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的现代转换路径探索

2021-03-07 16:21王英华张凝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读经通识国学

王英华,张凝

(1.青州市南张楼小学,山东青州 262500;2.至圣孔子基金会,山东青州 262500)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提出于20 世纪初,民国时期,在西方学术和思想的刺激下,我们有过一段“国学热”。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受“左倾”思潮等影响,传统文化被归入四旧之列,“国学”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词汇。直到20 世纪末,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人要寻求自身的文化定位和文化身份,“国学”才又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

从2004年前后兴起“国学热”“读经热”至今,以民间形式推进的国学教育热潮已经有了十年多的经验和教训。而体制内,部分高校在国学教育方面也一直有探索。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国学的日益重视,不少大学开始在大学生中开展国学通识教育。然而,我国的国学教育还处于探索和摸索阶段,其教育体系还不系统,特别是在国学教育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存在较多分歧。

1 有待反思的“读经运动”

新世纪国学教育的兴起首先来自民间的呼声和一场“民间运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掀起了人们对“国学”的热情;与此同时,各地的“少儿读经学校”风起云涌[1]。

很多中小学教师、家长都是通过这两个渠道接触到“国学”,从而逐渐认同传统文化,并开始通过通俗讲座和畅销书来学习国学经典的。其中,有一部分家长不满体制内教育,把孩子送入全日制的“读经学校”进行经典学习。同时,受“读经热”影响的一些教师也在尝试各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或在校外建立读经班,或在教学中增加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些家长和老师开始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非常热心“国学教育”[2]。

“读经运动”的兴起反映了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民众对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也逼迫体制内教育反思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不足。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总结民间读经运动的得与失,通过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澄清读经运动形成的一些误区,争取扬长避短,汲取教训,引导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复兴走上一条理性的建设性道路。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有识之士的反省,“读经运动”和“国学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譬如,过分抬高《弟子规》的意义,或者用一种过分宗教化的形式来推广“孝道”、恢复一些失去现实意义的传统礼仪等,都是需要扭转和改正的倾向。

2 国学教育方向之思考

2017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3]。《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在传统文化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国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4]。

根据这一指导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国学教育的方向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国学教育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把握传统文化的核心,更要把传统文化精神与新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具体到当下语境之中,用一个传统术语叫“通三统”,就是要把在当代中国有实际影响的3 个传统真正贯通起来。第一个传统是从马克思到列宁到毛泽东,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的传统。党的十八大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一个创新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有机融合。第二个传统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理念下,对西方民主科学等具有人类共同价值内涵的优秀因素的包容吸纳传统。第三个传统是在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积淀中,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以仁及天人合一等为主要理念的中华民族独特价值体系传统[5]。今天实施国学教育,不是把旧的孔夫子等人的学说原样照搬,而是让我们固有的中华民族独特价值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与西方精神的融合与对勘中获得新生,从而让中华民族从精神上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与爱国主义有机融合,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国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本来就是在近代西方民族主义国际体系背景下,中华民族重塑自身的身份认同的一个思想根源。人们对于国学的期待,本就超越于单纯学术研究之上,某种意义上,“国学”代表着“国魂”。国学教育承担着凝聚和重塑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使命。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在当前语境下,国学教育应当与爱国主义有机融合,引导一种基于文化自信的、积极的爱国主义,并纠正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偏颇的非理性的爱国主义倾向。

(3)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重建国民道德。当前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社会道德观念崩塌,理想信念衰退。而国学教育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对于重建中国人基于“仁义” 等观念的基本道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孝本位”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基础,重建道德绝不能只靠道德说教,也不能只靠严刑峻法,而是必须重新理解道德原则背后的思想根源,考察其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结合古今之变化,在新的时代重新找到我们的“生命之源”,才能为道德建立基础。国学中的“仁义礼智”“和合中庸”及“天人合一”等思想构建了中国人的道德积淀,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信念,它在今天没有过时,甚至必须构成我们新时代道德的基础和根源。

(4)对现代教育进行补充,构建更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现在实施的分科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源自西方的科学理念,虽然在教育普及、科学思维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留下不少后遗症,而在今天,其缺陷和不足日益明显,比如,理想信念道德教育由于缺少本土文化根基,常常沦为空洞说教;过于注重理工科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过于细分的学科体系不利于跨学科的学术突破。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则注重精神人格的修养,将国学教育列入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弥补现行教育体系在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等方面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为培养新时代的大师奠定基础。

3 国学教育课程内容选择探索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了大家能够基本达成共识的大致范围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泛指传统中华文化。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哲学、史学、礼俗学、宗教学、伦理学、考据学以及中医学、地理、术数、经济、政治及音乐、书画、建筑等诸多方面。模糊的定义,难以界定的分科体系,为国学教育的具体实施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分歧。

如果从培养方向上,国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培养“高精尖”的国学专门人才,另一类是对普通学生进行的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国学专门人才的国学,我们暂时撇开不谈,因为其范围相对比较窄。当前最需要探讨的,是作为通识教育的国学课程的建设问题,因为这一部分当前需求最大,分歧也最多。

作为通识教育的国学教育必须在海量的国学内容与经典典籍中做出选择,选择那些最符合我们确定的四个指导方向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来作为国学通识教育的主要构成内容。

作为通识教育的国学课程需要选取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学习。如果先做第一轮筛选,学界一般认为,经、史、子、集4 部的精华部分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6]。

(1)经部。经部是儒家的经典代表,注重伦理价值以及人文素养,并构成中国传统制度的根基。经部之中,最为精华的内容可以说就是“四书五经”。

(2)史部。主要是二十四史,并以前四史为精华,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及《三国志》。

(3)子部。子部中《老子》《庄子》《孟子》《荀子》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

(4)集部。集部中最为经典的是唐诗、宋词和《文选》。

即使范围缩小到经史子集,即使已经对经史子集做了一定筛选,但上面所列出的内容相对于国学通识教育来讲,仍然是过于庞大。因为国学通识教育要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在不能影响其本专业学习的前提下,课时量只能是有限的,所以仍然必须进一步做出筛选。

另外,作为通识教育的国学课程,要与目前学校里已经开设的其他课程保持差异度和区分度,不能与其他课程重叠。可能发生重叠的内容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要区别于语文课以及其他中国文学课程,比如唐诗宋词、古文选读。这就把经史子集中“集”部的内容基本要筛掉。

(2)要区别于中国历史课及其他中国历史类课程。这就把经史子集中“史”部的内容基本要筛掉。

(3)要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类课程。也就是说,国学教育在结合时代精神这一方面,必须依托古代经典,而不能脱离古代经典进行纯粹思政说教。

根据以上指导原则所确立的国学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以经史子集中“经”部和“子”部为基础,结合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准筛选的内容。这样筛选后的经典应该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荀子》,以及以《近思录》和《传习录》为主要代表的宋明理学。虽然这样的筛选必然是挂一漏万,不同的学派或者不同的学者基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理解,总会指出其漏掉了很多重要内容,但这至少反映了当前较大范围内关于国学经典的一些共识。

4 通识国学课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国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一年为期比较适宜,特别是对于理工科学生,学制太长可能会导致兴趣降低、并影响专业课学习。而在教学内容上,以《论语》为主的教学内容学生理解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传统经典与现实生活结合、与时代精神结合,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经典诵读,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比较好。

在实践中,我们确定的国学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分别对应两个学期的教学计划。第一学期的学习以《论语》为主,但改变了此前按原书顺序、讲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重新编订了教学计划,由国学概论和《论语》十个专题构成,分别是:论仁专题、论礼专题、论学专题、论政专题、论孝专题、孔颜乐处、宗教情怀、君子之道、修身之道、中庸之道。重点在于以思想专题的方式对《论语》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整理,力求达到对孔子思想较为系统、全面、深刻的解读,让学生对国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论语》的学习中,经典学习和义理讲解并重,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仁、义、孝等观念,要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习与修养相结合,重在素质培养。要求学生能够熟读《论语》原文,并了解《论语》中历史典故,领会经典的精神和内涵。能够明白《论语》原文背后的精神依据,能够在生活中主动践行《论语》中所包含的“仁义孝”等精神。第二学期的学习内容为历代国学经典解读,也可以说是诸子及思想流变,也包括10 个专题,分别对应着 《老子》《庄子》《孟子》《荀子》,以及以张载、程颢、朱熹、王阳明为代表、以《近思录》《传习录》为主要文献的宋明理学。力求引导学生把握这些重要思想家的思想,理解中国思想的演进过程,实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理解,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文化意识和志向。

猜你喜欢
读经通识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生查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