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杭州儒学教育考述

2021-03-07 16:53邵建春吴红云
文化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儒学书院杭州

邵建春 吴红云

有元一代,不仅武功迭兴,而且文治也受重视,如理学北传,朱子之学成为显学,可谓如日中天,儒家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孔子首次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设有十哲配享,儒、释、道三教趋向合流。科举虽然不兴,但专设“儒户”为诸色户计之一,庙学书院遍及全国各地,平民子弟享受普及性教育,规模空前,远超唐宋。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投降后,全国政局日趋稳定,历经两年的机构调整变迁,元政府最终决定改南宋临安府为杭州路,隶属江浙行省。“东南都会,甲郡惟杭,首善之地,万民之望”[1]429-430,元代杭州城位于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江南核心区,大运河直通南北,钱塘江横贯东西,奔流入海,地理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元代杭州城虽已不再是一国之首都,但仍是富庶的江浙行省首府,是全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元代杭州精英荟萃,教育事业继续发展,仍然是全国文化教育中心之一。

一、杭州路学教育建置

儒学(又称庙学、郡县学、路府州县学)和书院是元代儒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学者郑元祐认为“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清代学者朱彝尊则称“书院之设,莫盛于元”。元朝实现了南北大统一,南学北移,庙学和书院实际上已经普及全国各地州县,与两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元人记载说:“国朝崇文,仍前代之旧,教之所暨,无远弗届”[2],“凡郡县,莫不有庙学”[3]459-461,“今书院郡县学,星分棋布”[4]467-469。元代江浙行省的庙学和书院数量众多,“天下州县之学,莫盛于江浙之间”[5]。杭州城内主要有杭州路学、钱塘县学、仁和县学和西湖书院。元末明初人刘基描述说:“杭之城郡县学及书院,凡四处,生徒蚁集”[6]367。

杭州路儒学,地方路级机构最高学府。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始以凌家桥西慧安寺故基建”[7]。元灭南宋后,“乃即宋京学为杭州路儒学”[1]429,在南宋临安府学(又称京学)的基础上建立杭州路儒学(即庙学),“庙学悉沿其旧,久未有所改作”[8]。校址在礼佛寺(即净因寺)旧基上,运司河下,府治之东,涌金门内,凌家桥(又名凌云桥)西[9]210。元代杭州路儒学的建筑场所大概可以分成三大板块:祭祀区、教学区和生活区。祭祀区:儒学即庙学,“郡县儒学皆有孔子庙,世号文庙”,用于祭祀先圣(孔子)和先师(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郡县立学,学必有庙,庙必有祭”[10]336,“予谓郡县有学,学必有庙”,国学之制,“左庙右学”[1]430,即“左为大成殿,右为明伦堂”[9]211,“庙在学之左……学在庙殿之右”[10]335。教学区:即古之学宫,“夫庙所以崇祀,学所以施教也”[3]457-458。教学场所包括论堂(又称明伦堂)、学斋、藏书阁(尊经阁)等建筑,“会讲有堂,肄业有斋”[4]437-438,论堂是其核心所在,常环以学斋数间,尊经阁位于论堂之北。在现实生活中,庙学建筑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的,区域划分只能相对而言,如元人所说:“贞元间,天下郡国,皆立庙以祠之。往往庙学混一,不能区异。”[1]410总而言之,至正十三年(1253)后,杭州路学,遵循国学制“左庙右学”式布局,大成殿七间,东西两庑计四十二间;明伦堂为官署正厅五间,东西两庑各十三间,四斋舍。至正二十二年(1362)扩建后,“杭学自是为浙右之冠”[10]520。

二、杭州城内县学与西湖书院

(一)钱塘县儒学

地方官学,宋时钱塘县学依附于临安府学。绍兴年间,在杭州长生老人桥西,县治之左,建庙学养士。嘉熙四年(1240),临安府尹赵与懽斥大其址,建六斋舍,即友善、辨志、教行、教信、教文、教忠,元因宋旧,至正十二年(1352)毁于红巾军之手。“前庙后学”式布局,大成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七间;明伦堂三间,东西两庑各五间,四斋舍[10]368。

(二)仁和县儒学

地方官学,宋时仁和县学也依附于临安府学。绍兴三年(1133),仁和县令孙廷直在杭州观桥之北,县治之东建庙。“前庙后学”式布局,大成殿三间,东西两庑各七间;明伦堂三间,东西两庑各五间,二斋舍[10]369。

三、杭州儒学教学管理

兴办学校是地方政务之一,元代对杭州路教育负有管理职责的机构有:

浙西肃政廉访司。廉访司属地方监察机构,重在监察与刑狱,但“于政事无所不得治”,兴学即是其一。

庙学书院。元代儒学教育已普及化,遍及天下。书院虽属私学,但官学化趋势明显,经官府认可,常设山长一员主之。另设有直学,掌管路府州县学及书院的钱谷财务。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诏令:“凡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凡师儒之命于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中州置之;命于礼部及行省及宣慰司者,曰学正、山长、学录、教谕,路府州县及书院置之。”[11]

四、杭州儒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

元朝统一全国后,采用汉法实行文治,希望实现“一道德,同风俗”,统一思想,教化百姓;以儒学养士,为国家培育人才。教育目的是使“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至正四年(1344),朝廷将“兴办学校”列为考核地方官“六事”之一,与其政绩升迁挂钩。“皇上加惠斯文,置考课守令之法,其一曰学校兴举”[12],“朝廷以六事课守令殿最,学校居先”[10]351。

元承宋制,为学之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元代庙学书院普遍遵行“朱熹读书法”,读书明理,格物致知,道问学,至博洽。在宋代朱熹《白鹿洞教条》及其门人《程董二先生学则》基础上,元儒程端礼编撰《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即《进学规程》),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教学程序与计划,使理学与举业相统一,国子监将此书颁行于郡邑学校。“朱子诲人读书之法,门人会萃其要有六:曰居敬持志、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13]540-541“百十年前,吾蜀乡先生之教学者,自《论语》《孟子》《易》《诗》《书》《春秋》《礼》,皆依古注疏句读,授之正经,日三百字为率。若传注史书文章之属,必尽其日力乃止。率晨兴至夜分,不得休以为常。持身以尚孝友、惇忠信、厉节义为事。其为文,多尚左氏、苏子瞻之说。及稍长,而后专得从于周、程之学焉。故其学者,虽不皆至博洽,而亦无甚空疏。及其用力于穷理正心之学,则古圣贤之书,帝王之制度,固已先著于胸中。及得其要,则触类无所不通矣。此其大概也。”[14]

讲学方面,延请名师硕儒讲学是常态,“礼硕士为六经讲师”,地方官有时也会率先垂范,参与祭祀与讲学。(知州)“遍劝乡社,令秀士入学,朔望亲为讲试,咸知自奋”[13]535。(县尹)“月旦望谒先圣先师,候服深衣大带亲与之周旋,升降退坐论堂申饬,五伦之教恳恳如也”[15]。“招名儒以为师,俾乡里之俊秀与闾巷之童儿莫不来学”[6]289。

五、结语

有元一代,孔子首次被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儒、释、道三教趋向合流,儒家文化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元朝统一全国后,采用汉法实行文治,希望实现“一道德,同风俗”,统一思想,教化百姓;以儒学养士,为国家培育人才。元代江南首善之区杭州城内主要的儒学教育机构有杭州路儒学、钱塘县儒学、仁和县儒学和西湖书院;教学区域分成祭祀区、教学区和生活区;教学建筑呈“左庙右学”或“前庙后学”式布局;教学内容以程朱理学为主,学习四书五经,注重循序渐进,元代杭州路儒学教育规模居两浙之冠。

猜你喜欢
儒学书院杭州
杭州
朵云书院黄岩店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儒学交流在路上
白鹿洞书院记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