状态,可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5]。高校学生已是成年人,学校应将学生确立为课程思政的主体,学生可对课程思政内容进行不断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设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及职业发展前景,使应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更具有时代特点,如学生自主设计的课程内容存在问题,教师可发挥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对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意识,在分析和不断探究中,使学生在课程思政设计中更广泛交流,通过交流使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更完整。学生设计课程思政的过程,是教师思政教学思维发生变化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快速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时与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程中更重视讲解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等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现代化特点,将现代化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中,且明确以人文关怀为课程思政践行目标,为学生构建有生活场景特点的教学环境,在创建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在环境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意识,包括学习意识、生活意识、恋爱意识以及发展意识等,基于上述意识使学生更好地处理不同的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社会关系等,学生掌握这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高校在践行课程思政期间,应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在课堂教学融入人文关怀的同时,还应在学生生活中体现人文关怀。学生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思想意识实施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措施,如在教育生活较好的学生时,应重视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如在教育生活较差的学生时,教师应给予更多帮助改善学生伙食。在教育不同学生时,教师坚持人文关怀原则,使师生保持融洽。此外在学生出现特殊心理情况时,教师应联手心理辅导医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心理辅导,在心理辅导中医生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向学生需求给予帮助,使学生感受到更多尊重、关心和照顾,避免学生心理出现严重问题。
在信息时代,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均会使用手机电脑,尤其是学生进入大学脱离压力较大及繁重的学习环境,学生会将更多精力用于游戏,而不是用于学习,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存在严重问题,不仅影响其他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还会严重限制学生今后的发展。高校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践行,将思想政治与不同学科相融合,并与学校管理层相互配合,利用手机向学生发布活动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内容选择适合的活动团体,在团体中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活动、校园志愿活动、知识竞赛活动及餐饮美食活动等,通过活动为学生营造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知识的环境,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环境影响,会使原有生活学习状态发生变化,有助于学生在课程思政中不断增强综合素养。
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开发课程思政资源,重点开发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中使用的手段。在开发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应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更多与课程思政教学有关的资源,将获得的资源融入到教学中,使原有的教学内容获得补充的同时,还能使教学内容体现出与时代协调发展的特点[6]。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可以深入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还能使学生学到更多思想政治知识。在教学手段开发过程中,由于传统教学内容发生变化,教师在课程思政时,应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发生变化,许多教师会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手段、 话题教学手段及多媒体技术等,不同教学方法会为师生交流提供便利的条件。在交流中学生可以与教师的精神建立互通关系,且开阔学生学习思政政治知识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高校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潜能,使学生自行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教师在深入挖掘学生潜能过程中,应努力为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及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在构建平等、 民主及和谐的教学环境时,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可表达观点的条件,学生在表达观点过程中,师生有效互动,在互动中促进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共同发展。在新的教育理念背景下,高校教师践行课程思政时,应将学生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使学生获得更多尊重,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逐步形成个性发展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关注自身个性化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
(1)合作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会将更多精力用于讲解考试内容,忽视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师生缺少联系,学生的学习环境、 方式与课堂学习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变化,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交流,还会加重传统单向输出教学模式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问题,高校教师在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合作学习习惯,将课堂合作学习状态延续至课堂以外。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中,会根据学习内容自行设定学习内容,结合内容变化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完成课程思政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课程思政学习任务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包括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并且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平等意识不断增强,基于各项能力和意识,会使学生进入到社会后增强适应性,提高学生在社会的发展能力。
(2)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会使学生在机械性状态下重复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学生的学习主要目的用于考试,即便学生通过考试,学生在学校掌握的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教师应以践行课程思政为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乐趣,不仅有效升华学生的学习情感,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在学习意识引导下学生会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
综上所述,在高校践行课程思政过程中,应坚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不同的学科相互融合,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尊重以及关爱,使学生平等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重要性,并且会增加学习思想政治知识投入力度,在学习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