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3-07 16:51:20蓝欢玉韦银幕农建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职教知识点函数

蓝欢玉,韦银幕,农建诚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河池547000)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主要教导学生学会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常规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设备。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创新中,教师需创新教学理念,采用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给予全面的教学探究。另外,教师需注意优化线上及线下课程的教学探究,侧重于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帮助学生明白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及应用方法。此外,该方法应用中,教师也应注意借助特色的网络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职教意识为根本,帮助学生形成基本职教思想,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 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概述

1.1 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联合常规课堂的教学、学习模式,同时结合数字化的教学方向进行教学引导,促使学生能在学习、探究中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另外,该方法侧重于对学生主体探究能力的培养,即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创造中掌握学习的技巧。

1.2 教学特点

混合式教学法侧重于两方面的教学探究,一方面是传统教学、学习讨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采用智能化设备掌握学习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给予详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围绕教师所设定的教学任务进行探究与学习。另外,该方法对教师所制定教学情境的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展示的情境进行学习,如观看视频、图片,聆听音乐等措施,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教学重点。在这一教学探究中,既要求学生及时学习到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还要求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反馈、总结,同时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探究,以便实现动态化的教学目的[1-2]。同时,在动态化的学习探究中,学生肯定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教师需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学习与探究,改善“被动式学习”的问题发生。总之,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教学准备,总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同时采用有效的方法予以呈现,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职教20条”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混合式教学融合方向

2.1 主角和龙套思想

职教生活中,每位员工均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包括底层员工、中层管理层及高层领导层。“龙套”在职教中基本是无主见、无上进心的,此类员工对企业无任何功劳,哪怕出现一点小错误,都会对个人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是,对于主角而言,不仅可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市场,还能避免被其他人替代的情况。因此,在该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需要求学生深入对计算机基础内容的了解。如Excel 2010表格的应用中,若仅能掌握常规的表格应用方法,如查询、制表等方式,在职教中很可能会被其他人所替代;若能全面应用关于表格的函数用法、排序用法、页面编辑流程及主体切换等方面的内容时,在职教中较难被其他人所顶替。所以,学生需要重视本课程的学习,明白办公自动化应用的方法及特点,同时采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进行探讨与学习。

2.2 个人理想与金钱思想

工作中必须拥有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努力。若过程中没有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为了钱而奋斗。由此可见,教师需教导学生明白本课程的应用价值,即在哪些方面是有用的,哪些方面是可以直接获得收益的。例如,关于计算机网络知识方面内容基础的讲解中,可展示出多媒体技术的特色及应用范围,明白该技术可应用至哪些岗位当中,如美工、互联网安全审核、防火墙技术、C++、C#等行业,都或多或少的应用了该课程的知识。在课程实践中,教师可罗列出这些岗位的薪资情况,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从而形成基本学习目标。通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学习与探究,掌握不同基础知识的运营方向及实践方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个人价值观[3]。

2.3 明确自己的理想,完善理想意识

保证自己的独立特征,减少他人对自身的干预,重点是围绕自己的理念展开学习探究,有利于凸显出自身的独特性。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树立理念观念,即明白该课程在未来究竟有什么作用。例如在程序设计基础理论的探究中,就可向感兴趣的学生讲述关于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方面的内容,可利用自主探究的形式学习到关于如何进行软件开发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基本搭建框架。若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了其他方面的影响,需告知学生们理想的作用,同时明白理想、职教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4 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细心度

职教中需明白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同时掌握如权衡他人与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消除“穿小鞋”的现象。因此,教师需重视对学生细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数据库、程序设计及表格使用中,一旦出现函数错误,如少使用“:”或“[”就可能导致整体结果出现错误。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学习有关于各知识点的用法及使用价值,同时分析不同知识点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如表格中常用的“sum”函数使用中,若没有使用等号或函数末尾缺失“)”时,就会导致整个运算结果出现“error”的情况。所以,学生们应明白哪些符号是能用的,哪些符号在使用中是需要着重注意的,哪些符号是万万不可用错的,当使用中出现任何错误,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这些都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4]。

2.5 教导学生养成反思的观念

积极学习与反思,明白自身并不是最聪明的人,积极学习、积极请教关于该课程的内容,这对于提高课程质量是有利的。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对现学的知识点进行反思、汇总,从而掌握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缺点。例如,在有关于计算机发展基础知识的讲解中,若部分学生不能区分RAM与ROM之间的关系,教师需引导学生及时提出该问题,分析这两块内容的差异之处。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际展示,若电子产品(电脑)发生断电时,RAM中的信息就会自然消失,但ROM可理解成“自带文件”,而这些文件是只读状态,无法被修改,故ROM的信息不会改变。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2.6 展示个人缺点

在“职教20条”中明确指出关于个人缺点方面的问题,即一定情况下要凸显出自身的缺点,若此人无任何缺点,并且直属上级对此人也尤为注意时,那么此人的处境就尤为危险。因此,教师创设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掌握、积极面对这些缺点,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谦虚的学习观念。例如,在进行图标的高级筛选方面的内容的讲解中,可要求学生利用已学习的函数整理出筛选的步骤。部分学生发现仅采用所学习的知识点无法完成筛选工作,故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暴露的缺点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筛选工作需要运用“数据、高级筛选、选定区域”选项,通过详细的展现出关于该知识点的基础内容,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用法。另外,教师还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行百度关于高级筛选的方法及办法,同时在讨论、分析中掌握不同数据的筛选办法。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总结与汇总,掌握关于该节课的知识点内容,同时回顾现阶段学习过程中的缺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有利的[5]。

3 “职教20条”背景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策略

3.1 展现出个性的案例内容

不同知识点内容所阐述的基础理论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出个性的知识点内容。例如,在关于表格函数方面的使用中,其根本就是教会学生全面、快速的使用表格函数,理清各类基本函数的用法及使用方法。如求和函数sum(),主要目的就是求和;条件计数countif(),主要目的就是统计目标区域的条件格式;平均数函数average(),主要目的就是求平均数等。教师需利用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围绕这一案例进行探究,分析如何选定区域、划分区域、筛选函数,并了解函数中“0”“1”的使用方法。通过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围绕特色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赋予课程活力[6]。最后,教师还可总结这些基础理论在职教办公中的用法,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在工作中使用这些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利用个别案例,分析、探讨、实操的过程中,掌握烦琐知识点的解决措施。

3.2 基于课程开展的教学建议

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过程中,需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巩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课前探究:课前探究即预习环节,这一教学环节开展中,教师可向学生们推送相关微课内容,在微课内容中凸显出教学重点。通常微课视频的时间需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且视频还需包括一定的测试题。该方法可利用手机进行,即要求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观看了解视频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完成测试题,并展开学习探讨,从而加深学生对各基础知识点的了解程度。例如,在PowerPoint中插入幻灯片、插入文字方面的知识较为简单,但幻灯片动画制作、超链接插入、母幻灯片的排版设计的难度较大,可向部分学生说明此类问题即可。

第二,课中教学:课中教学需展现出所涉及的知识框架,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加深学生对课程的印象。例如,上述幻灯片知识点的讲解中,教师则需呈现出各类知识点的模板,引导学生观看、了解各种幻灯片制作方法及制作要点,再利用计算机等级考试关于要点罗列出考试考点。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某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利用在线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通过利用在线问答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此类知识点的认知。另外,学生可及时发送关于本课知识点的弹幕内容,及时提出关于该课不清楚的部分,同时引导教师开展答疑工作,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反馈、交流过程中。如可要求学生扫描动态二维码,参与到教师的授课讲解中。如教师讲述“vlookup()”函数中,部分学生不清楚表格1、2之间的切换关系,部分学生不了解A、B两列的切换关系,此时学生们可点击平台中的“在线问答”按钮,观看关于该知识点的视频操作流程。此外,学生还可查询关于该课程的课程作业,在课中解答、上传课时作业,了解自身在哪些操作出现了错误,也方便学生进行后续改正。总之,课中的教学思路就是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习重点知识点,同时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中提高学生的认知度。

第三,课后巩固:在课后巩固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利用“云教育”平台进行分享、探讨,并展示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温习整体教学重点。另外,教师需上传录播视频,引导学生及时查看。该方法不限于对时间及空间的要求,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巩固。另外,教师还可根据视频的浏览量、完整观看量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帮助学生及时解答不同的学习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整个教学模式,在融合教学中形成反思、谦虚进取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实现课后巩固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职教20条”能给予高职学生全新的学习、探究思路,同时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学习,有利于让学生明确主人翁意识,消除“龙套”意识对个人能力的限制。因此,教师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创新享有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并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快适应于后期职教的生活中。另外,教师需打造出一个特色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平台中分享学习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职教知识点函数
二次函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