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
(西安翻译学院翻译研修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各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先后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课程思政的功能,课程思政建设的模式及重要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据该研究团队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关于课程思政的文章有365 篇,2018年数量增长至840 篇,2019年激增至2 840 篇,课程思政研究发展速度之快已不言而喻。就其本质而言,“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也不是某一类课程,而是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其主要关注“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课程,也不会改变专业课程的知识性、有效性、渐进性及先进性[1]。课程思政建设就是通过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将专业课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知识学习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直接影响高校人才的培养方式、理念及目标。
民办高校,作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份子,依赖于单一的思政课程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培养有专业能力、心理健康、敬业精神、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文化自信及开阔视野的专有人才,提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有才、有德、有品的优质人才,努力开创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新篇章[2]。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与思想政治课协同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抓好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其内容的丰富、多样的形式,故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使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更具渗透力,做到育人不留痕,充分调动课堂、社会及网络三大资源平台,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目前,国内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为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及质量,很多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专题研讨、培训、讲座,设立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等。目前,很多一线教师都投入课程思政建设中,就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育人思考、问题分析、应用性拓展、建设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2017年, 有专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依赖于学科资源、 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要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还需要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 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3]。该观点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及学上学习特性有机结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还有学者提出,切实提升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瓶颈,该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准确认识,课程思政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针对外语专业的思政课程建设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外语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接触外国文学、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社会等,因此引导外语专业大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虎交际,提升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2019年,曹进与陈霞提出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 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是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并以具体课程为例研究课程思政的具体开展模式,为翻译人才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民办高校一直以来处在全国民办教育的前沿,其创新的办学理念,灵活的办学模式及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近些年,随着高校进一步扩充招生,民办高校翻译专业招收的学生质量有了明显下滑,根据初步研究发现翻译专业学生入学成绩不高、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心理健康欠佳、理想信念不坚定、文化素养不扎实、认知视野不开阔等。面对上述种种问题,仅靠传统的思政课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已经远远不够。其次,学生过分强调英语国家文化输入能力培养,忽视文化输出能力培养,阻碍了跨文化翻译的顺利进行,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也产生的巨大的阻碍。
早在2015年,有学者就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诱因及后果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文化认同缺失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民族认同的缺失和国家认同的缺失。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没有实现现代转型和时代发展。提出要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必须通过社会渠道和学校教育的途径, 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加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焕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机, 加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5]”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抓课程建设,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举措谋实,形成强化课程育人的“课程包”。把树立学生“文化自信”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熟知,把握透彻,而且真正地欣赏、喜欢,由此从内心建立起知识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教师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思想灵魂,强化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民办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要由思政类课程完成,主要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国家社会发展,媒体信息爆炸式发展及个体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民办高校的育人理念需要进行转换,该文主张将传统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积极探究专业课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途径的模式,实现全面育人的新途径。
翻译专业教学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任选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除通识教育课中的思想政治类课程以外,专业课程因其密集的课程设置及较长的时间跨度,应承担相应育人功能。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思政教育内容,营造“立德树人”的教学语境,挖掘中西方社会背景,将中西文化差异及政治理念区别融入教学中,通过背景讲解、主题探讨、视频赏析等,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中西方政治及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翻译能力。
翻译教学包含诸多复杂信息转换,如语言转换、文化转换、认知转换等,教学难度较大。在翻译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准确定位中西方价值观及民族意识,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社会作出正确客观判断,与此同时,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及社会认同感,使加强其文化底蕴,提升其跨交流能力,将我国传统文化推向国际,促进德才共育。
专业课教师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 精湛的业务能力及巧妙的育人策略。作为课程思政的设计者与组织者,专业课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认可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关注时事政治及国家发展,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能够将个人职业发展及家庭生活与国家发展相联系,收集典型案例并在教学中推送给学生,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当前,翻译教学与多媒体及互联网紧密相连,从社会背景识解、文本信息的核查、翻译策略的借鉴、译文质量的测评,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面对巨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需要专业课教师通过他们熟悉的方式与渠道进行引导,通过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移动终端等途径,并选取其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其个体思想进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我国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信息环境对于培养中华文化自信越来越重要。当今的媒体集文字阅读、 视听与行为体验于一体,为人们提供更有效地信息传播途径,将各种文化信息通过试、听及虚体场景体验进行呈现。信息接收者的地位也从原先被动接受改为主动选择,受众可以选择接收信息的途径、时间、地点及内容,新媒体表现出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与互动性,这使得信息传播者失去传统的中心地位[6]。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媒体环境,有助于塑造更广泛、更宽阔的传播空间,形成了更复杂、更自由的传播环境。民办高校需要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及外在媒体环境,准确定位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专业教师实现课程思政的有力保障。专业教师应合理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传授适于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同时,专业教师要给予学生翻译实践的机会,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素养,提升其专业自信,为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教材是课程育人的基础,授课教师应科学选取专业经典教材,加强教材内容与新思想、新理论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隐匿性及过程性。隐匿性是指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做到育人不留痕。过程性指课程思政建设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分阶段进行有序开展。
基于两大特性及民办高校学生特点,课程思政的有效建设需要依赖于健全的评价机制。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构建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双重机制。校内评价指校、院两级督导对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与资源、课堂教学创新、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效果等方面开展评价; 校外评价指聘请校外专家专业评估、学生随机调查、中介测评机构对毕业生立德树人、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等能力进行测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坚持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素养两手抓[7]。
积极推进翻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打造以中西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差异为要素的专业核心课程,坚持思政教育元素进课程大纲、进课堂教学、进课程考核,通过立榜样、推名课、树新风的途径,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与效度。
课程思政需依托课程渠道,使课程即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兼具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有效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并结合专业素养培养,强化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长效机制。党员教师骨干应先动先行,凝聚起教师的整体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夯实“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系统性创新工程。
课程思政是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重大理念转变,会遇到实打实的困难和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多角度建设,才能够真正渗透到翻译专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古老文明。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弱化学生功利主义思维,强化其综合思辨、文化觉知、道德素养等能力,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关注个人学习成绩转向关注自我修养及民族文化修养提升,实现全过程育人机制。有利于完善民办高校英语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调整民办高校教师创新教学策略、调整评价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实现学科的人文主义价值,从而提升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和文化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