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江南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13)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观念的提出,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基于当前发展现状,政府提供的公共基础服务对于多数城乡居民来讲并不满足,特别针对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在经济水平较为低下的偏远地区,政府工作者为当地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类型较为单一,多数公民不管在居住环境,还是医疗基础设施、教育教学建设方面,实际需求没有得到基本保障,更加谈不上体育休闲、娱乐设施方面的需求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生活品质得到良好改善,社会大众对于身体保养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基于此,政府部门需要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在保障城乡居民的教育建设、医疗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获得良好服务基础上,还要优化当地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体育服务。
城乡一体化主要针对城市与农村不同性质的经济社会单元与人民聚落空间,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空间范围内寻求融合与发展、协同共生的基本过程[1]。城乡一体化理念是基于我国独有的二元结构所提出的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提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积极展现各自的优势作用,达到生活要素的有效流动与高效组合,形成完善、密切的新型城乡关系。
基于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在含义,其定位时需要将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要位置,立足于社会大众的利益与基本需求。为此,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定位,应该展现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与机制构建中的导向作用和核心地位,积极展现政府在规划建设方面、引导促进方面、管理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2]。当前,城市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社会力量较为薄弱,社会大众的意识觉悟比较低,需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吸收更多的社会力量,才能使农村居民意识被唤醒。另外,也需要探索多源发展路径,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需求,加强资源配置,达到公共体育服务效益的最佳化,使城乡居民共享体育发展建设成果与公共体育服务。详细而言,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基本结构体系主要以基础设施、体育资金投入、体育组织管控、体育活动项目等为主。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物质条件,也是城乡居民展开体育运动、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设施。我国通过多年的经济建设,使城乡体育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不错成效,但是,目前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整体水平并不十分乐观,体育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比较低。
资金作为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限制城乡体育建设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城乡体育资金主要依托于政府部门拨款,不仅使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还没有获得不错成效[3]。完善的体育资金保障机制是推动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基石,政府部门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投资环境构建,通过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资金的投入与支持,才能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主要针对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管部门、群众自发形成的各项体育社团,主要以各类体育组织的管控、各种体育活动项目实施,根本目的就是组织社区内体育文体活动的展开,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体育运动指导与教育培训,这也是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运作的重要内容,在公共体育服务不断发展中,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组织都会积极参与,以此成为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体育活动项目的实施,也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表现,展开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可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促进体育活动项目的发展。但是城乡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项目的实施,都处于初级阶段,受各项因素的限制,城乡体育组织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存在发展不均衡现状,促使该现状形成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因素影响。在多数中心城区之外的地区,与主城区域相对比,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缓慢,促使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无法满足多数城乡居民的基本要求。(2)管控机制不完善。不同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间差异比较大,结合当前发展情况,多数地区服务体系制度并不十分健全,以至于比较多的公共体育资源无法有效利用。(3)公共体育建设方面服务资源配置效果不理想,以至于许多资源没有达到真正的共享。基于当前的体育公共服务机制建设结构,政府作为提供城乡居民一系列服务的主体,此区域经济水平发展越高,政府才能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优化公共体育服务。对于人均GDP 相对较小,经济建设较为发达的区域,其教育服务方面的基础建设达到60%以上,体育类基础设施建设超过25%。然而,在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区域,教育基础设施达到80%以上,而体育基础设施不超过10%[4]。经济水平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比重较低,此区域中的体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占比才能进一步升高,城乡居民的需求满足度才会得到改善。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城乡体育事业建设离不开省、市、县、乡镇不同级别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省体育局与各级体育局的工作职责、监管与协同等工作实施,对各自职能义务进一步合理界定,安排专业工作者负责公关体育服务建设与管控工作。在城乡社区公关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找准定位,有效展现其导向与服务作用。
另外,重视基本政策法律制度的建立,为城乡社区公关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发挥其法律效应。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城乡社区体育建设的实际情况、发展态势,有效保障社区居民的体育权益,根据城乡社区居民的体育运动基本要求和当地实际发展建设水平,建立与之相契合的社区体育工作制度和法律政策,提高社区体育工作效率,强化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水平。
政府部门在建立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过程中,需要重视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环节。立足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和谐、高效的发展环境[5]。另外,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有效保障社会居民的体育基本权益,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有效展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功能,才能满足社会大众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基本要求。
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公共体育服务机制构建的中长期规划方案,逐步落实。立足于制度保障、信息化服务、人员支持、监管评估等方面,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提供重要的依据。对当地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情况展开定期分析,将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效指出,并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进一步优化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便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
在城乡一体化大环境中,政府部门需要将公共体育服务机制纳入社会建设规划之中,重视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构建以政府为导向,其他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公共体育服务投入制度。在财政专项预算中,也要把公共体育服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财政预算中占比达到法定化水平,还要对预算实施情况展开有效监管。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通过集结社会力量,吸引不同社会主体的支持,如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形成以政府为导向,社会基础成员共同参与的机制。制定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有关的激励制度,获得社会各级的大力支持,有效弥补政府部门在资金投入方面的缺陷,保障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构建有足够的经费支持[6]。同时,将城乡社区的体育基础资源进一步整合,强化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体育场的基础设施的开放度,有效运用各类资源,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
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城乡体育人才队伍的支持,为此,需要重视城乡体育人才队伍的组建,做好对当前体育指导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体育指导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指导水平。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体育行政工作者的管理环节,成立高水平、高能力的团队,提高体育行政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路径,向社会大众宣传与普及体育健康知识,以便让社会大众选取适当的体育锻炼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社会大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绩效评估作为促进管理工作者形成正确导向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机制,也是强化公共体育服务效果的有效手段。利用评估体系达到动态系统的信息反馈与信息微调。为了优化城乡居民体质监测服务系统,需要成立各级体质监测部门,以此形成市、县、乡镇各级网络化系统。定期组织工作者展开对城乡居民体质监测工作,构建城乡居民体质档案,对城乡居民实施体质监管。与此同时,还要和公共卫生部门相互配合,以便为不同群体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指导社区居民展开科学运动。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展开定期评估考核,进一步监管城乡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状况,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效果。
综上所述,体育公共资源基础设施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政府部门需要加强重视,优化服务体系,有效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满足城乡居民的体育休闲基本需求,缩短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