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理论逻辑与实践

2021-03-07 18:56赵天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学习者智慧

赵天荣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13301)

1 关于智慧课堂

20 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教学技术不断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将信息化技术嵌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基于动态学习数据采集和“云+终端”等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互动的学习环境,突破了以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模式的局限性,构建起学生为主体、实践创造为中心的自主性和个性化教学模式,实现课前高效的学情分析、课中多样的教学交互行为、课后个性化的辅导,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智慧课堂并不是简单地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教学,而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其一经出现便再次掀起高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改革的高潮。为了提高普通本科教学质量,近年来围绕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教育领域的学者们都在不断地探索,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学习者的深度学习,达到学生和社会期望,同时能够满足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做到三者之间的共同发展。一切思考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基于“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不断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智慧课堂融合并大大拓展了上述教学模式功能,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不断地改进、完善课堂教学的知识形成过程,使得学生以一种全新的感受体验来学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更为凸显。时至今日超星学习通、清华雨课堂、东华大学易班以及MOOC 等智慧教学公共平台纷纷出现,各高校也都不遗余力地积极建设智慧教学系统,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信息技术设备深入课堂或建立智慧教室等。然而,尽管智能信息技术已普及应用于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之中,但从实际使用的状况来看,智能信息技术还没有真正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1]。在智慧课堂建设活动中,各高校希望通过智能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就能直接带来课堂教学的巨大改变。但现实状况却与愿望相距较大,从各高校智慧课堂实际使用情况可见,大多数情况下智慧课堂的主要作用就是便利师生课堂教学,人们普遍希望智慧课堂的应用就能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状况并未出现[2]。那么,希望与结果不一致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一些人将课堂教学加智能信息技术或智慧教室及其应用简单地等同于智慧课堂教学,正是这种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认识上的偏差才是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基于上述背景,该文将通过对智慧课堂教学的理论逻辑分析来揭示智慧课堂教学的实质,并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应用的现实制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应用的理论逻辑

20 世纪80年代末,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不断深化,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兴起,并逐渐向教育领域扩展,成了现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渊源。在构建主义理论者看来,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积极的意义构建过程,是在学习者原有经验、知识、概念、技能、信仰、习惯等因素基础上进行的。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主构建、自主探究和自主发现,并将自主学习、基于情境的合作学习和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依据构建主义以上对学习过程的认知,高校课堂教学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明确的教师与学生角色。课堂教学中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在这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角色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2)原有知识经验的重视。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当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生长起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3)合作学习。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其某些方面,我们每个人理解的某些方面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事物的意义。因此,课堂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得学生了解哪些与已不同的观点进而获得更全面看问题的视角,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更加丰富且全面,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理念。(4)情境教学。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活动来实现意义构建的过程,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有利。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学生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知识,而不是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因此,情境、合作、交流和意义构建形成一个完整理想的学习环境[3]。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先要利用教学资源创造出必要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有利,在此情境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内容意义的探究和合作交流活动。经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知识被发现并被理解,最终通过意义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得以形成。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习者在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进行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是有效实现这种意义构建的关键。

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来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协作的知识探究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是相互生成相互彰显的,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知识和智慧被传递与发展。在智慧课堂教学中,学习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习者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处在智慧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智慧课堂使得教与学的结构方式丰富多变,教与学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不再是固定的,而是灵活的[4],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功能。智慧课堂教学倡导先学后教。因为,所有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计划、课件、视频、教案等)都可以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展示出来供选择,学生可以非常便捷地反复预习,整个教学模式非常强调学生课前预习的主动性。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平台数据创设情景,通过问题导向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讨论。在教学中可能有很多学生同时听课,教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彼此看不到对方,需要依靠网络信息渠道进行交流,这时候就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获得学习内容的信息,并与教师和学习伙伴交流进而形成内容意义的构建。可见,智慧课堂教学中学生从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了知识主动的建构者[5],这也要求学生全面认知自我、全方位把握学习要求和程序,主动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智慧教学平台不仅为教师提供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也为学生提供学习问题的评估与诊断。智慧教学平台可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中理解情况等参数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问题诊断,不止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个体差异问题,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和内化。智慧课堂教学的学习环境由“云—台—端”构成。“云”指云服务器和云管理平台,负责教学资源和数据的存储、管理与推送;“台”即智慧学习平台,是连接云服务器与终端的桥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估与服务,同时达成师生间的在线交流;“端”即终端,就是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终端设备(手机或电脑)[6]。智慧课堂中教与学是可以分离和不同步的,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周密性就成了关键。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指引下,统筹设计教学活动以及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和工具。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学习的共同体,倡导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但学生建构的知识未必是全面合理的,所以他需要借助教师或者学习伙伴这一共同体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情境与资源,通过相互协作构建意义的方式获得全面合理的知识。总之,智慧课堂教学突出主体性、探究性、创造性的教学理念,强调知识的生成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学氛围的情景性以及与其他教学模式相交融的教学原则。智慧课堂教学并不只是使用智能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上体现着一种新教育思想和新教学观念。

3 我国高校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等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但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智慧课堂教学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3.1 智慧课堂教学理念认知存在偏差

自高校教学引入智慧课堂以来,基本上都是以技术发展为导向,人们以为技术进步就是智慧课堂发展的动能与方向。辅助学生学习成了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关键缘由,技术的价值因此被重视。然而,过度化的重视也带来了对智慧课堂技术化的理解偏差,人们将技术等同于“智慧”,因此智慧课堂的“智慧性”被狭义化[7]。其结果是大量的资源投向智慧教室等硬件环境建设中,却忽略了智慧教育理念的养成。在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一些高校中存在智慧教学理念薄弱、动力不足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理念认知出现了偏差,认为智慧课堂教学就是传统课堂教学附加信息技术,从辅助教学的方便程度来说觉得智慧平台比传统教学方式复杂麻烦,因而不愿接受甚至心理排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2 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偏少

智慧课堂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于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甚至可以说教学资源数量与质量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智慧课堂教学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脱节于智慧课堂教学发展的需求。现代智慧设备在课堂上可以用来呈现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教学信息资源,如利用文字、图像来呈现基本概念和理论,利用动画和声音来解释原理和机制的变化,运用录像来呈现软件操作等,但这样一类教学资源还很缺乏。教学活动任务设计数量和种类也有限,目前多数教师利用智慧平台进行签到、提问和讨论等一些简单活动,教学活动任务的设计以答疑讨论和课后作业为主,缺少丰富的实训任务、教学游戏、头脑风暴等教学活动[8]。

3.3 教师智慧教学能力偏低

智慧课堂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熟练使用各种智慧设备,充分发挥各种智慧平台的教学功能,更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与责任心,能调动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相当多教师还无法熟练灵活地运用智慧平台进行智慧课堂教学,缺乏调动学生参与智慧课堂的方法与技巧。

3.4 学生智慧学习的能力偏低

目前,许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学生缺乏智慧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智慧课堂教学的成效已经受到学生智慧学习能力偏低的制约。智慧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不能按质按时完成课前后的学习任务,导致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因此,提升智慧课堂教学成效,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急需大力培养。

3.5 智慧课堂教学的保障机制缺失

我国很多高校已下大力气建设智慧教室等平台,购置了许多先进的智慧信息技术设备。然而,因缺乏畅通的沟通机制,决策者与使用者对智慧教学理解的差异导致建设的智慧平台未必会符合使用者的功能要求,智慧平台功能模块不健全、服务器容量受限等问题不时显现,智慧平台使用过程中网络运行不畅甚至有时系统崩溃而得不到及时维修,上述种种问题已影响到智慧课堂教学的效果。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虽在积极推广智慧课堂教学,但与之相配套的激励保障机制尚未建成,制约了教师开展智慧教学的积极性。

4 我国高校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智慧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本意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为了使得智慧课堂教学在提高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要用学习理论(特别是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为智慧课堂教学建设的理论指导,以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师生角色等多方面的变革为核心,紧紧围绕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与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相结合、智慧课堂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特点相结合创新教学结构模式;二是改变目前人们对智慧课堂教学的种种认知偏差,积极引导教师大力学习智慧教学理念与智慧课堂教学理论;三是更多的投入向智慧课堂教学资源倾斜,花大力气培训教师,以提高教师的智慧教学能力;四是学校、家长和学生应协同努力,建立智慧学习的约束机制,促进学生智慧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是从教学环境和教学激励约束等方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保障机制。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学习者智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