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观照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

2021-03-07 15:45杜欣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跨文化留学生汉语

杜欣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

1 文化自信的内涵及观照意义

1.1 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中仅存至今的文明,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都保留了下来,但同时古老的文明也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和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已知的未知的、科学的守旧的、一切都在进行变化。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始终没有变,古老的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始终没变,它具有极强的独立性和延续性,并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文化自信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基石的由衷肯定,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和勇于实践,也表现了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

1.2 “文化自信视域”观照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中华文明被团结奋进、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是中国人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很多外国人也感受到了它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在“一带一路” 的背景下,很多沿线国家的人纷纷开始学习汉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热”必然会引起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随着中外投资和贸易的深层交流加剧,如何构建健康积极友善有吸引力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目标[1]。如何让文化的传播者更坚定信念,让喜欢倾听中国声音、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人更好地了解并热爱我们的文化和了解真实的中国,这是新时期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只有讲授者真正地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才能想尽办法把好的东西分享给他人; 而第二语言学习者只有发自内心接纳和欣赏乃至于融合于中国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听懂中国故事,才能和中国人民成为真正的朋友。在这样的要求下,将“文化自信”的视角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和学习两方面人才的培养过程,让讲授者自信于他的传播,让学习者自信骄傲于他的选择,彼此融合,有文化交流上的共识,才能为双方进一步在经济等方面合作发展奠定基础。

2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对象和文化自信培养内容界定

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的培养,另一个是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这二者一为主导二为主体,其培养方式的更新决定了整个教学的成效。

在这两个层次人才文化自信培养的层面,相关的研究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就“文化自信”角度来看,前者在思想意识上体现在为师者信念的坚定,在课程上体现为文化呈现及讨论视角的多样及开放,在讲授上侧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有学者经研究提出“在本科阶段实施博雅教育,在博雅教育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对于汉语国际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中坚力量和栋梁之材。这里提出的博雅教育,实际上就是指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进行汉语言知识的讲授和培训,还要加强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培养和涉猎,在课程中,文化的输入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就留学生角度而言,情感上要引导其对中国文化的适应和接纳,在知识上注重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母国文化的比较及对文化的融合,在技能上注重引领其在体验和创新的基础上来进行实践,在操作和经历以及创作中加深印象。自身的体验是无法复制的最好经验,学者陈佑清在《体验及其生成》中指出,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2]。所以,特别是对于置身于目的语国文化现象和文化背景中的留学生来说,体验让他们对事物有了真切的感受和理解,由此也生成了情感,了解了意义,这种从内到外产生的共鸣和理解,是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内化的,并于无意识中与自身的文化相对比融合,产生了交融和互动。这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现了新时代的开放包容和融合的特点,顺应了新形势的需求。

3 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文化自信”培养的焦点

3.1 师资方面的文化意识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主要是指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他们的关乎文化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有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的积累,同时了解国外的文化和国情,具有跨文化的意识。所谓人文素养,就要求在人文科学方面,不仅掌握基础的知识,即具备基本的能力要素,更重要的是内化精神要素。爱自己的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的建立是培养文化自信的第一要点明确家和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明确这种情怀产生的凝聚力,才能理解民众和祖国的休戚与共;明确家和国的密切关系,才能从爱亲敬长这样的日常行为延展到热爱和忠于祖国的自然的情感和道德选择;只有真正理解,才能自觉包容、接纳,并真正地以自己的文化为自豪,同时愿意把其中的精髓跨区域跨人群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出于兴趣或职责需要,也不仅是出于知识的积累与分享,更是出于内心真实的认同和一种骄傲的使命感。第二个要点则是“国际视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信不是建立在对他国文化的否定上,我们传播中国文化,更不是为了搞文化沙文主义,是为了和世界各国在交往中澄清误解、为有效沟通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对外汉语的教学者之所以要建立国际化的视野、具备跨文化的意识,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习俗决定了彼此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只有懂得他国文化,认识到现象背后的原因,才能理解这些现象的存在,同时也能引导学生跨越这些障碍,继而将各国文化同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相通的部分,理解不同的部分,这样的交流才能自然顺畅。没有政治内涵,没有强力推进,易于接受且富有成效。朱志平老师在《论“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的国际视野》一文中指出,“国际汉语教师只有了解了所执教国家民族教育文化的价值取向,才有可能在非汉语环境下的课堂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以适当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传递给学习者”,“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不同民族教育文化的多元性认识的基础上的”,这一切的实现,都要建立在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基础上的[3]。

3.2 留学生方面的文化适应性培养

“培养的留学生应该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一目标写进了很多高校的留学生培养方案中,对留学生而言,学会了一种语言,就应该明白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了解差异,“要削减误会或冲突,首要的问题是理解彼此的差异,但传统的关于中西思维差异的理论性探讨,不足以解决跨文化传播或交流中的实际问题[4]。”所以要在现实中去积极了解,在文化适应中磨合。因为了解会更热爱,而因为热爱会更促进学习的热情,不会产生常见的文化冲击,而且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能够理解和接纳不同的文化,继而主动比较、融合。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融合会反作用于语言的学习,能够助其在语言学习上取得飞速进步。另外,留学生文化适应模式的选取也决定了其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根据文化人类学家R·林顿的传播阶段说,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对留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影响和培养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第一阶段的“文化注意期”学习内容的聚焦选择。除去学生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文化状况,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应该呈现给留学生什么样的文化知识,展现怎样的文化风貌,解读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对文化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关注点有失偏颇,片面强调文化中的“高、大、上”,会给人一种强行输入的不适感,无形中让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被硬性灌输什么东西,无意中会加强不自觉的排斥意识,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同理,如果教师为了满足部分外国人的猎奇心理或者迎合某些外国媒体的不实报道,一心聚焦和夸大并不占主流却能强烈吸睛的“土、俗、穷”现象,则给人一种对自己的文化悲观和不自信的感觉,试问这样的文化教育又怎能让选择学习中文的外国留学生自信于自己的选择或产生一种认同和亲近感呢? 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新、奇、特”,选择文化中的小众现象,这样呈现给外国人的不是对学习和理解语言有帮助的内容,没有代表性和普适性,这对留学生自身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没有任何好处。结合R·林顿的观点,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传播的第二、第三阶段是留学生决定对显现在自己面前的文化因素进行拒绝或采纳及融合。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适应性和文化比较鉴别的能力,这两点也是教学中对留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点。从知识领域来说,如果完全不能接受异族文化,产生分离或者边缘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仅就学习语言这一方面来说,就会失去很多和目的语国成员深度接触的机会,缺乏有效交流,只是孤立单一地学习语言知识,不能掌握较好的社会语言能力,更不能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从情感领域来看,对于主动积极选择汉语和中国文化进行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文化自信也意味着对自己选择的异族文化的肯定和接纳,只有积极接受和了解接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友好交流、有效沟通,才会促进更好的交流和合作[5]。从技能领域来说,较好的文化适应性除了让留学生能够得体地使用语言,还可以掌握相关文化的一技之长,如会写书法、会打太极拳、懂京剧、擅茶道等,这些技能的掌握,对理解中国文化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也是获得中国人民好感、走进他们内心的入口,在心理上、情感上和他们迅速拉近距离。

4 文化自信视角观照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特点

从长远看,我们还要培养大批更高层次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一带一路” 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等新使命亟须这样的人才[6]。

首先,无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师还是学生,如果确立了文化自信,有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性,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以后,都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和学习特点,能够以动态的眼光发展性地看问题,不是墨守成规,固执地抱住某种观点不放。

其次,汉语国际教育的从业者和学习者对文化中的特异现象都会表现出包容性的特点,不会因为某种特例而盲目乐观或悲观,继而觉得自己所浸润的文化比别的文化优越或落后,对新的观点、新的认识、旧的习俗、落后的观念也会表现出包容理解的态度。正是基于对自己所教所学内容全面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偶然和特殊现象才不会苛求,更能接纳。

5 结语

汉语国际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搞好这个事业,必须以文化自信的视角来观照人才的培养,对师资培养来说,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是聚焦点,而对留学生来说,良好的文化适应性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是培养重点。只有对自己的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才能有动力去积极践行,继而才能使其保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让我们对其产生更大的信心。

猜你喜欢
跨文化留学生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